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资料
部编版四下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完整版)
一、 掌握下列词语的解释。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 【思潮】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 【清响】清脆的响声。 【藤萝】紫藤的通称。
【出奇】特别;不平常。 【嫩绿】像刚长出来的树叶那样的浅绿色。 【教练】训练别人使掌握某种技术或动作的人员。本文指教舞蹈的人。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来回走。 【姗姗来迟】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白雪皑皑】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皑皑:形容霜、雪洁白。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尘垢】灰尘和污垢。 【晕皱】本文指水的表面被风吹起波澜。 二、 多音字组词。 奇 重 佛 间 曝 qí jī chónɡ zhònɡ fú fó jiān jiàn pù bào 奇妙、奇特、奇怪、神奇 奇数、奇偶 重叠、重逢、重播、重复 重量、尊重、慎重、重伤 仿佛 佛祖、佛珠、 中间、房间、间距、人间 间隔、间谍、间断、间接 曝露、曝晒、一暴十寒 曝光 处 叉 抹 晕 给 chù chǔ chā chà chǎ chá mǒ mā mò yūn yùn ɡěi jǐ 到处、处所、住处 处理、处方、相处、处罚 交叉、叉子、叉烧、叉鱼 劈叉、分叉 叉(分开,张开成叉形)着腿 卡车把胡同口叉(挡住;卡住)住了 涂抹、抹黑、抹杀 抹布、抹脸 抹墙、转弯抹角 晕倒、晕厥、晕头转向 晕车、晕血、红晕、晕船 给力、给脸、给以 给予、补给、自给自足 三、 近义词。
回忆(回想) 思潮(思绪) 漫灭(磨灭) 波涛(波浪) 出奇(稀奇) 集中(聚集) 重叠(叠加) 交叉(交织) 突然(忽然) 整齐(整洁) 指挥(指导) 彷佛(好像) 飘动(飘荡) 潇洒(洒脱) 洁白(雪白) 朦胧(隐约) 寂静(安静) 倘徉(徘徊) 凉爽(凉快) 温柔(温和) 炫耀(夸耀) 胆怯(怯懦) 尘垢(污垢) 四、 反义词。
回忆(向往) 出奇(平常) 集中(分散) 重叠(分开) 交叉(平行) 整齐(错杂) 洁白(乌黑) 朦胧(明朗) 潇洒(拘束) 寂静(喧闹) 凉爽(闷热) 温柔(粗暴) 胆怯(勇敢) 移动(静止) 姗姗来迟(争先恐后) 五、 词语搭配。
(雪绣)的花边 (洁白)的流苏 (朦胧)的寂静 (灿灿)的金晖 (毛茸茸)的枝头
1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资料
(晶亮)的雪花 (银色)的光华 (新绿)的小草 (胆怯)的小白菊 (五彩)的书页 (移动)的暗绿
(静静)地交织 (整齐)地飘动 (慢慢)地抬头
(涂上)银霜 (洗净)尘垢 (抖去)水珠 (推开)阴霾
一(颗)星 一(层)光华 一(阵)风 一(棵)白桦 一(身)雪花 一(串)花穗 六、 词语积累。
1. 表示颜色的词语:墨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2. “AABC”式的四字词语:姗姗来迟(书本)
欣欣向荣 翩翩起舞 栩栩如生 窃窃私语 津津有味 头头是道 默默无闻 3. “ABCC”式的四字词语:白雪皑皑(书本)
大名鼎鼎 议论纷纷 得意洋洋 想入非非 生机勃勃 波光粼粼 目光炯炯 文质彬彬 怒气冲冲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第9课 《短诗三首》
1. 《短诗三首》选自冰心的《繁星》,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颂,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依赖、眷恋和热爱之情。 2. 《繁星》(七一)中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都能表达出浓浓的母爱。
3.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与母亲的美好回忆,不仅体现了诗歌的节奏美,从中也能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4. “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使这首诗的感情显得格外强烈、深沉。排比句使感情层层推进,最后由物及人,推向感情的高潮。反问句比起陈述句,感情的抒发更有力。排比、反问的综合运用,更增强了感情的力度。 5.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作者把自己比喻成鸟儿,把母亲的怀抱比喻成巢,体现了作者渴望母亲的保护,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6. 冰心,中国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代表作品有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
7. 积累关于母爱的诗:《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第10课 《绿》
1. 《绿》的作者艾青用富有新意的语言,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绿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 《绿》是艾青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自然中的绿,让我们感受到绿会按着节拍飘动的诗句是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诗中描写绿的词有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3.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这句中“墨水瓶打翻”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想象绿得浓,绿得“到处是”。
4. “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前半句表现了绿的种类多,省略号说明2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资料
还有很多种绿说不尽;“绿得发黑”说明绿之浓,“绿得出奇”则说明各种深深浅浅的绿交织在一起,体现了稀奇的、不同寻常的绿。
