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什么是流动镶嵌模型?你是否知道其他有关生物膜的结构模型? 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概括了生物膜的结构特征。
(1) 生物膜的基本框架是甘油磷脂和鞘脂形成的脂双层。甘油磷脂和鞘脂都
有“一个具有极性的头”和“两条非极性的尾巴”。在水环境中,分子自发形成脂双层泡:两层这样的脂质分子拼在一起,它们的非极性的尾巴相互靠拢,一层脂分子的“极性头”朝外,朝向周围的水环境,另一层脂分子的“极性头”朝内,朝向泡内的水环境。 (2) 蛋白质镶嵌或者挂靠在脂双层的框架中。 (3) 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均具有动态特征。
对生物膜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又陆续提出一些新的假说,如脂筏模型。
3.列表整理集中重要的细胞器的结构特征、功能和相关代谢途径。 1、内质网:靠近细胞核外侧,由单层生物膜折叠而成 (1)基本类型: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2)功能:蛋白质的合成、脂质的合成、蛋白质的修饰和新生多肽的折叠与组装 (3)信号假说
2、高尔基体:远离核的一组小囊和小泡,单层生物膜
功能:蛋白质修饰与加工(糖基化等),蛋白质的分选、蛋白质和脂质的运输和蛋白质分泌等
3、溶酶体:是胞质中一类包着多种水解酶的小泡 ,从高尔基体断裂而来。 溶酶体的功能:
消化细胞内吞的食物,为细胞提供营养 清除衰老的细胞器 防御功能
乳腺和蝌蚪尾巴,靠溶酶体吞噬
4、线粒体:由双层膜的内膜折叠而成
(1)形态结构:有外膜、内膜、脊、基质和膜间隙等组成
(2)主要功能: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氧化呼吸,产生能量的地方,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代谢途径主要有
氧化磷酸化 参与脂肪酸代谢 5、叶绿体
(1)形态结构:由双层膜组成,包括:基粒、类囊体、内膜和外膜 (2)功能:光合作用
4.列举酶的作用特点和酶活性调节种类。
酶的催化特点: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酶是生物催化剂,它的突出优点是:
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可以调节。 酶活性的调节
1)酶活性的调节——共价调节
? 酶蛋白分子和一个基团形成共价结合,结果使酶蛋白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活性发生改变。这种调节酶活性的方式称作酶的共价调节。 例如,酶与磷酸根的结合。 2)酶活性的调节——变构调节
? 有的调节物结合在酶的其他部位(非活性部位),结合后导致酶蛋白的
构象改变,酶的活性变化,或不利于催化,或更有利于反应。这种调节方式称为酶的变构调节。
? 可以接受变构调节的酶通常是多亚基酶。
5.查阅有关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早期工作,整理出人们对光合作用逐步形成完整认识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