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实训1学前教育专业五门课习题及答案
五河电大章祖华整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第1题: 对幼儿带来的一切物品都应做认真的记录。 (不对)
第2题: 做好新生入园的重点是尽快帮助孩子对新环境建立起安全感。(对)
第3题: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是幼儿园要主动了解小学教育的要求与内容,在日常的教育中自觉做好配合工作。 (不对)
第4题: 做好新生入园的重点是尽快帮助孩子对新环境建立起安全感。(对)
第5题: 在婴幼儿户外活动前,保育员要结合婴幼儿活动的内容为婴幼儿准备户外活动的服装。 (不对)
第6题: 保育员在与婴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应采取婴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与之交往,不应用同一种方式对待不同的婴幼儿。 (对)
第7题: 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尤其要重视一岁半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给婴儿每天做一至二次被动操和主被动操,幼儿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对)
第8题: 学前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明显。 (对) 第9题: 保育员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 (对)
第10题: 在参加婴幼儿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活动的物质保障工作。 (不对)
第11题: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的平均心率在100~110次/min时,表明其活动量比较合适。 (不对)
第12题: 活动量也称运动量,是指婴幼儿在活动中肌肉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不对) 第13题: 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尤其要重视一岁半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给婴儿每天做一至二次被动操和主被动操,幼儿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对)
第14题: 学前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明显。 (对) 第15题: 保育员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 (对)
第16题: 在参加婴幼儿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活动的物质保障工作。 (不对)
第17题: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的平均心率在100~110次/min时,表明其活动量比较合适。 (不对)
第18题: 活动量也称运动量,是指婴幼儿在活动中肌肉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不对) 第19题: 学前儿童的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明显。 (对) 第20题: 记录与实物的核对是保管物品不可缺少的。 (对)
第21题: 寝室内应保持整洁、安静,经常开窗通风。在婴幼儿进入寝室午睡前,开窗换气10分钟左右。婴幼儿起床后,应将自己的被子掀开,把贴身的部分暴露在外,然后离开寝室,保育员应开窗,通风换气10分钟以后再将被子叠起。 (对) 第22题: 保育员应该帮助所有孩子穿衣服。 (不对) 第23题: 幼儿学习系鞋带的年龄为2~3岁。 (不对) 第24题: 系扣子应自上而下进行。 (不对)
第25题: 在婴幼儿户外活动前,保育员要结合婴幼儿活动的内容为婴幼儿准备户外活动的服装。 (不对)
第26题: 值日生使用的擦拭液应该不刺激幼儿的皮肤。 (对)
第27题: 观察和记录婴幼儿尿床的情况应包括婴幼儿当天的饮水量和饮食量。 (不对) 第28题: 保育员应该提醒婴幼儿外出归来洗手。
第29题: 第二名值日生使用的抹布在擦拭中应清洗两次。 (不对) 第30题: 值日生使用的擦拭液应该不刺激幼儿的皮肤。 (对) 第31题: 婴幼儿如厕后应及时穿上裤子。 (对) 第32题: 厕所应该无尿碱、无异味。 (对)
