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考试题库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7 7:56: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编号:院( )考字第( )号 教务处11版 第 1 页 共 8 页 一、 名词解释 1、概念设计:指一些难以作出精确力学分析火灾规范中难以具体规定的问题,必须有工程师运用“概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2、内力组合:是要组合构件的控制截面处的内力 3、位移组合:主要是组合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层间位移。 4、基本风压值:P35教材 5、作用代表值:结构或结构构件设计时,针对不同设计目的所采用的各种作用规定值,它包括作用标准值、准永久值和频遇值等 6、剪力滞后效应: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剪力所能起的作用有限,所以正应力分布不均匀,把这种正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叫剪切滞后;例如在墙体上开洞以后,由于横梁变形使剪力传递存在滞后现象,使柱中正应力分布呈抛物线状,称为剪力滞后效应 7、风振系数:指风对建筑物的作用是不规则的,风压随风速、风向的紊乱变化而不停地改变。 8、剪压比:是截面上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于说明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9、框剪结构刚度特征值 :反应总框架于总剪力之间刚度的相对关系。 10、结构薄弱层: 对于竖向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小于上层70%或小于其上相邻3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或结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承载力小于其上一层的80%,或结构某楼层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其薄弱层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11、风荷载(可用公式表达,但需写出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空气流动形成的风遇到建筑物时,就在建筑物表面产生压力和吸力,这种风力作用称为风荷载。 12、轴压比(可用公式表达,但需写出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P96 13、延性框架: 框架能维持承载能力而又具有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的结构。一般相对于框架柱来说框架梁比较容易实现较高的延性比。在延性框架的设计原则里,需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14、剪跨比:反应柱截面所承受的弯矩与剪力之比值一个参数,P95 15、荷载效应组合:各种荷载可能同时出现在结构上,但是出现的概率不同,按照概率统计和 可靠度理论将各种荷载效应按一定规律加以组合。 二、填空 1、我国规范将 10 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与高度超过 24 m的其它民用建筑称为高层建筑。 2、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主要有 框架 结构、 框剪 结构、 剪力墙 结构和 框筒 结构等类型。 3、高层建筑所承受的荷载可分为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两部分, 水平 荷载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 4、高层框架水平位移由 风荷载 和 地震作用 两部分组成。 5、剪力墙按受力特性不同可分为 整理墙 、 多支墙 、 壁式框架 和 独立悬臂墙 等四种类型。 6、影响框架梁延性及耗能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主要有 破坏形态 , 截面砼相对受压区高度 , 塑性铰区 和 砼的约束程度 等四个方面。 7、不设或增大伸缩缝间距的措施有: 在强度变化影响较大部位提高配筋率、 顶层加保温隔热措施、 顶层局部减小其刚度 、留后浇带。 8、变形缝指: 伸缩缝 、 防震缝 、 沉降缝 。 9、计算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的反弯点法,假设中间层的反弯点在 中点 ,底层柱的反弯点在 距底端2h/3 。 10、剪力墙按洞口大小和分布的不同分为 整体墙 、小开口整体墙、 联支墙、壁式框架墙和不规则开洞剪力墙等五种类型。 11、影响框架柱延性及耗能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主要有 砼强度 , 箍筋配置 ,剪压比和 纵向钢筋配筋率 等四个方面。 12、框架柱箍筋的三个作用 抵抗剪力 、 约束砼 、 防止纵筋压屈。 13.结构沿高度布置应【连续】、【均匀】,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上下相同,或下大上小,自下而上连续,逐渐减小,避免有刚度或承载力突然变小的楼层。 14.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包括【扭转】不规则、【楼板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 ★编号:院( )考字第( )号 教务处11版 第 2 页 共 8 页

15.高层建筑的外荷载有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包括自重等【恒载】及使用荷载等【活载】。水平荷载主要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28.框架柱纵向配筋量,除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要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16.抗震设计的两阶段设计分别为: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阶段,第二阶段为【验算】阶段。

27.框架柱的箍筋有三个作用:抵抗【剪力】、对混凝土提供【约束】、防止纵筋【压屈】。

17.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可分为【静力法】、【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三大类。 18.影响α值大小的因素除自振署期和阻尼比外,还有【场地特征周期】。

19.场地土愈【软】,软土覆盖层的厚度愈【大】,场地类别就愈【高】,特征周期愈【大】,对长周期结构愈不利。

20.水平何载作用下,出现侧移后,重力荷载会产生【附加弯矩】。附加弯矩又增大侧移,这是一种【二阶效应】,也称为“P-Δ“效应。

21.水平荷载下的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和【反弯点法】进行。剪力墙根据洞口大小和分布不同,可分为【整体墙】、【联肢墙】和不规则开洞剪力墙三类。

