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外汇与汇率)-试卷1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
1.购买力平价说的理论基础是( )。 (分数:2.00) A.比较优势原理 B.一价定律 √ C.等价交易原理 D.分散化原理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购买力平价说的基础知识,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一价定律。 2.绝对购买力平价的数学表达式为( )。 (分数:2.00) A.R= B.R 1 = C.R=P.P D.R 1 = 值决定的。
3.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数学表达式为( )。 (分数:2.00) A.R= B.R 1 = C.R=P.P D.R 1 = **
√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绝对购买力平价的数学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中汇率的决定是由两国物价水平的比
√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绝对购买力平价的数学形式,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决定是由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化或者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的
4.下列出现最早的汇率决定理论是( )。 (分数:2.00) A.购买力平价说 √ B.利率平价说 C.国际收支说 D.资产市场说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购买力平价说的基础知识,属于记忆型题目。 5.相对购买力揭示了( )。 (分数:2.00)
A.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 B.区间内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 √ C.远期汇率的决定 D.长期汇率的决定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相对购买力平价的主要结论。
6.利率平价说认为( )。 (分数:2.00)
A.汇率是由两国不同利率水平决定的 √ B.汇率是由两国不同货币供应水平决定的 C.汇率是由两国不回购买力水平决定的 D.汇率是由两国不同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的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利率平价说的主要观点,利率评价说的主要结论是,汇率的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率差。
7.利率平价说的研究角度是( )。 (分数:2.00)
A.从金银数量与价格关系的角度出发 B.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 C.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出发 √ D.从国际收支的角度出发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利率平价说的相关内容。 8.国际收支说认为( )。 (分数:2.00)
A.汇率是由两国不同利率水平决定的 B.汇率是由两国不同货币供应水平决定的 C.汇率是外汇供求关系决定 √ D.汇率是由两国购买力水平决定的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国际收支说的主要观点,国际收支说认为汇率和其他资产一样是由外汇的供求决定的。
9.如果预期汇率上升,则即期外汇汇率( )。 (分数:2.00) A.下降 B.上升 √ C.不变 D.无法判断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国际收支说的主要结论。 10.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 )。 (分数:2.00)
A.汇率的变化率是由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的 √ B.汇率是由两国不同货币供应水平决定的 C.汇率是外汇供求关系决定 D.汇率是由两国购买力水平决定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结论。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在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认为汇率的变化率是由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来决定的。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更符合实际。
11.下列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叙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购买力平价是从货币数量角度对汇率进行分析的
B.购买力平价在汇率理论中处于基础地位,并为实证检验所证实 √ C.购买力平价认为实际汇率是始终不变的
D.购买力平价认为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
解析:解析:购买力平价是以同一种商品在两国的相对价格来计算两国货币的汇率。但两国的物价水平又由各自的货币数量决定,所以说购买力平价是从货币数量角度对汇率进行分析的。汇率取决于各自货币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实际汇率是名义汇率扣除通货膨胀之后的,购买力平价认为它是不变的。至于B选项,该理论并没有为实证检验证实,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汇率会自然地向购买力平价这一理论汇率靠拢。
12.下列表述中最为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如果PPP成立,那么只要各国用以计算物价水平的商品篮子相同,一价定律对于任何商品都成立 B.如果一价定律对于任何商品都成立,那么只要各国用以计算物价水平的商品篮子相同,PPP将自动成立 √
C.如果一价定律对于任何商品都成立,那么PPP将自动成立
D.如果一价定律不是对于所有商品都成立,那么只要各国用以计算物价水平的商品篮子相同,PPP将不成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汇率决定理论中的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成立的前提是一价定律的成立。同时要求各国计算物价水平的商品篮子相同,即商品篮子中的商品种类和各种商品所占的比重都相同。因而B是正确答案。
13.根据多恩布什(D0mbusch)的“汇率超调论”,汇率之所以在受到货币冲击后会做出过度反应,是因为( )。 (分数:2.00) A.购买力平价不成立 B.利率平价不成立
C.商品市场的调整快于金融市场的调整 D.金融市场的调整快于商品市场的调整 √
解析:解析:根据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理论,当经济受到冲击时,由于金融市场的调整速度快于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所以利率会超调,进而汇率会超调。因此选D。
