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学案设计-附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6:25: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

单元写作 学写读后感

教材分析

读后感是对读后感受的表达,是阅读价值产生的标志。读后感的前提是理解,然后产生感受,生成自己的认识和主张。读后感写作是对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将引导学生认识读后感,并掌握写读后感的一般方法。

学情分析

读后感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读后感写作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引述原文多,无感受或感受少,喧宾夺主。有的同学写读后感,主体部分完全是复述原文的情节,或加进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述。

2.评述原文多,无感而发,牵强附会。这类文章混淆了读后感与文学评论的界限,把无关紧要的内容勉强地扯在一起。

3.蜻蜓点水,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这类文章主要症结是没有把握原文的精神或主旨,没有确立好感发点的要点。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认真理解原文,把握要领,写出自己的感受。 2.在朗读中获取感受,在写作中具体、深化感受。 3.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从有益的书籍中获得启迪。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写读后感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找准“感点”,写出的读后感有自己的真实感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一、导入

我们在读文章时常被文中的人或事打动,随之哭之而泣之,随之笑而悦之。这其实就是我们和文中的人或事发生了共鸣,产生了一些想法,如果它和我们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就是读

1

1

后感。写读后感,既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二、写作指导 活动一:认知读后感

学生自读指导相关段落,了解什么是读后感。 学生回答,明确:

读后感,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自己写下的感想、启发。 教师补充、点拨:

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感”是重点。“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活动二:把握写读后感的要求

阅读指导材料的相关段落,概括出写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后交流,教师明确:

1.理解原文抓要领。要想“读”后生“感”,不仅要读懂原文,而且要能够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抓准文章的要领。这样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引发出自己的感想。

2.突出重点谈感受。读的内容往往是丰富的,涉及的问题较多,读后的感受和启示也是多方面的。而读后感则应当围绕某一中心有重点地来写,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最有启发教育意义、确有独到见解的内容来写。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内容空泛。

3.联系实际深开掘。写读后感受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要把所读的内容与自己在生活中体会较深的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有机结合起来,要尽可能使感想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活动三: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学生阅读指导材料中《小石潭记》的读后感提纲,体会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明确: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可概括为四个字:引——议——联——结。 1.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 2.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

3.联,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4.结,提出看法,小结全文。

当然,任何文章的写法都不应该受某种框框的局限,“引——议——联——结”的写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的内容和思路。具体写起来应灵活掌握。

活动四:教师总结,精讲点拨

写读后感,在同学们的习作中最常见的毛病有四点:

1

1

1.大量引述原文。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引述是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2.脱离原文空写“感”。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都有个由来。“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3.内容杂乱无中心。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领”“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确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4.感受认识太肤浅。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实际,写与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刻的启示点,内容肤浅杂乱。

读后感是一种重要的作文形式,只要同学们多读、多想、多练,不断总结写作经验,就一定会把读后感写好的。

第2课时

根据写作学案,完成本单元的写作实践题目。

板书设计

适当引述原作学写读后感 感受力求深入 联系生活经验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闻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作。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掌握读后感的写法,会写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读后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

1

1

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 指引着人生的航程。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二、写法指导

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首先一定要读懂文章,领会中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感”从何来呢?其次就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写的一点来写。

具体方法

1.拟题。读《……》有感;读《……》后想到的;读《……》的感想;读《……》后的感想;《……》读后感;有感于《……》。

2.读后感写法。 (1)开头:

关键字:篇名 感点

用一两句话点明原文篇名,说明感点。几种开头方法:

①开头谈总的感受。如:“最近我读了老舍先生《养花》一文,觉得越读越有味道……”接着再谈自己领会最深的那几点。第二段逐点谈体会,结尾小结全文,谈谈自己的打算。

②开头提出题目。如:“学习上难免有挫折,一个学生该怎样对待挫折呢?最近学习了老舍《养花》一文很受教育。”然后参照上一种写法,从第二段开始,逐点谈体会。

③开头指出某种不良现象。如:“班上有些同学把读书看成是苦差事,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在课堂上没精打采,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引出《养花》这篇文章,逐点谈体会。

(2)中间:

关键字:介 议 联

①介:简介原文主要内容。注意:一定要侧重于与感点有关的主要内容,以便自然地引出下文的感想。

②议:用一两句话,对原文内容加以议论,引出下文的,联系实际。

③联:以所给原文的基础为基点,具体联系所了解的、听到的、看到的社会实际或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生发开去,发表议论,由此及彼的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或相反的现象,谈感想感受。

(3)结尾:

关键字:照应 总结

照应开头的内容,再次强调感点,总结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启发。 3.写读后感,要注意以下几点:

1

1

(1)适当引述。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读完原文后,或许你的感触颇为丰富,但比较平常、浅显,直接写下来,可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这就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考与表述。

(3)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写作中,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这样才能使读后感内容丰富,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可和认同。例如:就拿“滥竽充数”的故事来说吧,有两个感受:一个是没有真本领,早晚要“露馅”;另一个就是我们不能给不学无术的人提供吃“大锅饭”的机会。第一个更贴近我们学生的实际生活。

总而言之,写读后感,要以“感”为主。“感”是作文的重点。写读后感时,容易犯引述原文过多的毛病,写作时应注意避免。

第2课时

一、作文训练 文题一

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200字左右。

提示:1.选定课文后,可以再仔细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 2.尽量少引述,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3.可以写得自由灵动些,尽可能富有新意。 文题二

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1.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选定之后,重读一遍,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引用名著原文时,要仔细核对,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3.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文题三

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1.回忆你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剧,选出印象最深的一部,想一想,剧中的哪个人物、哪个情节(或细节)打动了你?

2.分析剧中人物或情节打动你的原因,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二、范文赏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学案设计-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fw0s4c4xr9mzf00wrvr0a0pl1szsm00hi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