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能用来填充防毒面具的是 A.石墨
B.活性炭
C.金刚石
D.炭黑
2.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相关信息及钙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钙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 B.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C.钙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 D.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4.在2H2S+3O2A.S,O
B.空气液化
C.水果榨汁
D.牛奶变酸
2SO2+2H2O的反应中,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元素是( ) B.只有S
C.只有O
D.H,S,O
5.有形状相同的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合理的是( )
A.金属的活动性B>A C.反应的硫酸质量A>B
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生成氢气的质量A>B D.反应的金属质量A>B
6.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结构观:氢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守恒观: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总体积为20mL
7.“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争做文明巴南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C.喷雾车巡回喷雾降尘
8.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甲烷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三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B.骑单车出行,节能减排 D.生活污水集中排入长江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10.用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 A.用50mL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造成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B.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 C.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保存
D.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会造成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Cu比Fe耐腐蚀,是因为Cu活动性比Fe弱 C.化学反应中原子数目不变,则分子数目也不变 D.高炉炼铁利用CO气体将铁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12.下例说法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肥皂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吸带过滤嘴的香烟对人体无害 A.金刚石坚硬 用于裁玻璃 C.金属钛的熔点高 可作保险丝
B.煤气中毒引起的不良反应可通过吸氧得到缓解 D.长期饮用纯水有益身体健康 B.氧气供给呼吸 用于医疗急救 D.一氧化碳有还原性 用于冶炼金属
1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以下性质和用途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1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活性炭吸附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产生H2
C.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又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CaO(CaCO3) NaCl(Na2CO3) CO2(CO) 稀盐酸(稀硫酸) 试剂 适量水 加足量稀盐酸 足量O2 适量硝酸钡溶液 操作方法 过滤 蒸发结晶 点燃 过滤 D.农业上施用化肥、农药不会造成水的污染 二、多选题
16.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17.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6.4 待测 b 3.2 2.56 c 4.0 7.2 d 0.5 0.5
A.丙可能是单质
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若消耗3 g的乙,则生成17 g的丙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18.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物质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A.物质丙一定是反应物 C.物质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x的最大值为5
D.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可能为4︰5
甲 16 32 乙 2[ 2 丙 1 x 丁 20 y 19.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氨酸中含有1个氮分子 B.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D.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20.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用等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氧气
B.将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D.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三、填空题
21.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
(3)A和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22.请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在石灰石、天然气和金刚石中,可用作燃料的是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