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图2-4 静芯盒结构图
二、吹砂口的设计
覆膜砂进入芯盒的通道称之为吹砂口。为了保证砂芯获得满意的紧实度,有利于未硬化余砂的排出,减少芯砂修正工作量,吹砂口一般应开设在芯头处。吹砂口的位置根据砂芯特点和要求,将吹砂口设置在大端芯头处,其吹砂量大、不宜窝藏余砂、圆角和尖角处结壳均匀,可较少芯盒排气面积,以检查壳芯内部缺陷。但是,这种吹砂口布置形式,对砂芯强度,防止砂型变形、防止浇注时吹砂口处炮火等会带来不良影响。常用吹砂口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及长方形等。实际设计中,一般可按吹砂口处砂芯的几何形状选定。因砂芯为圆形,故选用圆形吹砂口。其形状及尺寸如下图2-5[14]:
图2-5 水冷吹砂板
21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三、排气装置的设计
为了确保砂芯能获得良好的紧实度,壳芯盒必须开设排气道,以排除芯盒内原来存留的气体和随砂芯进入芯盒的气体。由于薄壳制芯使用的砂芯压力较小,再加之覆膜砂流动性极好,因此,壳芯盒开设的排气面积可小于热芯盒。
壳芯盒排气装置的结构形式与热芯盒相同,亦选用排气槽、排气塞和顶芯杆间隙等三种形式。实际生产中,壳芯盒大多采用排气槽和顶芯杆加息排气装置。由于壳芯覆膜砂粒度较细,且流动性好,为防止喷砂,壳芯盒排气槽深度为0.2~0.3mm。排气槽开设在芯盒分盒面或镶块配合面上。其结构形式如下图2-6:
图2-6 排气塞的结构及尺寸
四、顶出机构的设计
壳芯盒由动芯盒和静芯盒组成。顶芯机构一般设置于静芯盒。因此,在分盒面的选择,在动、静芯盒的安排上,必须采取与热芯盒相同的措施,即将形状复杂、起芯深度大的部分放在静芯盒;对称砂芯的分盒面向动芯盒便宜;减少静芯盒起芯斜度等,以确保开盒时砂芯停留在静芯盒,然后借助顶芯机构将砂芯顶出。
壳芯盒常用的顶出机构由顶芯杆、顶杆板和顶芯杆紧固装置等部分组成。顶杆板直接与壳芯机顶芯缸连接进行顶芯和复位的顶出机构可不设回位顶杆。其中顶芯杆、顶杆板、和顶芯杆紧固装置见图2-7、图2-8、图2-9
22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和图2-10[15]。
图2-7 顶芯杆1结构图
图2-8 顶芯杆2结构图
图2-9 顶杆板结构图
23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图2-10 顶芯杆紧固装置结构图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