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一位贵州山区教师的艰难兴学历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10:59: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位贵州山区教师的艰难兴学历程

——贵州省沿河县思渠镇光荣村柏杨小学教师田仁富口述实录

田仁富 口述 木槿感恩支教社 记录

时间:2013年8月3日

地点:贵州省沿河县思渠镇光荣村柏杨小学

我叫田仁富,1984年9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是从一名民办教师转过来的。从参加工作以来已是第29个年头了。

我现在的所在的学校柏杨小学,位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渠镇西北角,在海拔1200米的高寒山区,离镇所在地39公里。这里是我的家乡,又是我的母校。我的家乡很穷,经济、文化都很落后。这个教学点虽然是从解放来就设立的,可是在1996年以前,一直都没有校舍,没有课桌。我小时候读书跟着老师是在私人堂屋读的。这个学期在这家,那个学期在那家。东奔西走,老师带着学生只好打游击。1983年春季学期后,原任的老师也走了。上级领导决定在当地招一个民办教师。我怀着一颗火热的心,报考了民办教师,并如愿已偿。领导就安排我在当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984年9月,我上任了。月工资20元,那时我才20岁。

1

上任后,仍然是学着以前老师们的做法,带着学生“打游击”。留下来的学校公物就只有一个很破旧的木黑板,其他一无所有。我背着这个黑板先后在田井光、田井国、田维海、田维富、彭永发家堂屋教过。

1988年,我就有个想法,想修建一个正式的学校。但是建学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校的地址。于是,我就到柏杨组找田维虎、田维考、田维碧、田维军等四户人商量,我把我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向他们说出来,他们非常支持。同意将已经承包给他们的土地无偿拿出来,作为修建学校的地址。这块地有420多平方米(就是现在的学校的地址)。因为这里又是几个组的中心,且场地宽阔。之后,我再和村支书谢光平同志谈,我说,地址我已和他们商量好了,他们没有意见,很支持。接着就和他们商量将我村里的猪场上的木料搬来,改建成学校,设想建在已商量好的地基上。

当时我对于谢广平支书过于相信,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没有按照已经商量好的方案办。我自上课后,他并没有组织群众将建校材料搬运到已落实好的地基上,而是搬运到了他自己的私人住宅旁边。这里地势偏僻,场地狭窄。由于他的独断专行,后来群众也组织不起来了。最后,他干脆把建学校的瓦片组织几户人分了,木料就自己得了。学校没有建起来,反而为以后的很多工作带来不少的麻烦,这次失败了。

怎么办呢?群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没有建好学校。这时,很多人都灰心,认为修学校是没有希望了。我考虑再三,还是先把学

2

生稳定下来再说,千万不能让学校停办啊。

从那时起,我每个学期都要带领学生修上学的山路。以便下雨天学生能够尽量少打湿衣服和鞋;冬天,我就把家里妻子烧的木炭背几篓到学校去,生起火,让同学们烤。看到很多衣服穿得很单薄,冷得发抖的学生围在炭火边时,我心里感到莫大的安慰。

我是当地人且勤于家访,所以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都了如指掌。学生黎琴和黎健的爸爸经常生病,妈妈又是一个哑巴,每个学期都交不起学费,家庭条件非常困难,我就将他们的学费全部免了,黎健免了三年,黎琴免了四年。上面要扣什么费用,就从我的工资里扣。这样的例子后来还有很多,如田龙军、田海龙、田小花、黎刚、黎强等。对于家庭比较困难,一时交不起学费的,我就采取缓交、少交的办法。那时候的压力可真大啊,因为我当时的工资只有22元,却要负担这么多学生。

我的妻子很勤劳,她说:“你那点工资就当没有,但家还是要养啊。”我说:“是啊,你就来养家吧!”

我们地方那时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针对当时那种情况,我作了很多家长的思想工作,儿女都应该同等对待啊,怎么能有偏见呢?由于我采用的方法灵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至于在我学校服务的半径以内,学生的入学率历年来都在90%以上。稳定了学生人数后,接下来就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2007年以来,我校教师一直就只有我一人,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一个人任三个年级的课程,而且都是几个年级在同一间教室上课。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除

3

了要备好课之外,更要有耐心。我在学生面前做到了百问不烦。有的学生不喜欢问老师,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不对之处,就主动给他们讲解。

还给他们讲那些名人的故事,讲爱迪生是一个发明大王,小时是怎样认学习的;讲埃及有一个侯赛因博士,双目失明,利用耳朵听,后来怎样成为博士??千方百计使学生勤奋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方面,我还做到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自己在教学工作中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能一成不变,生搬硬套。

比如有一次三年级写命题作文,一节课下来后,我去看,有些学生才写了几句话,有的学生甚至一个字也没有写。于是,我马上拿起笔,利用十几分钟写了一篇下水作文。第二节课,拿去班上读给大家听,再指导要从哪些方面去写。这样这节课学生纷纷拿起笔,两节课就把作文写出来了。还有一次,我们在青塘组田维海家堂屋上课。田维海在她坝子边上栽了很多牡丹,用来做药。每年春天牡丹开得漂亮极了。我给四年级的学生布置了任务,要他们观察牡丹,说两周后有作文要写。学生们很有兴趣,每天都要观察几次。两周后我给他们出的作文题目就是《校园的牡丹花》。同学们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写出的作文就好多了。我校田淑芳同学后来在官舟读初一时,班主任老师要她写一篇作文秀一下,她就又写了这篇《校园的牡丹花》,老师把这篇作文推荐到了报社,还登在贵州《希望报》上呢。

有一次,田红英同学星期五没来读书,我调查,原因是怕写作文。

4

搜索更多关于: 一位贵州山区教师的艰难兴学历程 的文档
一位贵州山区教师的艰难兴学历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ev8c0knoa6gjog0oad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