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延边地区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3.1 中小企业管理不科学,不合理
近年来延边地区的企业管理人才存在着压制人才,浪费人才的现象。当知
识分子感到被才不遇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就会辞职走出公司,从而流失地,这也是延边地区的企业本身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还有特别是企业往往把人才看作是自己的挣钱的工具。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缺乏基本的制度组织结构不合理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使人才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的本职工作。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只顾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而没有从人才的立场考虑到人才的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而造成企业人才流失,是企业的发展受阻。
3.2中小企业项目吸引力不够
由于国家把经济建设重点放在东南沿海和内陆, 使它们的改革开放步伐加
快, 经济出现了较为快速的局面, 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这就和延边地区的地处高寒、经济危困、资源危困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南方某些省、市、地区, 在人才流动使用和管理方面已经市场化了,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吸引人才, 这就使其在人才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而延边地区无力运用竞争手段来吸引和挽留人才。这使每年毕业于延边大学的大量人才涌入到内地的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只有当中小企业的工资高于国有企业1到2倍的时候,中小企业才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回想到延边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发展历程短,经验少,竞争力弱的局势,很难吸引人才。
3.3 中小企业没有高效的人才激励制
在人才的需求中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追求更高的收入是知识分子的本性。近年来延边地区一些单位对人才实施了有力政策,对他们的生活待遇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工作,结果也得到了满意,但由于整体经济的围困,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人才参加招聘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找个较高的薪资,但延边地区不合理的薪资设计,根本上留不住人才,这表现出企业薪资系统没有与社员工作绩效挂钩,社员的辛勤劳动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很容易向待遇
6
高的内地或沿海地区流动。除此之外,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对员工的社会福利,养老金,退休金等保障体系等方面投入不足,有些企业直接空白。
3.4 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由于中小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一般不愿公布企业信息,银行对其缺乏了解,企业为了逃税,在财务报表中瞒报或少报收入,还有银行放贷前要重点考察企业财务状况,导致其信用等级低。像这样的情况,在我州的各个中小企业都能看见,还有另一方面, 银行有钱贷不出,企业缺钱贷不着。在苦苦寻求资金支持的漫长岁月中,延边的中小企业经历着一次次申贷失败的阵痛。我州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近8万户,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才4000多户,而最终能得到贷款的却寥寥无几。融资难,无情地阻挡了延边中小企业渴望成长的脚步。这也使中小企业缺少融资的形势下,人才流失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州内各商业银行无信贷审批权限,贷款项目需层层上报省行批准,州内中小企业与省行沟通合作的机遇寥若晨星。
7
第四章 对延边地区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4.1科学化的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人才从企业自身开始,结合我州中小企业特点进行调整,科学地划分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完善各利益主体的关系,最大程度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应当在薪酬与激励体制下多下功夫,中小企业想长时间留住自己的人才,应该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和个人发展空间,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重赏,通过教育和培训,不仅提高素质,人才又能使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从而使他们能感受到企业的归属感,有助于留住人才,健康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围绕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和企业集团,加快培养造就一批有战略眼光,市场驾驭能力强的企业家,着力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加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搞好人才规划,调整人才结构,构建多学科、全方位、复合型人才格局。在当前延边地区人才市场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配置人才是弥补人才市场不足的重要措施。而人才结构的整合在于发挥人才多元化综合性优势,通过市场机制使有潜力的行业、产业人才实现互补,只有人才形成多元化结构,才能提升整个行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制定人才规划、调整人才结构时,要充分注意高新技术产业所需人才的培养,尽快构建一个多学科、全方位、复合型的人才格局。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市场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保护机制。<6>
4.1.1借助政府创业基地吸纳人才
加快孵化基地建设,扩大孵化基地规模。各级政府要积极推动企业孵化基地、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专业孵化器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行政府引导、多元投资、市场运作、专业团队管理模式,继续实行财政税收扶持政策,引导孵化基地发挥最大效能。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技术指导、产品检验、融资、信息、人才、事务代理等全方位服务,帮助初创期小企业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开展创业咨询服务,建立州、市创业咨询服务平台,设立创业咨询服务热线,为创业者提供快捷高效的咨询服务,整合社会服
8
务资源,各级政府要通过购买服务项目方式,引导社会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优质服务。依托延边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加大初创企业小额贷款支持力度,建立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力争每年为创业者提供小额贷款1-2亿元。
4.2促进重点和特色项目发展,以此吸引人才
充分利用延边地区的地理优势,以朝鲜,俄罗斯两国交界,加快积极发展珲春口岸和朝鲜边界的合作,促进对外开放,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与交流,为延边的对外开放提供充足的人才障。<5>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为起点, 优化农业人才结构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程度, 大力培育和优化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及经纪人队伍。鼓励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充实农村人才队伍,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围绕提升人才整体素质, 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有计划地选派年轻、有发展潜力的党政干部到基层实践锻炼分期分批抽调优秀党政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少数民族干部要占一定的比例。<5>把延边的重点项目作为人才吸引,利用重点项目给人才一个创业平台,使项目建设不仅成为经济建设新的起点,重点对农产品,能源矿产,食品加工,医药,旅游业等项目建设和特色支柱产业发展所需的项目策划,管理,运作等方面的人才加以重视,做到项目建设人才先行,实现人才和项目紧密合作。
4.2.1制定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设置高效的激励机制
开展延边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大量的各方面专门人才。单纯依靠发挥目前延边地区现有的各方面人才是不够的,必须引进人才,才能适应延边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延边生产建设的急需。为此,州人事部门可在全州人才普查的基础上,提出招聘各类专业人才的数字, 统一进行招聘各县市、各单位也可以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自己联系招聘。实行“ 以进为主,可进可出”的政策,真正做到确有真才实学符合招聘条件的, 欢迎坚决要求调走实在挽留不住的,欢送。这可以消除应聘人员“ 好进难出”的顾虑, 促进招聘工作的开展。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