17.( ),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18.( ),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19.在职业活动中提倡( ),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道德标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公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能力如何,都能够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的形式为人民服务。每一个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都自觉遵循服务群众的要求,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人人都是服务者,人人又都是服务对象的良好秩序与和谐状态。
A.服务群众 B.爱岗敬业 C.办事公道 D.诚实守信
20.( )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的精神。
A.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21.国家干部遵纪守法,不欺上瞒下、以权谋私;教师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应有智力差异和家庭贫富贵贱之分;售货员尊重顾客的平等权利,热情服务,不以貌待客,欺叟骗童。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业道德的要求 C.家庭美德的要求 D.生态道德的要求
22.( )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A.爱情 B.结婚 C.恋爱 D.同居
23.( )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A.恋爱 B.婚姻 C.结婚 D.离婚 24.( )是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定标志。
A.结婚宴席 B.结婚照片 C.结婚登记 D.夫妻生活
25.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是( )规定的。 A.宪法 B.民法 C.婚姻法 D.继承法 26.以下情况能够结婚的是( )
A.某女与其表兄 B.曾患麻风病已经治愈的某男与其女友 C.同性恋者某两男 D.年龄未满18岁的周某与吴某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达到法定年龄,即( ) A.男不得早于25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女不得早于20周岁,男不得早于18周岁 D.男、女均不得早于22周岁
28.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 )。
A.生物本能性 B.专一排他性 C.平等互爱性 D.强烈持久性
29.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就认识到:“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曾强调:"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他们的意思是说,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 ) A.个人的相貌和气度 B.人的纵欲目的和生理要求 C.个人所拥有的金钱和权势 D.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
30.( )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A个人品德 B理想信念 C爱国思想 D 职业道德 二、多选题
1.公共生活的特点有(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人际关系的功利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生活对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 )。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的前提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保障 3.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基本手段是( )。
A.风俗 B.道德 C.纪律 D.法律 4.公共秩序主要包括:( )
A.教学秩序 B.营业秩序 C.娱乐秩序 D.工作秩序 5.社会公德的内容有( )
A.遵纪守法 B.保护环境 C.文明礼貌 D.爱护公物 E.助人为乐 6.下列行为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的有( )
A.不随地吐痰 B.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C.捡到财物,占为已有 D.爱护公园或路边的花草树木 E.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幼病残孕让座 7.社会公德涵盖的关系是( )。
A.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人与精神 E.人与物质 8.社会公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一些人的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
B.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约等不能得到普遍遵守;
C.对陌生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不足,对与自己有亲情、友情的人,方可投入十分的热心,
肯于关心和帮助;
D.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 E.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视。 9.属于社会公德的行为有( )。
A.资助希望工程 B.参加志愿者活动 C.百城万店无假货 D.保护母亲河 E.不乱穿马路 10.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E.奉献社会 11.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下列表现属于爱岗敬业的有( )。 A.在本职工作中勤奋努力,不偷懒,不怠工
B.喜欢自己的工作,能心情愉快、乐观向上地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
C.为求得未来自己理想的职业,利用现有的职业劳动时间全力为求新职做准备 D.不情愿地成为了现有职业的劳动者,在没有调换工作之前,仍坚守工作岗位, 履行职业责任
E.把自己看成现职工作单位的一分子,把自己从事的工作视为生命存在的表现方式,尽心尽力地去工作
12.马克思说:“真正的爱情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亲昵。”这表明( )。 A. 恋爱双方的交往应当文明端庄,持之以度 B. 真正的爱是远离疯狂和近于淫荡的东西的 C. 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D. 爱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属性把人的一切自然属性排除在外
13.爱情是男女双方给予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和相互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下列选项中,真正属于爱情的有( )。 A.单相思、一厢情愿
B.相濡以沫,终身对爱侣承担责任
C.爱恋双方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 D.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E三角恋爱、多角恋爱、婚外情、 14.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 )。
A.尊老爱幼 B.夫妻和睦 C.勤俭持家 D.邻里团结 15.下列行为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有( ) 。 A.某父亲长年沉溺于打麻将,从不管教子女
