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头孢类抗生素分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5:30: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分类 药名 头孢噻吩 头孢噻啶 头孢氨苄 商品名 先锋霉素1号 先锋霉素2号 先锋霉素4号 先锋霉素5号 先锋霉素6号 先锋霉素9号 作用于特点临床应用 第一代 头孢唑林(钠) 头孢拉定 头孢羟氨苄 头孢孟多 头孢呋辛(钠) 第二代 头孢克洛 头孢尼西钠 头孢克肟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钠) 头孢他定 第三代 头孢哌酮 头孢他美酯 头孢米诺钠 头孢噻肟钠 头孢匹罗 第四代 头孢吡肟 1、 肾毒性较第二、三代大。 2、 对β-内先胺酶较稳定,不及第二、三代。 3、 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及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 1、 对革阳菌较弟一代略差,对革阴菌做用明显增强,,部分厌氧菌高效。 2、 对β-内先胺酶较稳定。 3、 对肾毒素较第一代小。 4、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及泌尿感染等。 西丁钠效果类似于二代头孢 头孢丙烯也是二代头孢 1、 对厌氧菌及革兰阴性菌较强,(包括酮绿假单胞菌)对革阳菌作用不及一、二代。 2、 对β-内先胺酶更稳定。 3、 对肾基本无毒性 4、 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泌尿系,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其中“头胞他定”目前作用于抗铜绿假单胞菌最强的抗生素。 1、 广谱、高效、对某些革兰阴和阳性菌均有较强大的抗菌作用。 2、 对β-内先胺酶稳定性最高。 3、 无肾毒性。 4、 主要用于难治感染。 头孢概述

头孢菌素系由冠头孢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出的头孢菌素C,经半合成制得的一类具有头孢烯母核的β-内酰胺抗生素。

本类药物与青霉素的作用近似,都是作用于PBP而起抗菌作用的。但各种药物所结合的PBP是不同的,因此在抗菌性能上有差别。 头孢菌素的分代,是根据开发年代和抗菌机能,头孢菌素可分代如下: 第一代头孢菌素:开发年代为1962-1970年,其抗菌性能具以下特点:

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与抗葡萄球菌青霉素类相似,有对抗金葡菌β-内酰胺酶的能力,对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有效。但若金葡菌已对抗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则对所有的头孢菌素也耐药。

2、第一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谱包括对链球菌A群、草绿色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对链球菌D群的作用很差,所有的头孢菌素(除头孢硫咪外)对肠球菌(如粪链球菌)均无效。

3、在本代抗生素抗菌谱内的革兰阳性菌尚有:表皮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李司忒菌、枯草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等。 4、本代抗生素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与氨苄西林有一定的近似性,分述如下: (1)对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但前者易产生耐药菌株。 (2)对奇异变形杆菌的部分多数菌株对本代抗生素敏感。

(3)对于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的多数菌株有较强的作用,但易产生耐药性。 (4)对于肺炎克雷白菌,头孢菌素均有较强的作用(而氨苄西林对本菌则是无效的),但对本代抗生素可产生耐药菌株。

(5)本代抗生素对流感嗜血杆菌有一定的作用。但本代抗生素与氨苄西林之间对该菌存在着交叉耐药性,即对氨苄西林敏感的菌株对本代抗生素往往也敏感,而对氨苄西林耐药者对本代抗生素也耐药。

(6)肠杆菌类均易对第一代头孢菌素耐药。

(7)第一代头孢菌素对下列微生物无效:产气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假单孢菌、沙雷杆菌、拟杆菌等无效。 5、第一代头孢菌素对放线菌常可有效。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由肾脏排泄,因此在尿液中有较高浓度;在胆汁中的浓度低,不适用于胆道感染;在肠道中的浓度低,除口服品种外,不适用于肠道感染;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弱,不适用于中枢感染。

常见的第一代头孢菌素有,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等。 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开发年代为1970-1976年,其抗菌特性为: 1、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与第一代头孢菌素比,作用相近或较弱。 2、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较第一代头孢菌素为优越,表现在:

(1)抗酶 性能较强:大肠杆菌、嗜血杆菌、奈瑟菌等微生物因产生药酶而易对第一代头孢菌素耐药。第二代头孢菌素耐酶性能较强,对上述菌的耐第一代头孢菌素株也可有效。

(2)抗菌谱较广:在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谱的基础上,第二代头孢的抗菌谱有所扩大,包括了枸橼酸杆菌、部分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和肠杆菌等。