22.在内力组合时,根据荷载性质不同,荷载效应要乘以各自的【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

23.钢筋混凝土框架具有梁铰机制优于【柱铰机制】、弯曲破坏优于【剪切破坏】、大偏压破坏优于【小偏压破坏

24.影响梁的延性和耗能的主要因素有:【破坏形态】、截面混凝土【相对压区高度】、塑性铰区混凝土【约束程度】等

25.框架柱的破坏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压弯破坏或弯曲破坏、剪切受压破坏,【剪切受拉】破坏,【剪切斜拉】破坏和粘结开裂破坏。

26. 混凝土强度等级、纵向钢筋配筋率等是影响框架柱延性和耗能的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剪跨比】、【轴压比】和箍筋配置。

29.剪跨比大于2的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为:(1)柱的两端取矩开截面高度、柱净高的1/6和

500mm三者的最【大】者;(2)底层柱的柱根以上取不小于柱净高的【1/3】;(3)当为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30. 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配箍特征值与框架的【抗震等级】、柱的【轴压比】以及箍筋【形式】

有关。

31.剪力墙是钢筋混凝土房屋的主要【抗侧力】结构单元。

32.剪力墙的抗震设计原则应符合【强墙弱梁】、【强剪弱弯】、限制墙肢的【轴压比】和墙肢设置边缘构件、加强重点部位、连梁特殊措施等原则。 33.在轴压力和水平力作用下,墙肢的破坏形态与实体墙的破坏形态相同,可以归纳为【弯曲破坏】、【弯剪破坏】、【剪切破坏】和滑移破坏等。

34.墙肢斜载面的破坏形态可以归纳为三种破坏形态:【剪拉破坏】、【斜压破坏】和【剪压

破坏】。

35.剪力墙截面两端设置【边缘构件】是提高墙肢端部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改善剪力墙延性的重要措施。

36、梁截面惯性矩I=ΒI0中,β对现浇楼面的边框架梁可取【1.5】,中框架梁可取【2.0】 37、对于整体小开口剪力墙判别条件:【a大于等于10,In/I小于等于 】

