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用科学评价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探究研究成果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6:26: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用科学评价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探究

结 题 报 告

单 位:邓州市刘集一初中 主 持 人: 韩 润 课题编号:JKGHB—902

摘要:

“用科学评价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探究”这个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去用新课程评价理念和科学的评价方法来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则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那么自然就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题组成员坚持用科学的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日总结、周总结、月总结,学期总结。我们不断进行尝试、摸索、实践、总结然后再尝试、摸索、实践、总结。科学评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评价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科学评价培养了学生的管理与自我管理能力,科学评价使学生学会了自评与他评,科学评价使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落到实处,降低了辍学率。

用科学评价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探究

结 题 报 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校在各班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关键是如何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而对小组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仍然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①、在评价内容上:教师仍然过多倚重对小组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掌握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小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

②、在评价标准上:仍然过多强调小组的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③、在评价的方法上:仍过多地倚重小组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④、在评价主体上:小组仍过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⑤、在评价重心上:仍过于关注小组量化结果,而忽视小组及组员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那么怎样采取科学、合理、可具操作性的评价方法来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则是一线教师和班主任们非常困惑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课题组把“用科学评价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探究”作为我们的课题开展研究。 2、课题提出的意义:

“用科学评价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探究”这个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去用新课程评价理念和科学的评价方法来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则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那么自然就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概念的界定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的基本做法是:依其任务类型或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创

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互相合作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景,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

而用科学评价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就是用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合作小组进行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让各组组员认识到自己小组和其它小组的差距,认识到自己和其他组员的差距,从而使各小组组员产生出强烈的合作欲望,激烈的竞争意识,积极地为完成小组共同的目标而不断努力进取、完善自我。 2、重要的观点

①、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②、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③、强调质性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④、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⑤、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三、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理论及创新程度

(一)、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支撑的理论 1、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能是由语言/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

2、团体中的人际关系学说

社会心理学认为,团体内部的和谐、团体成员在价值观和目标上的一致,是团体顺利执行职能的基本保证。但是,在团体中,个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总是存在的。这种情况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它可能是团体成员之间的无原则纠纷,从而减少了团结性,对团体工作效率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可能是团体部分成员的创造革新精神遭到另一部分成员的反对而导致冲突。从创新与保守的冲突来说,这种冲突对于团体的形成和继续发展不但是积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二)、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1、研究的范围:本课题立足于我校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迷茫和误区,主要结合我校校情和学生的学情研究怎样用科学评价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2、、研究的观点:重视小组及组员的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不仅重视对小组学习的综合评价,而且关注个体差异;强调对小组及组员的质性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强调组员的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注重小组的成长过程,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3、研究的方法: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调查问卷法、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的基础

我们就本项课题已做过的相关工作有: 1、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2、小组及组魂建设:①、挑选组长;②、培训组长;③、小组的物质文化建设;④、小组制度文化的建设

3、制定小组合作学习各学科量化方法及措施

4、组间进行学习量化的评比,组内进行一般性发展目标的评比 5、建立评价表:一天一评,一周一结

6、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本:一天一反思,一周一自省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研究的对象:

七二班(由赵先果老师负责研究) 八一班(由张清霞老师负责研究)

九二班(由李松老师负责研究)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调查问卷法、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本课题采用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办法,在每一年段结束前,运用评价手段检测实验的效度。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实施研究的侧重点。预期分三个阶段加以实施: (一)、课题论证阶段(2013年12—2014年2月) 1、筹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明确分工。

2、课题负责人制定本课题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并设计最终的成果展示形式。

3、方案制定后,请有关专家提出修改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作出进一步分析,最终完善方案。 (二)、课题实施阶段(2014年2月——2014年12月) 1、2014年2月:深入研究如何科学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2、2014年3月:组织课题组的全体课题人员学习小组合作评价相关的理论知识,用新的评价理念指导课题组下一步研究工作。

3、2014年4月:研究并明确新课改中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4、2014年5月:研究设计合理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 5、2014年6月: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6、2014年7月: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做中期总结。 7、2014年8月:组织课题组的全体课题人员再次深入学习小组合作评价相关的理论知识,用新的评价理念指导课题组下一步研究工作。

8、2014年9月:在原有基础上深入研究并明确新课改中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9、2014年10月:在原有基础上深入研究设计合理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 10、2014年11月: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11、2014年12月: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5年元月)

1、分析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为结题做准备。 2、实验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3、制定课题的延伸推广计划。

4、邀请上级教育专家进行评估验收。

七、课题研究过程

一)组建小组

1、构建小组草表:

为了使各组的力量均衡,班主任参照上次大型考试的成绩,根据总成绩进行降幂排序,然后按8人一组进行“N”型排出小组成员草表(如下表) 组号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1 2 3 4 5 6 7 8 16 15 14 13 12 11 10 9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64 63 62 61 60 59 58 57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2、斟酌调整草表: 结合草表,班主任再仔细斟酌调整,调整的依据是: 1)、根据男、女生人数的多少,尽量使每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均衡; 2)、考虑部分学生的性格特点:如上课爱说话,爱捣乱,好惹是生非的学生不能放在一个小组,应平均分配到8个小组中去,这样分散他们的力量,让他们“孤掌难鸣”; 3)、根据组长工作方法的不同来调整个别性格怪异的学生:把一些“钉子户”放到有方法、有魄力、有威信的组长所在的小组; 4)、根据学科特点使小组中尽量都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大主课较好的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交流时有引领本学科、带动本学科学习的作用。 5)、管理能力特别强的学生不能同时放在一个小组,而是调整到各个小组中去,力争使各组都有能管理,会管理,敢管理的学生。

用科学评价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探究研究成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ebdp80qxr507xn0uyq64mg6283nbb00q2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