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考点集训】2016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真题集训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word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3:32: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知识点的认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如图所示:;一共有三个:(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自燃与爆炸”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燃烧的概念、现象和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燃烧的概念,一定要明确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常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因此,在书写有关物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时,不能把反应条件写出燃烧,而应该是点燃.

2.对于燃烧的条件,要特别注意三个条件应该是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的.并且,有些物质(如细铁丝等)燃烧时要求的氧气浓度比较高,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是达不到的;因此,这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还有,就是物质的着火点是经常考查到,一定切记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本身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弄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主要是( )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燃着的酒精灯,盖上灯帽后熄灭,这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A. 氧气 B. 可燃物

1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C.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可燃物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3.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 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 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 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闪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4.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 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C. 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 D. 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5.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 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 C. 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6.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 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 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 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7.“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常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能发生

B.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有水、气体、沉淀三个条件至少满足一个,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C.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的

D. 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基本微粒可能不同,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8.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1所示.图2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2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9.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B. 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 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 D. 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10.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实验,有关该几个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1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 B. 实验2可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实验3中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而右边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可证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接触

D. 实验4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

3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B. 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C. 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 D. 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12.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

A. B. C.

D.

13.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 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 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14.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实验现象 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 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燃烧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氧气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A. A B. B C. C D. D

4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15.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 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C. 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 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6.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 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 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D. 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7.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 )

A. 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B. 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 乙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是否有关

D. 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

18.科学贵在创新,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B 改 进 后 实

5

【考点集训】2016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真题集训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fh2g5qxpe6o2vt5lzj67d82u9zjlx00ik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