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静女》公开课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8:56: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静 女

《诗经·邶风》

执教人:张香来

教学目的:

1、复习有关《诗经》的文化常识。 2、反复诵读《静女》,理解诗歌,体会感情。 3、提升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 教学难点:

诵读《静女》,理解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提升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剧《静女》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目标教学、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迁移训练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3分钟)

由本人的专题讲座《古典文学与爱情》导入,超链接相关课件

二、教学新课(30分钟)

(一)了解本文出处,复习有关《诗经》的文化常识(5分钟) 提问:大家学过哪些出自《诗经》的古诗呢?(《关雎》、《蒹葭》、《采薇》等,课件出示)谁能够简介一下《诗经》呢?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定,现存诗305篇。它最初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到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楚辞是诗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以“国风”为代表,楚辞以“离骚”为代表。“风骚”并称,借指诗文,引申为文采、风采等。)

2、按体制《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1)“风”有十五国风,大多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静女》就选自《诗经·邶风》 (2)“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3)“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铺陈 (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联想 4、相关文化常识

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5分钟)

1、一读:教师范读课文。正音、标注通假,完成课后练习1

字音:

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chíchú)。

静女其娈(luán),贻(yí)我彤(t?ng)管。彤管有炜(wěi),说怿(yì)女美。 自牧归荑(tí),洵(xún)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通假字:

爱(薆ài隐藏)而不见(现xiàn现身) 说(悦yua喜悦)怿女(汝rǔ你)美 自牧归(馈kuì赠送)荑 匪(非fēi不是)女(汝rǔ你)之为美

2、二读:学生齐读。研讨重点文言词语,尝试翻译,完成课后练习2 文言词语:

静:文静,娴静 姝、娈:美 俟:等待 踟蹰:由于心急而来回走动 贻:赠送 炜:光彩鲜明,有光泽 牧:牧场,郊外野地 洵:实在 特殊句式: 俟我于城隅(状语后置句) ...课后练习2(以诗译诗): (附教师译文,仅供参考)

静 女

张香来

娴静女孩真俊俏, 独自等我在城角。 故意躲藏不现身,(急得我啊)抓耳捞腮来回跑 文静女孩真秀丽, 送我一支彤管笛。 彤管笛啊有光泽, 你的美丽让我喜。 郊外采荑送给我, 真是美啊真特别。 不是荑草生得美, 美人送我多情谊!

3、三读:学生有感情齐读。讨论诗歌层次,完成课后练习3 相候——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相见——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相赠——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相悦——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品评欣赏(15分钟) 1、四读课文,研讨人物形象:

女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姑娘?男主人公又是怎样一个小伙呢? 女主人公:

美丽文静 “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活泼主动 “爱而不见”、“贻我彤管” 男主人公:

憨厚纯朴 “搔首踟蹰” 真挚痴情 “ 说怿女美”

2、五读课文,研讨艺术特色:

(1)赋比兴的运用

①“赋”——铺陈描写——记叙了一对青年男女“城隅”幽会的情景。 ②“比”——比喻——以“彤管”、“荑”草之美比“静女”之美。 ③“兴”——引出——由喜欢“彤管”、“荑”草引出喜欢静女。 (2)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①正面描写:“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②侧面描写:“说怿女美”、“洵美且异” ③细节描写:“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刻画人物形象:女子调皮;男子心急。 (3)一语双关、一波三折、象征 一语双关:“说怿女美” 一波三折:“爱而不见” “匪女之为美”

象征:彤管如火,象征爱情真挚热烈;荑草如雪,象征爱情质朴纯洁 (4)四言为主,重章叠句。

3、六读课文,概括诗歌主旨:

孔子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朱熹却说《静女》是 “淫奔期会之诗” 。 研讨:元芳,你怎么看? 《静女》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恋人约会的情景,展示了静女与男子之间的大胆而热烈,美好而甜蜜,纯朴而真挚的爱情,反映出古代人民对真挚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迁移训练,活动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5分钟) 课本剧现场表演,详情见本人创作的《<静女>课本剧脚本》(学生第七八读)

课堂小结:——理性地看待爱情(可借用本人的《古典文学与爱情》课件的相关内容)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背诵《静女》,默写。

2、尝试转换叙述角度来叙述该故事,完成课后练习4

板书设计:

相候

大胆而热烈 相约

美好而甜蜜 静女 相赠

纯朴而真挚 相悦

艺术特色:赋 比 兴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细节描写

一语双关 一波三折 象 征

四言为主 重章叠句

搜索更多关于: 《静女》公开课教案 的文档
《静女》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eo0o2rndp7l7tx29ybm0wacw0f2p400gd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