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D )
A、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D、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2、本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D )
A、引用论证 举例论
9
证 道理论证 B、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正反论证
C、比喻论证 道理论证 引用论证 D、比喻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3、选段中哪句话可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请摘录原文,写在横线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选段中,孟子也提出了
10
类似的观点,请找出这句话来。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文中所说的“甚于生者”指的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甚于死者”就是不正义的事业,不义。
6、古往今来,有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请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他(她)的事迹。(20字内)
文天祥,拒绝元人的高官厚禄,宁死不降。(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
11
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帝国主义的救济粮。 七、阅读训练二。
简要回答
(1)上文“行道之人”和“乞人”的做法你是否赞同?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不唯一,要言之成理 (2)《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