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精选模拟卷五
一、单选题
1、在Word中,下列操作不能实现的是( )。 A.编辑文档 B.表格处理 C.图形处理 D.数据库管理
2、“医生都穿白衣服,所以,有些穿白衣服的人留长头发。”下列选项中,这一陈述的必要前提是( )。
A.有些医生留长头发 B.有些医生不留长头发 C.穿白衣服的人不留长头发 D.穿白衣服的人都是医生 3、最近一段时期,有关地震的传言很多。一天晚上,小芳问在院里乘凉的姥姥:“姥姥,他们都说明天要地震了。”姥姥说:“根据我的观察,明天不必然地震。”小芳说:“那您的意思是明天肯定不会地震了。”姥姥说不对,小芳陷人了迷惑。请问以下哪句话与姥姥的意思最为接近?( )
A.明天可能不地震 B.明天可能地震 C.明天不可能不地震 D.明天不可能地震 4、并非有的运动员有时竞技状态不好。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必假?( )。 A.有时有的运动员竞技状态很好
B.所有的运动员在某一时刻竞技状态都好 C.有的运动员有时竞技状态不好
D.某个运动员在所有时刻竞技状态都好
5、孙老师把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赶到操场上,让他们在冷风中把作业写完,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艰辛。这说明,孙老师没有做到( )。 A.关爱学生 B.因材施教 C.廉洁从教 D.严谨治学
6、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次考试成绩前三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 A.正确,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 B.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 C.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素质 D.不正确,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7、并不富裕的汪老师时常资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在学习上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这体现了汪老师能够做到( )。
A.长善救失 B.严慈相济 C.因材施教 D.关爱学生
8、陶行知曾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这体现了教师( )的职业道德规范。 A.为人师表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终身学习 9、“文景之治”出现在哪个朝代?( ) A.周 B.汉 C.唐 D.宋
1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主体教育思想 B.强调学生自主发展 C.鼓励学生自学成才 D.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二、材料分析题
1、从教二十余年来,洪老师的很多事迹,让学生终生难忘。
一年秋天,学生们刚开始上课,外面突然大雨倾盆,班上三名学生硒在宿舍外面的被褥被淋湿了,洪老师就让他们晚上住在自己家里,还给他们做饭吃;一名学生从几十里外的山区乘汽车来校时,生活费被盗,洪老师除与有关部门协调外,还自己掏钱替学生垫付伙食费;有一次,校外不良青年来到学校,拿刀威逼学生,索要学生财物,她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而后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同时向学生讲解自我保护的方法。 有一年春季刚开学,一位老人把她的孙女小芳领到洪老师的面前,老人说:“小芳以前一直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外地,转了几次学,学习成绩不好,她害怕老师和同学们嫌弃她,希望老师多费心。”洪老师说: “小芳是我的学生,我会尽心去教的,只要她肯努力,踏实学,认真做事,就是好学生。”在洪老师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下,小芳进步很快,初中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
洪老师很注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效进行反思总结。她的教育随笔《我的表扬何以会成为学生的压力》《如何让文言文不再枯燥难学》《如何让学生在青春期不恐慌》《班主任怎样才能赢得科任教师的支持》相继获奖,大家都说她是名副其实的好老师。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洪老师的行为。
2、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杨老师坚持每天读书,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她就在教研组例会上提出来,与同事们探讨。在教学方面,她大胆实施了“自主合作、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课堂、享受课堂。学生文雪说:“老师让我们自己上台去讲,我们尽管很紧张,但是很喜悦,因为讲完后听到老师的夸奖,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得快乐了,学习效果也好了很多。
杨老师发现思宇等几个同学学习很用功,但特别容易紧张,见了生人不敢说话。杨老师觉得,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接触社会,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于是,她在班上组织演讲比赛、口语交际大赛等,还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思宇等同学逐渐变得开朗大方了。
晓丽同学身体虚弱,杨老师督促她加强体育锻炼,在家访时提醒家长帮助晓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晓丽再也不是以前的“病秧子”了。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杨老师的教育行为。
3、何老师班上的小龙,经常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还欺负同学。在多次批评教育无效后,何老师决定到他家去一趟,向他父母告状。到小龙家时,何老师惊奇地发现他正在做家务。见到何老师,小龙吃了一惊,喊了一声“老师好”后跑回房里。
同小龙父母交谈后,何老师了解到小龙家庭贫困,父母每天早出晚归,疏于教导,让孩子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但这孩子在家还挺懂事,也能帮忙干活。于是,何老师把本来告状的话收了回来。第二天,何老师在班上表扬小龙懂礼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在家能做家务,希望同学们能向小龙学习。接下来,老师安排他负责班级卫生工作,并对他尽职尽责的表现及时予以表扬。没过多久,小龙在课堂上的态度就认真多了,和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还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何老师的教育行为。
4、刚接班的宋老师在班上设置了一个“微语”本,要求同学们各取一个昵称,每天可以在“微语”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想。同学们都非常兴奋,纷纷在本子上留言,坦陈进入八年级后的心声。
一天,宋老师在“微语”本上发现一个署名为“霜美人”的留言,字里行间透露出失落和伤感。“‘霜美人’是谁呢?他(她)怎么了?”带着疑惑,宋老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比对字迹,发现“霜美人”原来是一个大眼睛的女生-李小霜。 经了解,原来小霜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就由爷爷奶奶抚养,家庭拮据。但小霜学习十分努力,成绩优秀,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学生,学习之余,她还坚持自己的业余爱好-舞蹈。
一天,宋老师对小霜说:“我刚接手咱们班,对同学们不了解,不如你当我的助手,好吗?”小霜爽快地答应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宋老师对小霜更加关注了,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学习上严格要求。同时,利用班会等机会,让小霜展示舞蹈特长。慢慢地,小霜在“微语”本上的留言渐渐不再显得忧伤了。在协助宋老师的班级工作上,她也很主动,十分负责,人也自信多了。
在学校组织的迎新年联欢会上,小霜别具创意地用报纸折叠了一套晚礼服,在舞台上走秀,演出很成功,小霜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宋老师的教育行为。
