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九年级语文复习试卷4课时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20: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 满分:120分 时限:150分钟)

6、解释两篇文章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因谗之曰( ) .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③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 .④及渡湘水( )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非我莫能为?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8、请用“/”线为下边划线句子准确断句。(2分) 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

9、通读甲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屈原遭受上官大夫谗言的原因有哪些?(2分) 10、根据甲文,说说屈原为什么将其诗作取名为《离骚》?(2分) 11、根据乙文,说说贾谊为什么会作《吊屈原赋》一文?(2分)

12、《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此篇是为屈原和贾谊合写的传记。作者 ,另外列举一篇选自该书的文章《 》(2分)

13、相关链接:我们常用《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来指代文学,请从我们学过的诗

词作品中举一例证。(2分)

二、伫立黄河,唱民族之赞歌(13分):

第一部分:汉字(1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1)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 )消化。 . (2)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 )蜡矣。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阔绰的人出到十几文就能买一样hūn( ) 菜。 (2)他就是这样吹毛求cī( )。

3、2011年5月13日,故宫博物院负责人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向快速侦破故宫失窃案的市局有关

部门赠送锦旗。而这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引起人们的质疑,称“ ”为错别字,正确用字应为“ ”。16日,故宫博物院通过微博对外发布声明,就此事向公众道歉。(2分)

4、请在下面括号中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2分) (1)一如( )往 意思: (2)( )往开来 意思:

5、练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写,写的字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

称为“ A ”;一种在范字上直接写,或用透明纸压在范字上描,或在范字的红模上描,写成的字跟范字一样大小。称为“ B ”。(2分)

壶口的黄河

◎肖 铁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

第二部分:阅读(60分)

一、走进名人,赏屈原之风骨(18分):

【甲文】

屈原者,名平,楚①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②。博闻强志③,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④,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③其功,曰‘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⑥忧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列传?(节选)

【注释】①?楚]指楚国王室。②[左徒]楚国官名,是一种官阶较高的职官,次于令尹,相当于上大夫.③?志?同“记”。④?造为宪令?制定国家的法令。⑤?伐?自我夸耀。⑥?离?同“罹”,遭遇,遭受(灾难或疾病)。

【乙文】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

——贾谊??吊屈原赋?序?

【注释】贾谊(公元前200~前168),西汉政治家、文学家。吊:悼念死者。

语文试题卷 第 1 页 共 5页

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有久远。班固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注】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14、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2分) 15、怎样理解第⑥段“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这句话的含义?(2分) 16、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请联系全文作答。(2分)

17、下面一段文字也是写壶口的黄河,请与文章第④段作比较,从表达方式与表达效果的角度谈谈

两者的不同。(3分)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瀑布宽达5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滚滚黄河水至此,3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

18、人们经常将要表达的情感寄予到具体的物象上,从而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请仿照以下句

子的样式,再写一句,寄托你的爱国情怀。(2分)

为黄河作传,她,九曲连环,吟诵着古老民族的悠久历史;她,一泻千里,抒写着青春中国的壮志豪情。

为 作传, ; 。 19、相关链接:列举一联描写黄河的古诗词名句: , 。(2分)

③千年后的陋室已扩建成公园,用于纪念这位曾在和州做过两年刺史、?政擢贤良,学通经史?的地方长官。瘦山细水、玲珑楼阁之间,那著名的《陋室铭》已被刻成了石碑。在斗角勾檐、雕梁画柱的映衬下,这里惟一可以称?陋?的大概只有看门人那并不圆熟的二胡演奏了。