14.关于绝对购买力平价(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一个说法正确?( ) (分数:2.00)
A.绝对购买力成立并不意味着相对购买力成立 B.相对购买力成立意味着绝对购买力也成立 C.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D.绝对PPP成立意味着相对PPP也成立 √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对购买力平价和绝对购买力平价,我们知道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也一定成立,反之则不成立。所以很容易得到答案。 15.以下关于汇率理论的看法中错误的是( )。 (分数:2.00)
A.购买力平价理论把汇率的变化归结于购买力的变化
B.利率平价理论侧重于研究因利率差异引起的资本流动与汇率决定之间的关系 C.国际收支说是从国际收支角度分析汇率决定的理论
D.在汇兑心理说里面,汇率超调被认为是由商品市场价格黏性引起的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汇率的决定理论。四个选项分别涉及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说、汇兑心理说的相关结论、评价等基础知识。至于选项D,汇兑心理说认为汇率取决两国居民对外国货币的主观评价。在资产市场说里面,汇率超调被认为是南商品市场价格黏性引起的。
16.(对外经贸2013)根据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均衡模型,当国内的债券供给增加,本币将会 ( )。 (分数:2.00) A.升值 B.贬值 √ C.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解析:解析: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均衡模型中,本国债券BB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当国内债券供给增加时,BB曲线会向右移,利率一定的情况下会导致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的贬值。 17.(上海财大2011)下面的理论中,哪一项不属于汇率决定理论( )。 (分数:2.00) A.货币论 B.国际借贷论 C.吸收论 √
D.利率平价论
解析:解析:只有C吸收论是只属于国际收支理论。
18.(上海财大2012)关于购买力平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在对不同国家的收入水平进行比较时,采用汇率的方法与采用购买力的方法,结果是一致的 B.购买力平价的意思是,同样的一笔钱在不同国家所能购买的商品或其组合是数量一样的 √ C.购买力平价可解释汇率的短期波动 D.购买力平价若成立,则实际汇率为1
解析:解析:只有B正确。A,考虑到资本流动,显然错误。C,应是影响长期波动。D,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时,不能保证实际汇率为1。
19.(上海财大2015)按照利率平价来说,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 (分数:2.00)
A.在英国买英国国债和在美国买英国国债的收益相等 B.在英国买美国国债和在美国买美国国债的收益相等 C.在英国买英国国债和在美国买美国国债的收益相等 √ D.在英国买美国国债和在美国买英国国债的收益相等
解析:解析:根据利率平价的原理,一国的货币在本国的利率下的获利=外国的货币在外国的利率下的获利。
二、 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20.简述利率平价说的基本思想,并对该理论作简要评述。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基本思想 利率平价说认为,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存期汇市场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流向高利率国牟取利润。利率平价又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前者是指套利者在将低利率国家货币兑换成高利率国家货币,以转移到高利率国家进行金融投资获取利差的同时,存远期进行方向相反的外汇交易,即卖出高利率国家货币买入低利率国家货币,以规避汇率风险。后者是指套利者在将低利率国家货币兑换成高利率国家货币,以转移到高利率国家进行金融投资获取利差时,并不在远期进行方向相反的外汇交易。 (2)理论评述 利率平价说阐明了外汇市场上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以及相关国家利率变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汇率决定因素扩展到了货币资本领域,从而填补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传统的购买力平价说衰落后的汇率决定理论的空白,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货币资产因素在国际金融领域内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的必然趋势。但是,利率平价说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远期汇率的决定除了取决于利差外,还受到预期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量、同民收入水平、国际储备水平、资本流动、进出口贸易、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单纯从利差角度讨论汇率决定的利率平价说是无法为错综复杂的远期汇率决定机制提供完美解释的。 ②依据利率平价说的观点,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波动与各国货币市场上的利差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实现汇率稳定,应依靠各国中央银行进行相互配合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或采取协调的利率政策。而现实中,各国经济利益、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必然导致其政策上的差异,协调的货币政策难以付诸实践。所以利率平价说在其政策含义上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③在利率平价关系式中,并没有能够说明到底是利率决定汇率,还是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决定利率。也就是说,在利率平价关系式中,并没有说明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和利率三个变量谁是内生的,谁是外生的,利率平价说是一个汇率决定理论还是一个利率决定理论。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利差是引起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的重要原因,所以利差决定远期汇率。但是,当发生货币危机时,货币的预期贬值反过来就决定了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④忽略了利率结构问题。一国的利率是多样的且错综复杂。如果两国之间的金融资产不具有完全替代性,利率结构就会出现差异,利率平价就不可能成立。而且人们很难凭借名义利率变动来迅速判断市场利率的变动是由实际利率的变化引起的,还是由通货膨胀预期因素引起的。) 解析:
