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汽车理论》的分析,悬架与汽车的多种使用性能有关,请简述在悬架设计中需满中的性能要求。(15分) 答:
汽车设计试题(B)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C 2.C 3.A 4.A 5.C 6.C 7.D 8.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全选对得分,共10分) 1.C D 2.B C E 3.A B 4.B D E 三.简答体(四选三,每题7分,共21)
1.答:1)优点:子午线轮胎与普通轮胎相比,弹性大,耐磨 性好, 滚动阻力小,附着性能好,缓冲性能好,承载能力大,不易穿刺。缺点:胎侧易裂口,由于侧面变形大导致汽车的侧向稳定性差,制造技术高,成本高。
2、答: 1) 静载荷 2)对称的垂直动载荷 斜对称动载荷
- 9 -
其它载荷包括:
4.1转弯时产生的侧向的作用
4.2加速制动时的惯性力及通过不平路面时的冲击载荷
4.3安装在车架上的总成(如发动机、转向摇臂及减振器等)工作时所产生的力
4.4由于载荷作用线下通过纵梁截面的弯曲中心(如油箱、备胎和悬架等)而使纵梁产生附加的局部转矩
四.论述题 (共29分) 1答: 1、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2、有合适的减振性能。它应与悬架的弹性特性很好匹配,保证车身与车轮在共振区的振幅小,振动衰减快。
3、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导向机构在车轮跳动时,应不使主销定位参数变化过大,车轮运动与导向机构运动应协调,不出现摆振现象。转向时整车应有一些不足转向。
4、汽车制动和加速时应能保持车身平稳,减少车身纵倾的可能性。 5、能可靠地传递车轮与车身间的一切力和力矩,零部件质量轻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
汽车设计试题(C)
- 10 -
一、判断题(打“√”和“×”每题1分,共15分)
1、对于经常在山区多弯道行驶的汽车,在前后轴制动力分配设计时,后轴制
动力应该设计的大些为宜。 ( )
2、为了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转向器传动副的间隙在转向盘处于中间位置时应该最小。
( )
3、载重汽车悬架设置主、付簧是为了使空载和满载运行时的振动频率接近相等。 ( )
4、设计板簧时,在确定装配前各片的曲率半径时,是根据最小势能原理确定的。 ( )
5、汽车排污的主要成分是CO、HC、NOX,其它还有SO2、铅化物、炭烟等。 ( )
6、带传动中,最大有效拉力与初始拉力成正比。 ( )
7、汽车起步时,变速器中档位愈高,则离合器的滑磨功就愈大。 ( )
8、装置横向稳定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 )
9、两轴式变速器低档传动比一般中间轴式变速器低档传动比大。 ( )
- 11 -
10、汽车为了保证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汽车应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足转向性。 ( )
11、汽车质量系数ηm0数值越大,说明该车型的材料利用率和设计制造水平越低。 ( )
12、对简单十字轴万向节,主动轴转速ψ1一定,被动轴转速ψ2的变化的周期为2π。( )
13、齿轮轮齿的点蚀是因为磨损引起的。 ( )
14、在零件加工过程中, 经常要使用冷却润滑液,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
15。降低零件上的应力集中,可以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在确定主减速器锥齿轮的螺旋方向时,应使小齿轮的轴向力( )锥顶。 A、指向 B、离开 C、偏向
2.当要求对轴的支撑位置特别精确时,应采用:( ) A、滑动轴承 B、滚动轴承 3.齿轮的标准压力角是指( )上的压力角。
A、节圆 B、分度圆 C、齿顶圆 4.对轴上零件与轴采用键连接时要求对中性高,应采用( ) A、平键 B、 半圆键 C、花键 5.零件在工作中发生断裂或塑性变形是因为:( )
- 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