④断续而且低平的二胡声,拂过院内的青草,弥散在这中午淡淡的阳光下,将那一丝忧伤散尽。忧伤散尽后,便凸现出了那一代? ?二十三年不屈的贬谪生涯。?二十三年弃臵身?啊,少年白发,壮岁成梦。刘禹锡已从人生的春天走到了暮秋时节。可是他那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并未在秋风中凋谢,于是他高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唱出了一种?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振奋。这是怎样一种乐观和自信,这里面蕴含了多少坚毅和顽强!二胡声声,有如冰封下面被砥石撕裂的河水;但它却依旧坚定地流淌着,就像刘禹锡坚定地站在陋室的台阶上,以其旷达和坚韧对抗着整个朝廷对他不公正的待遇。当刘禹锡终于又回到了长安,当玄都观里?桃花净尽菜花开?,我想他一定在会心地笑吧。?千淘(淘:除去杂质。)万漉(漉:滤。)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风云诡谲的历史在这二胡的演绎下变得简单又平静了。但不管历史怎样简化,也简化不了那在挫折和压迫之中养成的不屈和坚强;简化不了那坚持操守、为理想而拼搏的信念。陋室的墙上挂着十几幅人物画,标示着刘禹锡的一生。在其中一幅画的下面,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当昔日靠镇压永贞革新上台的权阉幸贵们终于一个个被时间的流水和政治斗争的漩涡无情地淹没时,刘禹锡成了笑在最后的胜利者。?但这已不仅仅是刘禹锡个人的胜利了,这已成了一种精神的胜利,一种曾激荡过?巴山楚水凄凉地?、激荡过?淮水东边旧时月?的精神的胜利。如今这种精神经过岁月的风霜已浓缩成了一颗不屈的雄心、一腔报国的热血和一种奋发向上、永不低头的形象,如长明灯一般闪耀在后人的心中。青青树阴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缕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倔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⑤抚摸着陋室前那满是沧桑的石羊,漫步在青砖地面上,听二胡悠悠地响,我和阿林沉醉在对一种性格、一种精神的感悟中。

20、《陋室铭》中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请用文章中相关词句来解说“德馨”的内涵。(2分) 21、在第②段中,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的“完美的注解”具体指什么内容?(2分) 22、并不圆熟的二胡声自始至终都在文中悠悠地响,请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2分) 23、面对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刘禹锡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为霞尚满天”,中国历史上不乏这

样的豪杰之士,请再列举一个这样的人物,结合他们的有关事迹或名句作简要分析。(2分) 24、后人称呼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请你根据刘禹锡的诗歌风格,在第④段划“ ”

处填写后人对他的称呼(两个字)。(1分)

25、相关链接:1)在①段横线上填上描写陋室环境的语句。(1分) 2)请将第②段划横线处诗句补充完整。(1分)

三、聆听低吟,寻刘郎之情怀(11分):

陋 室 吟

◎范君问

①刘郎已远,陋室仍在。和江淮间许多小县城里的遗迹一样:这个曾因《陋室铭》而闻名于世的地方,现在只剩下我和阿林两个游客,在青砖院内久久地盘桓。这时我们听见了二胡声,低缓、滞涩、又略带沙哑的二胡声。拉二胡的是这里的看门人,坐在空寂的院内,对着? ,草色入帘青。?的陋室。

②于是在二胡声中,我们想起了永贞革新,想起了?二王八司马?,也想起了?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和一种豁达伟岸的人生境界。当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时,历史就为?坚韧不屈,笑在最后?八个字作了一个完美的注解。而这陋.....室也一如它的主人,在浮沉毁建之间一站就是千年。

四、把玩闲章,悟做人之道理(8分):

不 设 防

◎王 蒙

①我有三枚闲章:无为而治、逍遥、不设防。?无为?与?逍遥?都写过了,现在说一说?不设防?。 ②为什么不设防?因为没有设防的必要。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无非礼之思,防什么?谁能奈这样的不设防者何?

③不设防的核心:一是 ,二是 。

④有人要我题字,我最喜欢题的乃是?大道无术?四个字。鬼机灵毕竟是小机灵。小手段只能

语文试题卷 第 2 页 共 5页

收效于一时。小团体只能鼓噪一阵。只有大道,客观规律之道,历史发展之道。为文为人之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设防,只是小术,叫做雕虫小技。靠小术占小利,最终贻笑大方。设防就要装腔作势,言行不一,当场出丑,露出尾巴,徒留笑柄。设防就要戴上假面具,拒真正的友人于千里之外,终于不伦不类,孤家寡人。

⑤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乃至敢于自嘲,意味着清醒更意味着自信,意味着活泼更意味着真诚。缺点就缺点,弱点就弱点,不想唬人,不想骗人,亲切待人,因诚得诚。不为自己的形象而操心,不为别人的风言风语而气怒,不动不动就拉出自己来,往自己脸上贴金。自吹自擂,自哀自叹,自急自闹,都是一无所长毫无自信的结果,都实在让人笑话。

⑥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设防是最好的保护。亲切和坦荡,千千万万读者和友人的了解与支持,上下左右内外的了解与支持,这不是比马其诺防线更加攻不破的防线吗?