21.简述国际收支说的基本思想,并对该理论作简要评述。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基本思想:国际收支说认为,汇率是由外汇供求决定的,丽外汇供求又由国际收支
来决定,外汇供求平衡是国际收支均衡的一种表现。凡是影响国际收支均衡的因素都会影响汇率变动。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时,由此决定的汇率水平也就是均衡汇率。 理论评述: (1)理论贡献 ①国际收支说具有浓厚的凯恩斯主义色彩,是凯恩斯主义的国际收支理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表现形式。它指出了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全面分析短期内汇率的变动与决定。 ②由于国际收支说将国际收支所引起的外汇供求流量当成了决定短期汇率水平及其变动的主要因素。因此,该理论是一个关于汇率决定的流量理论。 ③尽管国际收支说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但是它在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时是可以利用的一种工具。 (2)理论缺陷 ①国际收支说对各变量如何影响汇率的分析是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实际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从而它们对汇率的影响是难以简单确定的。 ②基本公式中的汇率预期是难以估计的,导致国际收支说的实际应用价值受影响。 ③国际收支说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只是揭示汇率与其他经济变量存在的联系。从国际收支说来看,影响国际收支众多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与汇率之间的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的,国际收支说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具有明确因果关系的结论。 ④国际收支说核心基础是要求国际收支平衡,但实际经济中,经常是出于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状态,因而该理论的适用性受到限制。) 解析:
22.什么是购买力平价说?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16年,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 cassel)在总结前人学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这一理论被称为购买力平价说(Theory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购买力评价说分为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PP)。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表示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物价水平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一关系式,本国物价的上涨将意味着本国货币相对外国货币的贬值。相对购买力平价弥补了绝对购买力平价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将根据两国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地调整。它表明两国间的相对通货膨胀决定两种货币间的均衡汇率。从总体上看,购买力平价理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虽然它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等其他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但该学说至今仍受到西方经济学者的重视,在基础分析中被广泛地应用于预测汇率走势的数学模型。) 解析:
23.试述西方汇率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论述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汇率作为一种特殊的价格,具有两重含义:①它作为两国货币之间的交换比例,客观上是一国货币取得另一种货币单位表示的价格。②它作为一种价格指标,对经济社会中其他价格变量具有特殊的影响力。 西方汇率理论主要是汇率决定理论,即揭示汇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的理论。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理论: (1)罗道尔波斯的“公共评价理论”。它是由15世纪佛罗伦萨的学者罗道尔波斯提出的,他认为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供求的变动,而货币供求的变动取决于人们对两国货币的公共评价,人们的公共评价又取决于两国货币所含的贵金属成分的纯度、重量及市场价值。罗道尔波斯的理论核心实际上是论述货币对于汇率的决定性影响,故人们又将他的理论称为“供求理论”。 (2)戈森的“国际借贷说”。该理论出现和盛行于金币本位制时期,由英国学者戈森于1861年提出; ①该理论贡献:一是将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并指出只有立即清偿的各种到期收付差额,才能引起汇率的变动;二是从动态角度分析了汇率变动的原因;三是在金本位盛行时期,各国货币间都有铸币平价,汇率仅在黄金输出输入点上下限之间波动,其波动的原因主要就是受外汇供求的影响。 ②该理论的明显不足表现在:首先忽视了对汇率决定基础的论证;其次,它假定国际收支为一固定数额,国际收支本身完全独立于汇率,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三是仅注意了实体经济因素与汇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四是仅解释了金本位制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随着金本位制的瓦解,该理论的不足和局限性就更加明显。 (3)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说”。 ①背景:第一次大战的爆发标志着金本位制全盛时期结束和纸币本位制的开始。各国货币金平价开始失去意义,学者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汇率决定问题的研究,汇率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最著名的有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在20世纪初提出的“购买力平价说”。 ②“购买力平价说”用来解释汇率决定基础。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