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
max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第5.1.4
条关于多遇地震的规定采用;
G —— ALC板墙体重量。
6.2.4 ALC板墙体的地震作用效应(包括自身重力产生的效应和支座相对位移产生的效应)和其他效应的基本组合,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第5.4节的规定计算。
6.2.5 ALC板墙体的地震作用效应通过该墙体上所有同一方向连接件传给结构主体,各连接节点承担的地震荷载效应可平均分担。
13
7 节点、连接与构造规定
7.1 ALC板材规格及板内配筋构造要求
7.1.2 ALC板材的宽度统一取为600mm,长度以10mm为模数,常用厚度按照表7.1.1列出的值取用:
表7.1.1 ALC板的常用厚度 构 件 类 别 楼 板 屋 面 板 墙 板 板 材 厚 度 L/25以上,75 ~250mm每25mm为模数 L/30以上,75 ~250mm每25mm为模数 L/35以上,50 ~250mm每25mm为模数 7.1.2 ALC板材的主筋以及横筋直径不得小于5mm。
7.1.3 ALC板材的主筋及横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2mm,屋面板和楼板端部30mm处,必须配置横筋,从板材端部算起的200mm内应配置2根以上横筋。 7.1.4 ALC板材的主筋,对墙板下网主筋的直径不宜大于10mm,其间距不应大于300mm,数量不少于3根,主筋末端应配置横向锚固钢筋,并与主筋焊接。横筋直径≥4mm。中间横筋间距应不大于1200mm。楼板和屋面板受压区应配置不少于2根的纵向钢筋,并与横向钢筋焊接。
7.1.5 受弯板材中必须采用焊接网片和焊接骨架配筋,严禁采用绑扎钢筋网片和骨架。钢筋网片必须采用防锈蚀性能可靠并具有良好粘结力的防锈液进行处理。
7.2 ALC屋面板及楼板
7.2.1 当承受风荷或地震作用时,ALC屋面板和楼板不应作为结构的水平传力构件。
7.2.2 ALC板材必须采用安装铁件:接缝钢筋、螺栓、穿筋压片等有效地安装在屋面梁、檩条或框架上,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屋面板应采用结构找坡。
2、支座应当平整,坡度一致,如主体结构为混凝土构件,则应先在构件上表面做找平层,保证支承面在一个平面内。
14
3、屋面板和楼板应采用简支搁置,不应三点支承,同时应根据结构的要求保证屋面板与支座之间具有足够的搁置长度。
4、在屋面板和楼板长边接缝的两端应用接缝钢筋拉结,接缝钢筋应≥φ8并与支座钢梁或预埋件连接。在钢筋混凝土梁上的板端缝内应设通长φ8钢筋,在钢梁上的板端缝内可不设通长拉结筋。
5、屋面和楼面侧边板应用螺栓压板锚固,角板应用钻孔螺栓固定。 7.2.3 当应用于钢结构时,ALC板材两端的搁置长度必须大于支点间距离的1/75,且不小于40mm;当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时,ALC板材两端的搁置长度不小于90mm。
7.2.4 ALC屋面板不应作为屋架的支撑系统。
7.2.5 ALC屋面板的挑出长度,板长度方向不宜大于3倍板厚,板宽方向不宜大于板宽的1/3,如有超过,应设置托梁。
7.2.6 ALC屋面板在不切断纵向钢筋的情况下允许开55。如开洞要切断纵向钢筋需通过计算进行加固处理。
7.2.7 屋面变形缝可沿结构变形缝位置用ALC砌块作双墙、高低墙的方法设置。 7.2.8 对长宽较大的钢结构屋面,ALC屋面板亦应分段设胀缩缝,分段间距15~18m;胀缩缝宽度按计算确定,一般20mm,胀缩缝处应采取限位措施;缝内可填松散材料;屋面防水层在此处亦应具有相应的变形能力。
7.2.9 坡屋面应用焊接在屋面梁(或檩条)上的螺栓加强檐口板的锚固,并从第二块板起,不多于每5块板焊接一止滑角钢。
7.3 ALC外墙板
7.3.1 建筑物外墙设计中宜采用600mm的模数
7.3.2 ALC板作外墙板时为非承重围护结构,其与主体结构(如柱、梁和楼板等)应有牢固可靠的连接。ALC板每个节点强度应满足以下条件: RJ /SJ≥2 (7.3.2) 式中:RJ——节点实际承载力,即该节点的破坏强度可通过试验确定;
SJ——ALC板安装节点设计承载力标准值。
15
7.3.3 当ALC板通过辅助连接件安装在结构构件上时,连接件及受力焊缝的设计强度应满足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进行计算,不小于节点设计强度的承载能力。
7.3.4 ALC板的安装节点应具有足够的适应结构层间变位的能力。为确保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正常使用,应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选用不同的节点安装方法。但节点所能达到的层间变位角不得小于1/200(几种不同安装方法适应层间变位角的能力见附录C)
7.3.5 ALC板应按两端支承简支板安装;需悬臂伸出时,悬臂长度不得大于6h(h为板厚)。
7.3.6 ALC板应连接在结构主体上,由主体支承。安装时可用竖装,也可采用横装。为承受板的自重,竖装板应每块板设支承板,横装板不多于5块板设支承板。
7.3.7 ALC板的设计主要作用为风荷载,风荷载标准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规定计算。
7.3.8 ALC板底层墙根下应浇混凝土地梁,距室内地面≥100mm,ALC板墙根高度宜距室外地面≥300mm;当室内外地面高差≥450mm且室内为非潮湿地面时,ALC板亦可从室内地面起装。
7.3.9 ALC板墙上开洞应遵守板材切割规则。门窗洞口和其它开洞应根据洞口尺寸及风荷载大小采用扁钢或角钢加固。加固扁钢或角钢应和结构主体连接,确保洞口部分风荷载能传递到结构构件上;ALC板和加固钢材间亦应有效连接。 7.3.10 ALC板外墙面全部板缝必须用密封胶防水,胀缩缝内应填发泡剂、岩棉等弹性材料后嵌入PE棒,再打密封胶,避免三面粘结。但外墙板缝不应用密封胶或嵌缝材料填平。
7.3.11 ALC板女儿墙顶必须做压顶,压顶可用金属、塑料等制作。也可以浇注钢筋砼压顶,但应分段作变形缝,缝内打密封胶,防止雨水浸入板缝。 7.3.12 为确保ALC板墙在平面内的可变形性,在每一片墙两端缝和顶缝以及各板端的接缝应该设10~20mm的胀缩缝,同时,横装板不大于每5块板设一胀缩缝,竖装板宜在每一柱间距设一胀缩缝。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