第33题: 保育员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定时唤醒他们排尿。 (对) 第34题: 婴幼儿洗手应使用流动水。 (对)
第35题: 婴幼儿盥洗的毛巾数量应为一个小组一条。 (不对)
第36题: 无论婴幼儿排便是否成功,保育员都应给予鼓励和表扬。 (对) 第37题: 婴幼儿的便盆应清洁不冰凉。 (对)
第38题: 给婴幼儿滴鼻药的方法是让婴幼儿仰卧,肩下垫个枕头,头尽量后仰,使鼻孔朝上,点1~2滴药液,轻揉鼻翼使药分布均匀,过一会儿再起来。 (对)
第39题: 给婴幼儿点眼药的方法是用左手食指、拇指用轻轻分开孩子的婴幼儿上下眼皮,让他向上看,把药滴在下眼皮内,每次3~4滴。 (不对) 第40题: 保育员应清洗双手后再摆放婴幼儿的毛巾。 (对) 第41题: 厕所应该无尿碱、无异味。 (对)
第42题: 保育员应保持婴幼儿外阴的清洁和干燥。 (对) 第43题: 正确擦屁股的方法是从前向后。(对)
第45题: 观察和记录婴幼儿尿床的情况应包括婴幼儿当天的饮水量和饮食量。 (不对) 第46题: 保育员应该提醒婴幼儿外出归来洗手。 (对)
第47题: 第二名值日生使用的抹布在擦拭中应清洗两次。 (不对) 第48题: 值日生使用的擦拭液应该不刺激幼儿的皮肤。 (对)
第49题: 呼吸和心跳是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在常温下,呼吸、心跳若完全停止( B.10分钟 )就很难起死回生。
第50题: 对肥胖儿进行( B.身体锻炼 ),开始时活动量应少一些,以后逐渐增加。在活动中宜采用一些既能促进能量消耗,又容易坚持的运动项目。 第51题: 照顾肥胖儿童应( D.控制饮食、帮助肥胖儿童减肥不能太快,就在孩子能接受的情况下进行 )。
第52题: 照顾肥胖儿的工作程序是:( D.了解肥胖儿的原因 );观察肥胖儿饮食起居的习惯,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加强对肥胖儿的身体锻炼,合理膳食,帮助其减轻体重。
第53题: 照顾体弱儿应注意细致、精心;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其抵抗力;( D.注意与家庭教育结合 )。
第54题: 照顾( B.体弱儿 )的方法之一是减少因环境的差异给孩子身体上带来的影响,促进孩子体质的增强。
第55题: ( A.规定并坚持正确的饮食制度 )是保证孩子健康的饮食的重要要求。 第56题: 保育员平时要做好( B.保育计划 )和记录,为写好保育工作总结积累材料。 第57题: 保育员在参与婴幼儿活动时,不要急于干涉婴幼儿的活动,要( A.善于观察婴幼儿的活动情况 ),把握好介入婴幼儿活动的时机,做出适时、适当的指导。
第58题: 因为婴幼儿大脑皮层容易兴奋,所以当他们出现不良情绪时,应采用( C.转移注
意力 )方法纠正。
第59题: 为了锻炼幼儿手部的力量,保育员应组织幼儿( D.用筷子夹豆子 )的活动。 第60题: 为了保护视力,婴幼儿读书的正确姿势是( C.坐下看书 )。
第61题: 在婴幼儿( A.饭后 )时坐盆排便,可帮助婴幼儿形成好的排便习惯。 第62题: 乳牙的作用是( B.有助于准确发音 )。
第63题: 婴幼儿使用的桌椅高矮比例应以( D.身高 )为标准。
第64题: 婴幼儿的腕骨未骨化,所以为他们提供的玩具应( D.轻 )。 第65题: 幼儿园全日观察的重点是婴幼儿精神状况、食欲状况、( A.大小便情况 )、睡眠状况、体温等。
第66题: 保育员提醒睡眠中的婴幼儿排尿必须首先( A.唤醒婴幼儿 )。 第67题: 婴幼儿遗尿症的预防矫治措施是( C.唤醒排尿 )。
第68题: 婴幼儿遗尿症的原因是( C.没有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
第69题: 膀胱压力感受器的兴奋向上传达给( A.大脑皮层 ),才能产生尿意。 第70题: 幼儿5岁后( B.无意识排尿 )为遗尿症。
第71题: 发现婴幼儿遗尿后,保育员应与家长联系,了解其在家的( C.舆洗 )情况。 第72题: 为遗尿婴幼儿更换衣物和被褥最忌讳的是( B.吸引其他婴幼儿的注意 )。 第73题: 为了防止婴幼儿遗尿,( B.入睡前 )时应提醒婴幼儿排尿。
第74题: 指导幼儿刷牙的原则是( C.出上下磨牙的牙冠外,全部竖刷 )。 第75题: ( B.3岁 )的幼儿可以学习刷牙。
第76题: 成人应该提醒婴幼儿在( D.外出归来 )洗手。
第77题: 给婴儿洗澡应注意( B.保持水温适中并注意随时调节)。 第78题: 督促和检查幼儿刷牙应注意刷牙齿的( D.内侧 )位置。 第79题: 保育员应该提醒幼儿洗脸时避免( B.漏洗 )。
第80题: 洗屁股毛巾的清洗办法是( B.擦洗2次屁股,清洗1次毛巾)。 第81题: 保育员给小婴儿洗澡的顺序是( B.颈部-前胸-后背-上肢-下肢 )。 第82题: 牙刷冲刷干净后,最好( D.刷头朝上放置 )。 第83题: 婴幼儿学习漱口的年龄为( D.2岁 )。
