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 1. 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 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祖父的园子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教师总结 (1)1—3自然段,写记忆中的园子。 (2)4—15自然段,写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 (3)16—17自然段,写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4)18—20自然段,写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 四、细读课文,初感园子 1.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我”对园子的印象。 2.有感情地读这几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读出来。 五、图片展示,欣赏园子 多媒体出示“祖父的园子图片”,学生用感官来感受园子的热闹和生机勃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3自然段。2.谈话导入新课 二、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趣。 (二)走近祖父,感受慈爱。 1.作者在园子里是那样的淘气,那样的调皮,祖父是怎样对待她的,阅读课文5—14自然段,标出有关句段,细读感悟。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以下问题。 (1)从“慢慢”你感受到什么? (2)文段描写了祖父的几次笑?
(3)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三)走进景物,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 1.自由读课文16、17自然段,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花开了,……太阳也不知道。 (1)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 (2)互相交流,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3)教师小结: 三、回顾总结,延伸拓展。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1.小组交流: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读了课文,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 月是故乡明
教学目标:
1.会认“徘、徊、渺”等1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3.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评点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4.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你自己对故园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吟诵古诗,导入课文题目 1.古人最爱用诗词吟诵月亮,你们想到了哪一首诗?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3.简介作者。 二、 初读课文,感知往事和经历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3.自主阅读。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在文中做批注。 4.全班交流,感知往事和经历。 (1)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 (2)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吗?(板书: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做梦) 三、 再读课文,感悟作者内心 1.引导交流: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月亮? 2.品读描写外国月亮的部分。 (1)交流:你有什么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又是怎样的? (2)师生合作朗读。 3.品读描写北京燕园月亮的部分。 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作者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 4.品读描写故乡月亮的部分。 (1)季羡林爷爷心中故乡的小月亮又是怎样的呢?在文中找出描写故乡的月亮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2)指名学生朗读。 5.教师小结:外国的月亮再美,北京的月亮再好,我永远忘不掉故乡的小月亮。对比之下,故乡的小月亮究竟好在哪里呢? 四、回读课文,感悟表达 1.感悟写法。 2.季羡林爷爷已经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对那个小山村念念不忘呢? 3.作者只记得那些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吗?除了记得在故乡发生的事,他还记得故乡的什么? 4.在作者心中故乡的水又是怎样的呢? (板书:景——月、水) 5.作者写故乡的月亮是为了表达思乡之情,他为何要写故乡的水呢? 五、布置作业,搜集诗文 请大家课下再搜集一些思乡的其他古诗,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二次修改
课后反思:
4* 梅花魂
教学目标:
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香、漂泊、唯独” 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 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题 板书课题。“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 二、出示自学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检测学习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理解词语的含义:畏惧、颇负盛名、眷恋、稀罕 。 4、理清叙述的顺序。讨论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谈谈体会 1、学习第一件事。 ① “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②“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2、学习外祖父的另两处落泪(即第三 、五件事) 二次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