B.某对夫妻整天吵架呕气,丈夫甚至对妻子拳脚相加 C.某丈夫不辞劳苦,20多年精心伺候卧病在床的妻子 D.某夫妇长年热情主动地照顾身边无子女的邻居大妈
E.某儿媳每逢周未都去看望不在一起生活的公婆,帮他们洗刷打扫做家务
16.《婚姻法》规定:当夫妻一方有下列过错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 A.重婚的 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C.实施家庭暴力的 D.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E.不能生育的
17.个人品德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 )的内在统一。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8.个人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有( )。
A学思并重 B省察克己 C慎独自律 D积善成德 E知行统一 三、材料分析题
1、材料:2012年10月7日上午8时38分许,广州地铁4号线上一名6旬老人与28岁教师为争座位互殴。男教师头部、手臂布满血迹,耳朵被咬破一块,老人鼻部受击流血,车厢地板上血迹斑斑。两人被警方教育后释放。(《新快报》10月8日)
结合上述材料论述社会公共生活中个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和作用? 2、请看下列材料:
材料一: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大学生的诚实更多地体现在学业、成绩上。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给学生作报告,学生给他递了一张条子:“朱校长,如果告诉你我们大部分学生都在考试中作过弊,你相信吗?”朱校长当即回答:“我不相信!我只相信少数人作过弊,因为作弊对个人的学业是没有好处的。”结果引来学生的哄堂大笑。朱校长说:“当时,我心里觉得很难过。这样下去还怎么搞科学?我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不敢想也绝对不会做的事情,怎么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都无所谓了?”他还说:“实际问题比你们报道的要严重得多。诸如考试作弊、研究中的数据造假、抄袭别人的论文等等现象都很普遍。诚实与守信的价值观已经不是滑坡,而是快要消失了。”的确,大学生作弊的现象在大学里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抄袭作业、毕业论文(设计),在网上下载一些资料,东拼西凑,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大作”,这在许多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了。作弊者手段越来越高超,有的还制订了一套翔实周到的完整程序,手机、传呼机遥传信息,“枪手”代考,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作弊者完全忘记了诚信对他们的约束。
材料二:北京大学研招办主任生玉海老师透露,截至2004年1月11日上午,北京大学本部考点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共处理作弊考生7人。清华大学期末考试1月9日全部结束,校方公布的作弊学生至少涉及13人,其中8人是在职法律硕士班学生。在高校进入考期前,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都发出了狠刹高校作弊风的通知,各高校也出台诸多措施。即便如此,仍有“顶风作案”者。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一年级女生:“我们一男同学在博士外语考试中抄袭别人答案,被监考老师赶出考场还很得体地向我们告别,佩服死了。”对于考试作弊问题,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关乎诚信品德,非常严重。但同时也认为,不应该把板子全部打在学生身上。
清华大学素以学风严谨、考风严厉著称。清华大学一毕业生认为,作弊源头并非来自高校,让高校来承担这些责任过于苛刻。他说,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们的社会评价体系就在无形中鼓励学生作弊,因为考试分数高能得到家长和邻居的表扬,某种程度上自我价值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而这种只看结果的浅层评价,对那些埋头苦读、考试没发挥好的学生是一种彻底否定。 北师大教务处长葛岳静老师强调,学生作弊应该严肃处理,但作弊是社会诚信问题在学校的反映。
对于舞弊问题,大学不应该回避自己的责任,但这是一个社会问题,高校也只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问题:
(1)从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大学生作弊现象的看法? (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人无信不立,修身为本”这句话的理解? (3)简述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A 2.D 3.D 4.B 5.B 6.C 7.D 8.D 9.D 10.A 11.D 12.B 13.D 14.C 15.A 16.B 17.C 18.D 19.A 20.D 21.B 22.A 23.C 24.C 25.C 26.B 27.B 28.B 29.D 30.A
二、多选题:1.ABD 2. ABCD 3.BD 4 .ABCD 5.ABCDE 6.ABDE 7.ABC 8.ABCDE 9.ABCDE 10.ABCDE 11.ABDE 12.ABC 13.BCD 14.ABCD 15.CDE 16.ABCD 17.ABCD 18.ABCDE
三、材料分析题:
1、让座是美德,但绝不是必须要做的义务。老人需要让座,需要随时随地得到尊重。这是传统美德。让不让座只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让座只关乎觉悟和美德,是个人素质的表现。而恶语相加,甚至动手打人就是犯法层面的问题了。美德的回归,与强制无关,更应该远离暴力。
最大的美德,应该是尊重公共秩序。身处公共场合,每一位市民的所有行为都应该符合公共秩序中的文明要求。而在公共场合之中,最需要抛弃的是,就是所有的胁迫。最应该拥有的心态就是宽容,最应该出现的行为就是沟通。而避免暴力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这些。只有宽容,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道德绑架。只有沟通,才能避免让美德自由发生。
2、(1)大学生作弊行为暴露其道德品质方面的缺陷和严重问题。具体来说,是缺乏诚信品质的表现。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而道德品质作用于道德行为。作弊这种不守诚信的行为是其道德品质缺陷的重要表现。
(2)上述材料放映出在当代大学生中所存在的诚信缺失的严重问题。“人无信不立,修身为本”,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被看作“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甚至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
(3)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被称为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有助于正确解决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选择能力和践行能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自己内在思想品质中新旧道德因素之间的矛盾,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适应社会进步和个人完善的需要。道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而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个体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启发、自我激励,坚忍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