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详解】
所以
中,.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所求概率为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问题,是基础题. 10.已知函数取值范围是 A.
B.
C.
D.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关于的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画出函数
的图像,利用数形结合法可求的取值范围,
【详解】
画出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若关于的方程
,所以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函数与直线
有两个不同交点,由图可知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根个数的求参数的范围,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属于中档题.
11.已知双曲线于点,若A. 【答案】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作圆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C.
D.
的切线,交双曲线右支
6 / 19
【解析】 【分析】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b,c的关系,可得
,结合条件可得
,进而得到渐近线的斜率.
,运用勾股定理,结合a,
【详解】如图,作于点.于点.因为与圆相切,
,所以,.整理,得
,.所以
,.又点在双曲线上.所以
.
.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斜率,注意运用圆的切线的性质,结合双曲线的定义,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2.如图,在正方体
中,点,分别为棱
的部分为
,,不含
的中点,点为上底面的中心,过,,的部分为
,连结
和
的任一点,
三点的平面把正方体分为两部分,其中含设
与平面
所成角为,则
的最大值为
A. C.
B. D.
【答案】B 【解析】
7 / 19
【分析】 连结为
.可证平行四边形的任一点,过点作底面
.
即为截面. 五棱柱
的垂线,垂足为,连结
为,则
,三棱柱
即为
为与平面
,设点
所
成的角,所以进而得到
的最大值.
【详解】连结.因为平面.所以过的平面与平面的交线一
定是过点且与行四边形过点作底面
. 因为
平行的直线.过点作交于点,交为,则
于点,则
为与平面
,连结,设点为
,.则平
即为截面.则五棱柱
的垂线,垂足为,连结
,三棱柱
即为
的任一点,
所成的角,所以
,要使的正弦值最大,必须最大,最小,当点与点重合时符合题意.故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的平行关系与平面公理的应用问题,考查线面角的求法,属中档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答案】【解析】 【分析】
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把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
,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8 / 19
【详解】可行域如图所示,
当直线经过点时,取得最小值.解方程组可得点,所以.故填.
【点睛】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 14.已知数列【答案】16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得
所以当
时,
时,
,由此可求的值.
, .
.所以当
时,
,故
.
,
.
,若数列
的前项和
,则的值为________.
两式相减,可求出当【详解】据题意,得
所以当
时,
两式相减,得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属基础题.
15.由数字0,1组成的一串数字代码,其中恰好有7个1,3个0,则这样的不同数字代码共有____________个.
【答案】120 【解析】 【分析】
10个元素进行全排列共有
种结果,在这些结果中有5个2,2个4,这样前面的全排列就出现了重复,
9 / 19
共重复了 次,得到不同的排列共有种结果.
【详解】10个元素进行全排列共有 种结果,在这些结果中有5个2,2个4,这样前面的全排列就出现
了重复,共重复了故答案为120.
次,得到不同的排列共有种结果.
】本题考查在排列组合中出现重复的元素的排列,这种问题,首先要进行正常排列,后面要除以重【点睛】
复的次数,重复的次数是相同元素的一个全排列. 16.已知函数__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据题意知,函数
的图像关于直线,再根据函数
【详解】据题意知,函数以
与
即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单调性和对称性的综合应用,属中档题.
,
.所以在区间
的图像关于直线
,
对称,则曲线
的单调性可求对称,则曲线
,所以
.所以.
也关于直线的最大值.
也关于直线
对称,所
.又
对称,可求出
的图像关于直线
对称,当
时,
的最大值为
.因为
上都为减函数,所以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学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考试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如图,在
中,是
边上的一点,
,
,
.
10 / 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