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未来国内大米和面粉尤其是优质品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富源县现有人口76.5万人,按每人每天消费200克大米、100克面粉计算,每年就要消费5.6万吨的大米和2.8万吨的面粉。随着地方经济迅速发展,富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无公害优质大米、优质面粉等农产品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建设该项目,标准化规模加工生产优质大米和面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该项目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
这个新项目的实施,不仅填补了富源县原有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产品加工规模小,难以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空缺。而且作为有效解决农民增加收入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利于胡总书记“情为民所急、权为民所有、利为民所谋”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项目建设深化了富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该项目建设,具有优质原料优势,其生产的优质大米和优质面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又有省、市、县政府重视和当地群众支持,符合富源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布局方案,在提高城乡人民吃、住、
- 9 -
行生活质量的今天,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建设该项目是解决“三农”问题有效途径 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它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们生活提供物质保证的基础。优质大米和面粉加工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现阶段,以大米、面粉为主的粮食生产和加工面临着发展的机遇。本项目的建设对推动富源县做大优势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促使粮食生产产业化经营有着促进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对优质稻谷和优质小麦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推动全县优质水稻和优质小麦推广种植。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服务,从而促进富源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2、建设该项目是稳定大米和面粉富源本地市场的必然要求
富源县是一个山区农业贫困县,粮食主产为玉米、荞麦、马铃薯等杂粮,大米和面粉每年都需从外地调进3万吨左右,从而造成粮食市场的波动。而建设该项目,一是可把本地生产的优质水稻和优质
- 10 -
小麦就地加工销售;二是有计划地从外地采购优质稻谷和优质小麦进行仓储、加工,满足富源市场需求。因此,建设该项目是稳定大米和面粉本地市场的必然要求。
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一)生产现状
截止2009年底,全县只有四个小规模的初级大米和面粉加工作坊,以及部分村社农户自购的小碾米机和小钢磨,不但加工量小,而且只能加工生产初级产品,满足不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二)市场需求预测
富源县现有人口76.5万人,按每人每天消费200克大米、100克面粉计算,每年就要消费5.6万吨的大米和2.8万吨的面粉。而本项目年加工生产优质大米3.3万吨、生产优质面粉精粉1.8万吨,尚未达到消费需求。随着地方经济迅速发展,富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无公害优质大米、优质面粉等农产品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建设该项目,标准化规模加工生产优质大米和面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潜力
- 11 -
巨大。
四、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及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一)项目地点选择
经过对富源县精粮坊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详见本报告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该报告认为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富源县中安镇东堡村委会片区(农产品规划加工区)较为适宜,该地交通方便,水源洁净无污染,供水条件好,电力供应充足,具备建设该项目符合要求的水源和电源,且产品流向合理,附近无大中型厂矿,远离医院和学校,对附近居民生活没有影响。 (二)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1、水电路三通和通讯条件好
富源县精粮坊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位于富源县中安镇东堡村委会,距富源县城5公里,交通快捷便利。
项目建设地点距南方电网富源东堡变电站仅2公
- 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