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企业管理》平时作业及答案
1、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经历了商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生产资本国际化三个阶段。
2、世界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配置资源的作用。
3、当代世界市场呈现全方位开放、多极化、区域集团化、竞争和垄断并存等特征。
4、从国际分工的格局看,日本的汽车、德国的化工、美国的航天工业都体现了发达国家之间是基于各自的经济地位和技术优势来进行分工的。
5、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是跨国公司经济实体。
6、企业国际化遵循着商品进出口、劳务进出口、投资活动的发展进程。
7、国际企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是国际贸易、国外直接投资、专利授权与特许权、劳务输出、证券与不动产投资等。
8、劳动的国际分工理论提出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为了促进国际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9、两缺口理论认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储蓄缺口、外汇缺口。
10、垄断优势理论认为,构成跨国企业垄断优势的主要包括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优势、资金和货币优势、组织管理优势等方面。
11、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进攻性动因,而寡占反应论则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防御性动因。
1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13、鲁伯把对外直接投资分为出口定向的投资、市场拓展型投资、政府倡导的投资三种类型。
14、技术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基础性技术变革,一是应用技术变革。
15、经济环境对企业国际经营的影响最直接。
16、国际化企业的经营战略有产品出口战略、契约协议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国际战略联盟四种类型。
17、产品出口战略是国际企业全球化战略的起点。
18、国际上通行的合作性契约协议主要有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分包等三种形式。
19、国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扩张的方式主要有新建企业(绿地投资)、跨国并购(M&A)二种。 20、国际战略联盟的实质是以合作代替对抗。
三、单项选择题:
1、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 B )国际分工。
A、水平式 B、垂直式 C、横向式 D、混合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