(3)普通变形杆菌常可对本代抗生素耐药。肠杆菌类在连续用药过程中常产生耐药菌株。

(4)第二代头孢菌素对下列微生物无效:粪链球菌、脆弱拟杆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沙雷杆菌等。 常见的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头孢孟多、头孢呋新、头孢呋新酯、头孢替安、头孢克罗等。 第三代头孢菌素:本代抗生素的抗菌性能特点有:

1、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不如第一代头孢菌素强,如对葡萄球菌的作用常较低。对链球菌的作用,头孢噻肟较强;但头孢哌酮则较弱。所有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对粪链球菌均不敏感。

2、对嗜血杆菌的作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相接近。

3、对大肠杆菌、肠杆菌、各型变型杆菌,以及第二代头孢菌素敏感的许多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好作用。

4、第三代对孢菌素的抗菌谱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又有扩大,对绿脓杆菌、沙雷杆菌、不动杆菌、某些厌氧球菌,以及部分脆弱拟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多数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可透过血脑屏障,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脑膜炎。

常见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有头孢克肟 ,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匹罗等。

第四代头孢菌素:近年来开发的第四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谱更广,不仅对革兰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而且也能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它们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各代头孢类药物的作用特点

类别 抗菌谱 对酶的 稳定性

肾毒性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

主要用途

第一代 G+强,G-弱 差 大 无效 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第二代 G+强,G-稍

第三代 G+弱,G-强

稳定 稍大 无效 产酶耐药的G-杆菌感染

更稳定 基本无毒 有效 重症耐药的G-杆菌感染

第四代 G+弱,G-更

高度稳无毒 更好 同上

定 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

1.休克。会偶然发生,应用后要密切观察。

2.过敏反应。多见者为皮疹及药热,尚可致哮喘、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栓性静脉炎以及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症状与青霉素休克相同。急救方法也可按青霉素休克执行。对于有头孢类过敏史者应禁用,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应十分慎用。 3.肾毒性。多数头孢菌素由肾排泄,可致血尿素氮(BUN)、血肌酐值(Cre)升高、少尿、蛋白尿等。头孢噻啶的肾损害作用最强。伍用氨基糖苷、强利尿药、右旋糖酐(注射)等均可加强肾毒性

4.消化道反应与菌群失调。多数头孢菌素可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并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甚至引起二重感染,同时也可以引起假膜性肠炎。

5.肝毒性。可导致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酯酶、血胆红素等值升高,但一般不严重。

6.造血系统毒性。可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以及嗜酸细胞增多等,甚至有些有发生再障的风险。 7.维生素缺乏症。偶有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低凝血酶原血症、出血倾向等),维生素B缺乏症(舌炎、口腔炎、神经炎),还有一些头孢菌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以致加强了不良反应。

8.中枢神经系。对肾功能患者大剂量给药时可能出现痉挛等神经症状。(头孢替安)

9.抑制乙醇代谢。具有甲硫四氮唑基团的头孢菌素可抑制乙醛脱氢酶功能。若与乙醇联合应用,可产生二硫仑反应(醉酒貌)。(头孢孟多酯、头孢美唑钠、头孢米诺、头孢甲肟、头孢哌酮)

10.大剂量给药时会引起癫痫发作,特别是病人的肾脏会受到损害。

11.呼吸系统。偶发伴咳嗽、发热、呼吸困难、X胸片异常等以及PIE综合征。(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肺浸润(PIE)综合征 )。 12.中毒性表皮坏死症(Lyell综合征)、皮肤粘膜眼上皮综合症(Sevens-Johnson综合征)。

使用头孢类药物存在的误区:

误区1:预防性用头孢,提前杀灭细菌。

纠错:预防性用头孢,完全无益。很多人感觉天气转凉,觉得自己的老毛病如咽炎、气管炎等要犯了,赶紧到医院开一些头孢来用,名曰:预防性使用。这一现象,还特别多地发生于儿童。

其实,对于大多数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来说,预防性使用头孢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有研究表明,71%没有接受抗生素治疗的病童在1个月内不需要复诊,相反使用抗生素的病童却有44%需要复诊。 误区2:首选注射,口服靠边站。

纠错:一般来说,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有些患者为了追求早日康复,会主动要求医生打点滴,这是很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是,感染比较轻的应选择口服用药,只有感染比较重的才选用静脉给药,且通常采用静脉滴注,而尽量少用推注。这样做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 误区3:和其它药物合用,产生更好的作用。

纠错:原则上头孢与其它药物不能随意混合在一起静脉给药,哪怕同是抗菌药物。近年来出现的多例头孢类抗生素引起婴儿死亡的事件,就是将头孢曲松钠和钙剂混合在一起使用所致。

搜索更多关于: 头孢类抗生素分类 的文档
头孢类抗生素分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e1l920d3b44s0w0dy0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