5、自从当了班主任,他不敢有所松懈。平时从早上的早读课开始他就到班检查,中午还经常跟班上学生了解情况,晚上也要等学生全部回家后自己才回家。遇到事情总要对学生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没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情。但是,他自己每天却也不注意保持班级卫生,甚至被学生发现上早自习的时候在教室外吸烟……本以为尽到了做班主任的责任,可是有些同学不理解,认为他跟得太紧,像监督他们一样,甚至有些同学对他产生了抵触情绪。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该班主任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
1、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由人教社出版、在全国中学普遍使用的高一语文课本中,《荀子·劝学》一文中有配图,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正是这张配图,被贵阳资深语文教师张铁宝指出了三处历史常识性错误。
张老师所指三处错误,其实还很专业。一是图中人物似乎都坐凳子,二是都倚在较高桌子旁,三是桌上摊放着极似纸质的书籍。而荀子所生时代为战国时期,那时还没凳子,人们是席地而坐;桌子也只是小桌子;而造纸术,更是出现在数百年之后的汉代。
虽说其中的“疑似”,还不能为此三处“错误”板上打打,但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能大胆质疑权威的教科书,能在寻常中看出不寻常,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根据以上材料,联系教育教学实际,自定立意,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
2、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兔子是短跑冠军,但是不会游泳。松鼠是爬树冠军,但是也不会游泳。鸭子教练却逼着兔子和松鼠学游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成效也不大。鸭子教练还不明原因地嚷嚷:“成功来自90%的汗水。加油!加油!”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联系实际,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6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解析:Word的基本功能有文档编辑、图形处理、图文混排、表格处理和网络功能。数据库管理不是Word的功能。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根据三段论的推理规则,结论为特称命题,则前提必然有一个特称命题,排除C, D两项;结论为肯定形式,则两个前提必然均为肯定形式,排除B。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本题考查模态命题的推理。由“不必然”=“可能不”,可知“明天不必然地震”等于“明天可能不地震”。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并非有的运动员有时竞技状态不好”为真,其负命题必为假,直接去掉“并非”即可,故C项为假命题。 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题干中的孙老师没有做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中的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题干中的孙老师让没做完作业的学生在冷风中补作业的行为是一种变相体罚,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要求。 6、【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解析:班主任孙老师以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孙老师应该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尤其应该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不能仅关注成绩,还要关注字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
7、【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中的“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题干中,汪老师资助学生、鼓励学生以及切实帮助学生均是他从生活上和学习上关心爱护学生的表现,说明他能够做到“关爱学生”。 8、【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解析:终身学习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天天学习,天天再教育”都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9、【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解析:“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内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 10、【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题干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这体现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其主动地学习,进行自主发展,而不是鼓励学生自学成才。 二、材料分析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洪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值得肯定。
首先,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洪老师不仅让学生在自己家住,给学生垫付伙食费,同时在学生需要保护的时候,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并教给学生防身术等,都体现了其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
其次,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洪老师不以分数来看待学生小芳,而是尽心尽力地教导小芳,使得学生小芳在学业上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体现了作为教师应有的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
最后,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洪老师积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教育随笔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果,不断探索创新,体现了作为教师应当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 总之,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精神应该大力弘扬,值得每个老师学习。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杨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值得肯定。
首先,杨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杨老师在工作中坚持读书,从而得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教学中的难题与同事进行探讨,并且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杨老师的探索创新意识。事实证明,这种探索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也非常明显。 其次,杨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杨老师为容易紧张的学生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有效改观;对待身体虚弱的学生要求其加强体育锻炼,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