5. 反复:连续两次及其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句子或者语段,称为反复。在本课第3小节中,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说明风、雨、水和阳光都是绿的,甚至让人觉得连人的灵魂也是绿色的,描绘出了一个绿色的世界。这种方法强调了某种意思,表达强烈的情感。
第11课 《白桦》
1. 《白桦》是苏联著名的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诗中的白桦高洁、挺拔,既具有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是高尚人格的象征。
2. 《白桦》一诗中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长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这句总写白桦的特点。用“银霜”和“雪花”写白桦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涂”字准确地表现出白桦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白桦拟人化了,表明白桦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志趣高洁。 4.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这句中“毛茸茸”形容白色的树梢尖儿像串串绽放的花穗;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是作者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对白桦挺立的形象的喜爱之情。 5.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作者总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寂静”用“朦胧”来修饰,这是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玉立”写出白桦的挺拔、气质高尚和白桦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晖”,衬托出白桦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6.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诗人描绘了白桦在朝霞的映照之下静静挺立的情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
第12课 《在天晴了的时候》(自读课文)
1.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现代诗,诗人通过运用拟人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 2. “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作者依次写了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等景物。“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让我们走进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从“润”“新绿”等词语可以推断出作者描绘的是初春的景象。 3.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作者将“新阳”和“云”拟人化,描写出了天晴后的景象。由“云”和“闲”两个词,可以联想到“孤云独去闲”,别有一番情趣。 4. 假如你来到雨后的小径,你会看到那些景物呢?(读一读,背一背)
例子:我会看到路边的小树一尘不染,树叶青翠欲滴;会看到湿湿的泥土中,钻出嫩黄的芽儿…… 5.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照样子写一写) 例子:抖落水珠的青蛙,轻轻地跳上荷叶,东瞧瞧,西看看,然后放声歌唱起来。
《语文园地三》
3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资料
1. 现代诗的特点:
①形式自由,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②内涵开放,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 ③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④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2. 了解下列中国古代伟大诗人、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等人物。
屈原(qū) 陶渊明(yuān) 孟浩然(mènɡ) 杜甫(fǔ) ....韩愈(hán yù) 刘禹锡(yǔ xī) 范仲淹(zhònɡ yān) 龚自珍(ɡōnɡ zhēn) ........附注:了解这些古代不同时期的文人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等。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等。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代表作有《登高》《春望》等。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师说》《进学解》等。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望洞庭》《陋室铭》等。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有《岳阳楼记》等。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己亥杂诗》等。 3. 日积月累(背诵并默写) 点拨:这是一组关于诗歌的名人名言。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这句话是诗论家朱光潜的名句,指出了诗歌与音乐的相通性,都富有节奏感。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艾青的这句名言指出诗歌是未来的召唤,鼓舞读者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话强调了诗歌的激励作用。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 这是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关于诗歌创作的体会,强调诗歌要表达诗人真挚的情感。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