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
(2015年版-北大出版社)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什么?(P.38)
2、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在什么时候?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P.38) 3、如何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看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P.38-39)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P.40) 5、德国古典哲学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哪两位?(P.40) 6、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什么?(P.40)
7、费尔巴哈在哲学方面的伟大功绩是什么?(P.40) 8、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哪几位?(P.41)
9、马恩对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所取得的伟大成果是什么?(P.41) 10、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哪几位?(P.41) 11、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存在哪些缺陷?(P.42)
12、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有哪三大发现?(P.43)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3、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主要是哪两部著作?(P.44) 14、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主要是哪两部著作?(P.44)
15、恩格斯在哪两部著作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P.44) 16、谁最先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P.45)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P.4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8、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46)
19、我们应该从哪四个方面去理解马克思主义?(P.46-47) 20、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P.47)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2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什么?(P.47)
2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两方面)?(P.48) 2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三方面)?(P.48-49)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P.49) 25、什么是与时俱进?(P.49)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26、什么是理想?(P.51)
27、从内容上来划分,理想可以划分为哪些?(P.51)
1
28、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理想可以划分为哪两种?(P.51) 29、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P.51)
30、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哪些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P.52)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3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应注意什么?(P.54)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3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什么?(P.54-55) 3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什么?(P.55) 34、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哪两种错误倾向?(P.56)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略)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35、什么是世界观?(P.60) 36、什么是哲学?(P.60)
3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P.61)
38、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P.61)
39、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什么派别的标准?在哲学上属于什么问题?(P.61)
40、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什么派别的标准?在哲学上属于什么问题?(P.61)
4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什么派别的标准?(P.61) 42、对世界如何存在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哪两种派别?(P.61) 43、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存在着哪些对立?(P.61) 44、什么是一元论?什么是二元论?(P.61) 45、一元论又分为哪两种?(P.62)
46、唯心主义一元论有哪两种表现形式?(P.62) 47、唯物主义一元论有哪三种基本形式?(P.62)
48、主、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对世界的本原的观点是什么?(P.62) 49、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哪四个局限性?(P.63) 50、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P.63) 51、什么是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P.64) 52、列宁的物质定义有什么重要意义?(P.64)
53、如何理解物质的根本属性以及运动与物质两者的关系?(P.64-65) 54、如何理解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静止?(P.65) 55、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而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论的共同错误是什么?(P.65)
56、什么是时间?其特点是什么?(P.65) 57、什么是空间?其特点是什么?(P.66)
58、如何理解时间和空间的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关系?(P.66)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2
59、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P.66) 60、什么是实践?或者说:实践的本质是什么?(P.67) 61、实践主体可划分为哪三种形式?(P.67) 62、实践客体具有哪三种基本类型?(P.67) 63、实践具有哪三个基本特点?(P.68)
64、人们的实践主要有哪三种基本形式?(P.68)
65、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开来的是什么?(P.69) 66、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关于人的观点的基础是什么?(P.69-70) 67、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三方面论述)(P.70)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6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P.71) 69、什么是联系?(P.71)
70、在联系与区别的问题上,有哪两种错误观点?(P.71) 7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应如何理解?(P.72) 72、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P.72) 73、了解以下三个范畴:运动、变化、发展。(P.72-73) 74、发展的实质是什么?(P.73) 75、什么是新事物?旧事物?(P.73)
76、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什么?(P.73) 77、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P.73)
7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P.74) 79、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是什么?(P.74)
80、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四个方面)(P.74-75)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三大规律)
81、什么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P.75) 82、什么是矛盾?(P.75)
83、矛盾具有哪两种基本属性?(P.75) 84、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P.75) 85、什么是矛盾的斗争性?(P.75)
86、如何理解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P.76)
87、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P.77) 88、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P.77) 89、什么是内因、外因?两者的关系如何?(P.77) 90、运用内、外因关系的原理来分析实际事例。(P.77-78) 91、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P.78)
92、如何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者关系的原理去处理、分析事物?(P.78) 93、矛盾问题的精髓是什么?(P.79)
94、什么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两者的关系如何?(P.79) 95、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两者的关系?(P.79)
96、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如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P.80) 97、什么是质、量、度?(P.81)
98、什么是关节点(临界点)?(P.81)
3
99、掌握事物的度具有什么重要意义?(P.81)
100、什么是量变、质变?两者的辩证关系应从哪三个方面理解?(P.81-82) 101、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什么错误发生?(P.82) 102、什么是肯定方面、否定方面?(P.82) 103、如何理解肯定和否定两者的关系?(P.82) 104、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P.83) 105、什么是“扬弃”?(P.83)
106、如何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84)
107、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P.84)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五对范畴)
108、什么是原因、结果?(P.84-85)
109、什么是因果联系?它的显著特点是什么?(P.85) 110、如何理解原因与结果两者的关系?(P.85) 111、因果联系的具体表现有哪些?(P.85)
112、掌握因果联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什么重要意义?(P.85) 113、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P.85)
114、如何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两者关系?(P.85-86)
115、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两者的关系,会导致哪两种错误观点?(P.86) 116、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什么重要意义?(P.87) 117、什么是可能性和现实性?(P.87)
118、如何理解可能性和现实性两者的关系?(P.87)
119、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什么重要意义?(P.87) 120、什么是内容和形式?(P.87)
121、如何理解内容和形式两者的关系?(P.87-88)
122、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什么重要意义?(P.88) 123、什么是本质和现象?(P.88)
124、如何理解本质和现象两者的关系?(P.88-89)
125、掌握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什么重要意义?(P.89)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126、什么是规律?规律具有哪两个特点?(P.89-90) 127、为什么说人们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P.90-91)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128、意识的本质包括哪三个方面内容?(P.92-93)
129、什么是意识?(也可用意识的本质这部分内容作为定义)(P.92-93) 130、如何理解物质和意识两者的关系?(P.93)
131、什么是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P.93-94)
132、如何正确处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两者的关系?(P.94-95)
第四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3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P.95-96) 134、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P.96)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