38、刚接体系与铰接体系的最大区别在于【连梁对剪力墙存在的约束弯矩】 39、剪力墙的砼强度等级【大于C20】,短肢剪力墙为主的结构【大于C25】

★编号:院( )考字第( )号 教务处11版 第 3 页 共 8 页 40、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的目的【增加结构的延性】 三、判断题 1框架结构体系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设防烈度及屋面高度相同的前提下框架结构体系所要求的防震缝宽度较小。(错) 2高层建筑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双向布置,风荷载下建筑物长向框架梁、柱可做成铰接,抗震结构则不能铰接。(错) 3某具有高层装配式整体楼面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烈度8度,楼面横向宽度18米,在布置横向剪力墙时,最大间距54米。(错) 4已知某矩形平面的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长36米,宽30米,高100米,预应力砼楼面结构,抗震设计烈度8度,内筒平面尺寸最优方案应为16*12米。(对) 5建造宽度很小的建筑物是不适宜的,一般应将结构的高宽比控制在5~6一下。(对) 6高层建筑应根据房屋的高度、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场地类别、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等因数,选用适当的结构体系。(对) 7在进行地震作用的计算时,只要知道结构的形状及高度和有关地震系数,就能计算出作用于结构上的地震作用大小。(错) 8在6度抗震设防区,可不进行抗震计算,仅需满足有关抗震构造要求即可。(错) 9钢筋坤宁图高层结构单位面的重量大约为:框架结构、框剪结构体系12~14千牛每平方米,剪力墙、筒体结构体系为14~16千牛每平方米。(对) 10为了不使斜裂缝过早出现或混凝土过早破坏,剪力墙洞口处的连梁尺寸不应太小。(对) 11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对) 1、在特别重要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标准风压值应取重现期为200年。 【 错 】 2、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应引导结构发生“梁饺机制”破坏,避免产生“柱饺机制”破坏。【对 】 3、高层建筑结构的内力与位移采用弹性方法计算。 【对 】 4、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对 】 5、当框架结构的梁柱线刚度比较大,且结构与荷载都比较对称时,计算误差较小。【对 】 6、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剪架结构的变形以弯曲变形为主。 【错 】 7、“强柱弱梁”是指柱的线刚度大于梁的线刚度。 【错 】 8、剪力墙设计中,一般将剪力墙中竖向和水平向钢筋的功能分开:竖向钢筋抵抗剪力,水平 向钢筋抵抗弯矩。 【对 】 9、剪力墙设计中,限制其剪压比主要是为了防止剪力墙发生斜压破坏。 【对 】 10、在剪力墙截面计算时,为了计算方便,假定分布钢筋不受力。 【对 】 1.高层建筑中,高度增加,水平荷载对结构作用将增大【对 】 2.高层建筑竖向地震作用只在几度抗震设防时考虑9度【对 】 3.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目的是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 【对 】 4.框架抗震烈度8度时,最大适用高度为45米 【对 】 5.7度地震区70米的高层建筑,较好结构体系为框剪【对 】 6.高层建筑在确定抗震等级时,考虑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外,还应考虑建筑重要性类别【对 】 7.双肢剪力墙整体系数越大,墙肢的弯矩越小 【对 】 8.剪力墙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C20,短肢剪力墙为主,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5【对 】 9.对于梁柱板均为先交情况,梁截面的型心可近似取值板底。【对】 10、对剪力墙开洞形成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按连梁计算。 【对】 四、选择题 1. 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 D ) A 框架结构 B 板柱结构 C 剪力墙结构 D 框支剪力墙 2. 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B ) A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B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C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 ; D 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 3. 高层建筑采用( C )限制来保证结构满足舒适度要求。 A 层间位移 B 顶点最大位移 C 最大位移与层高比值 D 顶点最大加速度 4. 当框架结构梁与柱线刚度之比超过( B )时,反弯点计算假定满足工程设计精度要求。 A、2 B、3 C、4 D、5 5. 联肢剪力墙计算宜选用( B )分析方法。 ★编号:院( )考字第( )号 教务处11版 第 4 页 共 8 页 A 材料力学分析法 B 连续化方法 C 壁式框架分析法 D 有限元法 6. 以下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 ( C ) A 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 B 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 C 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层数有关 D 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7. 为体现“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二级框架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 D ) A 1.05倍 B 1.10倍 C 1.15倍 D 1.20倍 8. 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采用D值法分析内力及位移。关于D值法与反弯点法之间的区别,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 B ) A D值法与反弯点法的物理意义没有区别,都是以柱抗侧刚度比值分配楼层剪力。 B D值法中,柱的抗侧刚度考虑了楼层梁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假定楼层梁刚度为无穷大,所有楼层柱反弯点都在柱高度的中点。 C D值法和反弯点法柱的抗侧刚度都考虑了楼层梁约束的影响,反弯点法除底层柱外取柱高中点为反弯点位置,而D值法由计算确定。 D D值法中,柱的抗侧刚度考虑了楼层梁约束作用的影响,反弯点法中,柱的抗侧刚度不考虑楼层梁的影响。 9. 一般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下列何项符合规定( B ) A 剪力墙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 B 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 C 不步于两层层高 D 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0. 关于框架结构的变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B ) A 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呈现为弯曲型 B 框架结构的弯曲型变形是由梁、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 C 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一般为下小上大 D 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仅与柱的线刚度有关,而与梁的线刚度无关 11,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角柱,下列合乎《规范》的是(D) A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级框架角柱的弯距,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B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级框架角柱的弯距,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C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三级框架角柱的弯距,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D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三级框架角柱的弯距,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步小于1.10 12,用反弯点法计算多层框架时,假设框架柱的反弯点在(D) A、柱半高 B、柱顶 C、柱底 D、一般柱半高,底柱在2/3高 13,当剪力墙中墙肢不变,而连梁尺寸减小时,墙肢侧移(C) A、不变 B、变化 C、增大 D、减小 14、下列四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布置中,何项为正确的?[ B ] A、高层框架结构体系,当建筑平面为矩形,且平面的宽度比其长度短的多时,主要承重框架采用纵向布置的方案对抗风有利; B、需要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竖向体型应力求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 C、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横向剪力墙的布置,尽量避免设置在建筑的端部附近及永久荷载较大的地方; D、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高层建筑,不论地质如何,都必须设地下室; 15、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以下何项概念是不正确的?[ D ] A、需抗震设防的,其平面宜规则、简单、对称、尽量减少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中心与整个房屋质心之间的偏心距; B、需抗震设防的,其竖向体型应力求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避免布置错层;

搜索更多关于: 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考试题库 - 图文 的文档
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考试题库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feam7iq189o8y29xxi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