第84题: 保育员指导幼儿洗脸前应先( C.提醒幼儿擤鼻涕 )。 第85题: 洗手前幼儿应先( A.卷衣袖 ),以防洗湿袖子。
第86题: 保育员应根据( B.气温和饮食 ),掌握婴幼儿睡眠中如厕的次数。 第87题: 婴幼儿洗手时,手臂应( C.略向下举 )。 第88题: 婴幼儿盥洗的毛巾数量为( D.每人一条 )。 第89题: 女婴小便后应( C.用清洁的卫生纸擦拭外阴 )。 第90题: 婴幼儿排便时应该( C.专心 )。
第91题: 保育员应该( B.善于观察 ),以便及时发现婴幼儿大小便。
第92题: 保育员应为婴幼儿准备( A.清洁的卫生纸 ),以便婴幼儿排便时使用。 第93题: 婴幼儿大小便后应( C.及时冲厕 )。
第94题: 对待婴幼儿习惯性阴部摩擦的态度为( B.转移注意力 )。 第95题: 清洗外阴时,男孩应( B.用水冲洗包皮污垢 )。 第96题: ( C.饭后坐盆排便 )是正确的。 第97题: 将( D.普通肥皂 )削成圆锥形,蘸少许温水,慢慢塞入肛门,利用肥皂的机械刺激,引起排便。
第98题: 婴幼儿大小便擦干净臀部后保育员应立即( B.及时给婴幼儿提裤子 )。 第99题: 久坐便盆对婴幼儿的不利影响是( A.肛门脱出 )。
第100题: 出现( A.身体用力伴有臭味 )时说明婴幼儿要大便。 第101题: 使婴幼儿( A.不紧张 )是避免遗尿的方法。 第102题: ( D.3岁 )的幼儿可以学习刷牙。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1题 下列属于幼儿心理发展一般特点的是( 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 第2题: 保育员道德品行素质首先表现为完善健全的(人格 ) 第3题: 婴幼儿(3——4岁 )时说谎为正常现象。
第4题: 孩子在初入园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行为主要是由于( 分离焦虑 )造成的。
第5题: 幼儿的需要主要有生理的需要、活动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爱的需要、( 受人尊重的需要 )等。
第6题: 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 易变化 )、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第7题: 高级情感主要是指( 理智感 )、道德感和美感。
第8题: 婴儿生理性流涎发生的原因是( 唾液腺发育完善,唾液分泌旺盛 )。 第9题: 婴儿( 动作 )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第10题: 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 易变化 )、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第11题: 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 情绪 )。
第12题: 幼儿的( 社会关系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与同龄伙伴的关系和与成人的关系。 第13题: 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 反抗,竞争,模仿,学习 )等。
第14题: 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影响、( 知识和技能的影响 )和性格的影响。
第15题: 记录(个别儿童的情况 )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体弱儿童的身体和活动情况以及个别需要帮助的儿童的情况。
第16题: 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的基本要求。
第17题: 造成幼儿( 吃 )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第18题: ( 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第19题: 儿童入学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态度等( 非智力因素 )上。
第20题: 幼儿衔接工作主要是培养( 入学的适应性 )而非小学化。 第21题: 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 道德感 )和美感。 第22题: 下列属于幼儿基本情绪的是(快乐 )。
第23题: 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的基本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