⑦之所以不设防,还有一个也许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没有时间。比起为个人设防来说,我们有更多得多、更有意义得多的事情去做。把事情做好,这也是更好的防御和进攻---- 对于那些专门干扰别人做事的人。

⑧因为不设防是不是也有吃亏的时候,让一些不怀好意的小人得逞---- 乱抓辫子乱扣帽子的时候呢?

⑨当然有。然而,从长远来说,得大于失,虽失犹得,不设防仍然是我的始终不悔的信条。 26、作者主张“不设防”,其理由有哪些?(2分) 27、根据第④⑤段把文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出来。(2分)

不设防的核心:一是 ,二是 28、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作者却主张“不设防”,请你结合自己的生

活体验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分)

29、相关链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 , ? , ?”(《〈论语〉十则》)(2分)

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30、本文词语运用很有特色,请从文中A、B两处加点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评析。(2分) (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 (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31、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2分)

春天,奶奶糊纸袋;夏天,奶奶 ;秋天,奶奶扫院子扫大街;冬天,奶奶 。 32、 阅读⑦段,联系上下文说说“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中“张望”的内涵。(2分) 33、阅读⑧段,揣摩第⑧段中“奶奶。”“奶奶!”?奶奶----?三个短句的所蕴含的意味。(2分) 34、相关链接:默写一联睹物思人的古诗名句: , 。(2分)

五、凝望海棠,叹永生之痛悔(10分):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嘛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读到《老海棠树》的第⑨段时,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坐在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这一形象永远定格在了作家史铁生的心头,也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头,让我们一起思念着,痛悔着。

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也一定会有一幅画,那画面上的人,画面上的物,也一定承载着你的情感和记忆。请以“定格在我心灵深处的一幅画”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试卷上的原文,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语文试题卷 第 3 页 共 5页

密 封 班 级 线 内 考 号 不 姓 名 准 答 题

九年级语文答题卷

18、(2分)为 作传, ; 。

(考试形式:闭卷 满分:120分 时限:150分钟)

19、(2分) , 。 第一部分:汉字(10分)

1、(2分) (1) 嚼.( ) (2) 嚼.

( ) 三、聆听低吟,寻刘郎之情怀(11分):

2、(2分) (1)( ) (2)( ) 20、(2分) 3、(2分) “ ”为错别字,正确用字应为“ ”。 21、(2分) 4、(2分) (1)( ) 意思: 22、(2分) (2)( ) 意思: 5、(2分) “ A ”; “ B ”。

23、(2分)

第二部分:阅读(60分)

一、走进名人,赏屈原之风骨(18分): 24、(1分) “ ”(两个字)

6、(2分)①因.谗之曰( ) ②屈平疾.

王听之不聪也( ) 25、(2分)1) ,草色入帘青。

③入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则与王图议国事( ) ④及.

渡湘水( ) 7、(4分)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非我莫能为?也。

四、把玩闲章,悟做人之道理(8分):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6、(2分) 8、(2分) 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

27、(2分) 一是 ;

9、(2分)

二是

28、(2分) 10、(2分) 11、(2分)

29、(2分)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 , ? 12、(2分)作者 ,另外列举一篇选自该书的文章《 》

, ?”(《泰伯》)

13、(2分)

五、凝望海棠,叹永生之痛悔(10分):

二、伫立黄河,唱民族之赞歌(13分):

30、(2分)选词: , 赏析:

14、(2分) 31、

(2分) 春天,奶奶糊纸袋; 夏天,奶奶 ; 15、(2分) 秋天,奶奶扫院子扫大街; 冬天,奶奶 。 32、 (2分) 16、(2分) 33、(2分) 17、(3分)

34、(2分) , 。

语文试题卷 第 4 页 共 5页

搜索更多关于: 九年级语文复习试卷4课时 - 图文 的文档
九年级语文复习试卷4课时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fgdo8iomf0a0pk1tz1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