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A,B是非空集合,定义A?B={xx?A?B且x?A?B},已知 ) A??x0?x?2?,B??yy?0?,则A?B等于 (▲
A.(2,+∞) B.[0,1]∪[2,+∞) C.[0,1)∪(2,+∞) D.[0,1]∪(2,+∞) 2. 复数z1?3?i,z2?1?i,则复数
A.第一象限 3.已知cos(α-
A.-253z1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π6)的值是 ( ▲ )
45 B.第二象限 )+sinα=
45π63,则sin(α?35 B .2 C. -4 D.
5
4.“cos x=0”是 “sin x=1”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设向量a与b的夹角为?,定义a与b的“向量积”:a?b是一个向量,它的模
???????? ) a?b?a?b?sin?,若a??3,?1,b?1,3,则a?b?(▲
??????????A.3 B.2
?4
?4 C.23 ). )?1是( ▲
D.4
6. 函数f(x)?sin2(x?)?cos(x?2 A.周期为?的奇函数 B.周期为?的偶函数 C.周期为2?的奇函数 D.周期为2?的偶函数 7. 已知
f(x)?x?ax在[1,??)3上是单调增函数,则a的最大值是 ( )
D.3
'A.0 B.1 C.2
8. 函数f(x)的定义域为R,f(?1)?2,对任意x?R,f(x)?2,则f(x)?2x?4的解集为( )
A.(?1,1) B.(?1,??) C.(??,?1) D.R 9.函数y?sin?2x???π??π?在区间的简图是( ▲ ) ?,π??2?3???
10.右图是函数f(x)=x2+ax+b的部分图象,则函数g(x)?lnx?f?(x)的零点所在的
区间是( ▲ ) A.(,)
42111 12y B.(1,2) C.(,1) D.(2,3)
O 1 x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已知a,b,c为△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向量m=(3,?1),n=(cosA,sinA). 若m⊥n,且acosB+bcosA=csinC,则角B=___▲ ____
12、阅读如图3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S的值为 ▲ .
13、如图, 某城市的电视发射塔CD建在市郊的小山上, 小山的高BC为35米, 在地面上有一点A, 测得A, C间的距离为91米, 从A观测电视发射塔CD的视角(∠CAD)为45?, 则这座电视发射塔的高度CD为_____▲ ___米.
14、已知f(x)?|log3x|,若f(a)?f(b),则a?b的取值范围是 ▲ ; 15.如题(15)图,图中的实线是由三段圆弧连接而成的一条封闭曲线C,各段弧所在的圆经过同一点P(点P不在C上)且半径相等. 设第i段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cos?i(i?1,2,3),则
?13cos?2??33?sin?13sin?2??33?____________ .
D
开始 s ?0,n?1n? 6否 是 s 输出 n? s ?(第s?sin123题) C
A
B
(第13题)
n ?n?1 结束
16、点O在为_____▲ ___.
17、设函数f(x)?|x|x?bx?c,则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有 ▲ .
①当b?0时,函数f(x)在R上是单调增函数; ②当b?0时,函数f(x)在R上有最小值; ③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0,c)对称; ④方程f(x)?0可能有三个实数根.
内部且满足
,则
的面积与△ABO的面积之比
江山实验中学2012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文科)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Ⅰ)求?的值;
1f(x)?sin(???x)cos?x?cos?x2(??0)的最小正周期为?,
(Ⅱ)将函数y?f(x)的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2,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g(x)????0,16?y?g(x)?上的最小值. 的图像,求函数在区间?
19. (本题满分14分)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向量m?(a?c,b?a),n?(a?c,b),且m?n.
(Ⅰ)求角C的大小; (Ⅱ)若sinA?sinB?
20. (本题满分14分)
62,求角A的值。
已知等差数列?an?前n项和为Sn,且a2=17, S10=100.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n*(Ⅱ)若数列?bn?满足bn?ancos(n?)?2( n?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