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五章 人与环境章末综合测评 苏教版必修3[优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5:50: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章末综合测评(三) (含第四、五章)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25×2=50分)

1.下列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

D.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少密切相关

A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正确;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C正确;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少密切相关,生物种类越多,形成的食物网越复杂,D正确。]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85732213】

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能发生在生物之间 B.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C.提高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措施有增加某些种类生物的个体数量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渠道进行的

D [信息传递既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A错误;负反馈调节不仅在生物群落内部存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也存在,B错误;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所以提高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措施有增加生物的种类,而不是增加某些种类生物的个体数量,C错误;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渠道进行,D正确。]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B.流经第三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三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的能量 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A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A正确;流经第三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次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并同化了的能量,B错误;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下一营养级利用,C错误;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D

1

错误。]

4.贵州茶闻名中外,生态茶园建设的关键是实施生物防治调控茶园群落,降低病虫危害等。下表中的措施与原理不匹配的是( ) 选项 A B C 措施 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 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报,适时防治 种植能散发气味驱赶害虫的苦楝,防止害虫进入茶园 保护茶树害虫的天敌 原理 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维持各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 D A [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报,适时防治,种群数量控制在之前,B正确;种植能散发气味驱赶害虫的苦楝,阻止害

2虫进入茶园,体现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C正确;保护茶树害虫的天敌资源,能通过种间关系维持各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D正确。]

5.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常在依山傍水的区域修建湿地公园。一方面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另一方面注重人工池塘或湖泊的清澈与美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公园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调查湿地公园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 C.湿地公园中人工林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阳光 D.人工种植的荔枝树比自然荔枝种群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C [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B错误;造成人工林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阳光,C正确;人工种植的荔枝树通过人工管理,而导致生物种类减少,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错误。]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之中 B.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可能比较低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D.利用潮汐发电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有利于解决全球性气候变暖的问题

C [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A正确;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呈负相关,因此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可能比较低,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C错误;利用潮汐发电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利于解决全球性

2

K气候变暖的问题,D正确。]

7.某稻田生态系统中生长着水稻、稗草,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卷叶螟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防治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可调整种间关系 C.该稻田中的上述四种生物形成三个营养级 D.除去稗草,可使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A [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得能量向有利于人的方向流动,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A错误;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可调整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该稻田中的上述四种生物形成三个营养级,水稻、稗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卷叶螟属于第二营养级,拟水狼蛛属于第三营养级,C正确;除去稗草,可使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D正确。]

8.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图乙为根据图甲绘制的能量金字塔(数字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没有被标出的生物类群是分解者 B.碳元素和能量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中能实现自给自足

C.草等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是该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的稳定基础

D.若土壤中有某种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则图乙生物中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高的是Ⅰ B [该生态系统的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该群落中只标出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A正确;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或碳循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因此碳元素不能在该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B错误;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稳定基础主要取决于生产者(或草)的种类和数量,C正确;若图甲的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该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逐渐积累,因此图乙生物中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Ⅰ(最高营养级),D正确。]

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导学号:85732214】

A.几乎所有生态系统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B.研究能量流动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C.在生物群落内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是可循环利用的 D.信息传递能调节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3

C [几乎所有生态系统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A正确;研究能量流动特点,调节营养结构,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B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信息传递能调节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D正确。]

10.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 A.努力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 B.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食物链延长,消耗能量环节增多,降低能量利用率

D [巧设、增设食物链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1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85732215】

A.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B.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 C.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D.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D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联系,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A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各种生物之间,而且是双向进行的,B正确;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正确;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没有改变,D错误。]

12.如图曲线表示了某森林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已知种群甲是自养生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食物链表示为甲→乙→丙

B.乙在第5~7年之间数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丙大幅度增加和甲大幅度减少 C.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D.乙、丙的存在,加快了物质循环

C [根据种群的个体数量,能量传递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分析出食物链为甲→乙→丙,A正确。根据图中的曲线分析,种群乙在第5~7年之间个体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有:①种群丙个体数大增,使种群乙个体被大量捕食;②种群甲个体数剧减,种群乙个体数减少等,B

4

2019-2020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五章 人与环境章末综合测评 苏教版必修3[优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e2ug646351is530855j3blzb1bw3200ho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