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钳工装配工艺流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8:32: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 识图

1.1、依照图纸、明细表查对部件,确认三者是否一致。 1.2、确认数控、机加工和前序的装配是否影响钳工装配。 1.3、确认标准件是否存在外观缺陷(砂眼、划伤)。

二、 倒角

2.1、操作时磨光片及磨头与工件保持线接触。

2.2、倒角大小要求(大体C3、镶块C2、孔与安装面C1)。 2.3、模板及时涂油。

三、 导向

3.1、确定导板安装面及导向面、导柱及导套安装孔上所标注尺寸有间隙(内导板0.10-0.15,外导板0.05-0.07,导柱-0.02-0,导套-0.01-0)。

3.2、保证导板安装面推平毛刺(留刀花),导板安装面着色90%以上,倒滑面抛光(微留刀花),导柱及导套配合(单边0.025),先倒角再装配。需要研修时只可用油石研修倒滑面。

3.3、第一次上机床,首先确认导板与倒滑面垂直度0.03着色90%以上(只可用油石研修)。

四、 清根

4.1、拉延模以凸角为基准凹角进行清根,保证与临面顺滑。对应凹角半径应小于凸角半径约R=1MM。 4.2、下序模,用质量部确认合格制件带研合销孔对下模清根有改动过的凸角按件研合。

五、 研合

5.1、对研,以清根为主,平面部分着色90%以上,平面部分不能钳修,非平面不能着色。

5.2、带件研合,平面着色90%以上,立面着虚色或不大于料厚的1.2倍,确认间隙,型面总着色90%以上。 5.3、下序(冲孔、修边、翻边)凸模与压料芯工作部分必须着色90%以上(研修时压料芯下在只能用弹簧)。

六、 空刀

6.1、下模凸刀空刀量8-10MM,上模凹刀空刀量8-10MM(由数控保证,数控无法加工到位的钳工修整)。 6.2、异形冲孔空刀量7MM。

6.3、翻边、翻孔的空刀位置距离所翻边子5MM。 6.4、保证空刀修入量1-3MM。 6.5、模具装完后再次涂油。

七、 热处理

7.1、处理前,按图纸确认是否有遗漏加工(孔、刻印、让开等)。

7.2、处理后,钼铭(HRC50-55,T10A HRC58-62,Cr12MOV HRC58-62,空冷钢HRC58-62)研合底面着色85%以上,销孔重新绞孔。接刀缝间隙保证(拉延镶块0-0.02MM后序镶块0.03-0.05MM)。 7.3、抛光(微留刀花)。

八、 刻口

8.1、正修边,超硬加工后钳工研修下模垂直并抛光到A级, 上机床研配上模间隙(料厚的5%-8%)刻口。研修前确认除R角外的刃口间隙,确认有立切时应在限位器上多加垫,刻完后上模刀块刃口修垂直并淬火后抛光到A级。

8.2、侧切、吊切,对下模刀块进行抛光,手工确认上下模刃口轮廓是否一致,上机床安装刀块确定螺钉孔位置,装刀块后上机床确认刃口间隙,确认销孔位置,修切刀垂直度并淬火抛光到A级。

九、 安装冲头

9.1、钻出漏料孔并确认凹模套安装孔深,凹模套与其它安装孔配合间隙保证在-0.02-0MM,先安装防转后用铜棒垂直压入。

9.2、确认冲头与固定板过孔间隙及防转。

9.3、确认冲头装入固定板后底面是否平整(若不平需上磨床磨平)。 9.4、确认安装面平面度,油石研修。

9.5、安装,上机床后将冲头及固定座用502黏合在安装面确认冲头与凹模套配合间隙均匀,确认螺钉孔,去除502后上机床确认配合间隙后钻出销钉孔。

十、 安装斜契

10.1、确认斜契外观完好(无铸造或人为缺陷)。 10.2、确认滑块滑块座的导滑间隙(0.01-0.02MM)

10.3、确认安装面及挡墙面平整垂直(有定位键可直接安装,无定位时先安装有挡墙的一侧、另一侧装配)。 10.4、按工作位置确认螺钉孔位置后上机床确认行程与图纸一致,倒滑面着色95%以上,确定销孔位置。

十一、 刻印

11.1、热处理前刻印。

11.2、镶块刻印位置为正面空刀位置或侧面并同时刻在该镶块的安装面上。

11.3、有高度要求的(调压垫、限位器等)高度尺寸,刻在件及安装面上,加铜皮、垫片的相应尺寸厚度只刻在安装面上。 11.4、字迹工整、清晰。

十二、 模具的清洁

12.1、钻削各孔清洁到位,不准有铁屑、油污、胶水等影响装配精度的杂物。 12.2、不可用脚踩踏模具模具表面,如工作需要,需垫上棉布。 12.3、模具刷漆前必须进行清洗、涂油。

十三、 抛光

13.1、油石应平放,双手持油石按照由粗到细(80#、120#、240#、400#、120#、纱布)逐步抛光(除R角位置保留刀花)。 13.2、禁止使用抛光片。

十四、 调试

14.1、由工艺员初步静检后确定可以调,进行初调。

14.2、确定压料面着色(不带料片,平面部分90%以上;带料片,所有型面着色85%以上)。 14.3、按照拉延深度确定料板大致尺寸。

14.4、确定初始模具状态,压边力、主压力、行程、定位等。

14.5、如有问题有工艺员确定调试修整方案,钳工不得自行修改任何部分。

14.6、工艺员控制调试过程(包括板料的使用,模具的修整等)的跟踪确定并记录调试方案至制件调试合格。

十五、 后序调试

15.1、由工艺人员静检确认后可进行试压,不带制件,在压力机上连续往复运行多次,确认无干涉。 15.2、带制件,确认制件着色80%以上。

15.3、由工艺人员确定制件的合格和制定解决方案。

搜索更多关于: 钳工装配工艺流程 的文档
钳工装配工艺流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dtio49hdi0n19a8hrgx9da6a52gje00h3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