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 A政府B市场C计划 B
89、“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下一句是()
A何事秋风悲画扇B相见争如不见C两重心字罗衣D斜阳却照深深院 A
90、“()风来满眼春,花城柳岸愁杀人”,请选择正确的词补全诗句。 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 A
91、“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出自明代丘浚的《题五指山》,以下小说()中有与“五指山”相关的情节。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
9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作者()。 A《天问》;屈原B《天问》;宋玉C《离骚》;屈原D《离骚》;宋玉 C
93、夏明翰的《就义诗》中写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表达的精神是()
A积极向上的乐观B筚路蓝缕的建设C视死如归的坚贞D脚踏实地的奋斗 C
94、“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是唐朝张九龄的诗作,这首诗的题材是()。
A咏史诗B送别诗C咏怀诗D闺怨诗 B
9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代的()。 A唐;杜牧B宋;杜牧C唐;李商隐D宋;李商隐 C
96、“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出自苏轼的《减字木兰花·立春》。作者苏轼是()朝代的诗人。 A唐B宋C元D明 B
97、离别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主题,以下诗词()并无离别之意。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B
98、王安石的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下一句是()。
A两山排闼送青来B尚疑身属半山园C闻说鸡鸣见日升D自缘身在最高层 D
99、“万类霜天竞自由”是毛泽东同志的名句,其体裁是()。 A七律B古风C词D乐府 C
100、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犹有花枝俏。
A已是悬崖百丈冰B已是黄昏独自愁C瀚海阑干百丈冰D六出冰花滚似锦 A
10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 A初春B晚春C初夏D晚秋 A
10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是星灵派名家()的诗。
A袁宏道B杨万里C朱彝尊D袁枚 D
103、“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这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的《蔽月山房》,与此中哲理最接近的是()。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
104、在一次讲话中引用了明代官员陈诚的诗句“绿野草铺茵,空山雪积银。四时常觉冷,六月不知春”,写的是()的景色。 A北欧B北极C中亚D西伯利亚 C
105、词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作者是()。 A施耐庵B罗贯中C杨慎D杨基 C
106、“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霸王”是指()。 A勾践B秦始皇C刘邦D项羽 D
107、“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写的植物是()。 A松树B野草C竹子D柏树 C
108、“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清代诗人王士祯这首诗写的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