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苛政猛于虎
【译文】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子用手扶着车的扶手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是一再遇上忧伤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子对子路说:“子路要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阅读训练】1、 解释:(1)让,要,派;(2)是这样;(3)同“志”,记住;(4)在,被,比
2、 翻译:(1)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 (2)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3、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上文通过老妇人一家为躲避苛政,躲进深山老林,宁愿被老虎咬死也不愿离开的事实,反衬了当时社会苛政的酷,赋税劳役的深重。 ★ 12、自护其短
【译文】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人。到南做官,有一次他坐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道:“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毒呀!”问的人又问:“北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上,哪里没有呢?”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后果。【阅读训练】
1、 解释:(1)吃;(2)连同;(3)有的人;(4)去掉;(5)这,这个;(6)却 (7)因为,由于
2、 翻译:(1)北也有菱角吗? (2)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后果。
3、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或: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好学,才能得到真知。 ★ 13、砚眼
【译文】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到了邸府后,让仆人前往,用二十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正好遇见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陆庐峰十分惋惜。原因是这个砚台好的地就在八哥眼。 【阅读训练】
1、 解释:(1)已经;(2)交易,买;(3)正确(没有错);(4)为什么;(5)幸亏;(6)非常
2、 翻译:(1)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2)原因是这个砚台好的地就在八哥眼。
Word专业资料
.
3、上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不懂装懂,自作主,必定适得其反。 ★ 14、米芾索帖
【译文】米芾诙谐机智,对任事物都很好奇。在真州,米芾曾经在船上拜访蔡攸,蔡攸拿出自己收藏的羲之的《略帖》给米芾看。米芾惊叹这幅作品,请求用他的画来换取《略帖》,蔡攸认为很为难。米芾说:“你如果不听从我,我(也)不想再活了,就跳入这个江水死去。”于是米芾大叫,抓住船的船舷想要跳江,蔡攸立刻将东西给他。 【阅读训练】
1、 解释:(1)到……去;(2)展示;(3)交换;(4)我;(5)于是,就;(6)立刻 2、 翻译:(1)蔡攸认为很为难。(2)你如果不听从我,我不想活了。
3、上文中米芾用了什么法得到了《略帖》? 米芾用假装投河自杀的法得到了《略帖》。 ★ 15、相与和相
【译文】相和和相都是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大臣。一天,和相对相说:“你新买的靴子,它值多少?”相抬起他的左脚给他看,说:“九百个铜。”和相的性子比较急,回头对一个小官吏说:“我的靴子为什么要花费一千八百个铜?”于是责骂那个小官吏,怀疑他有所贪污。紧接着相慢慢地伸起他的右脚说:“这只也是九百个铜。”围的人都哄堂大笑。 【阅读训练】
1、 解释:(1)一起,都;(2)看,回头看;(3)说;(4)花费、耗费;(5)责骂;(6)旁边的人
2、 翻译:(1)你新买的靴子,它值多少? (2)一会儿相慢慢地抬起他的右脚说。 3、从文中看,相具有怎样的性格? 诙谐幽默。 ★ 16、溥嗜学
【译文】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亲手抄写,抄一遍,朗读一遍,读过之后就把它烧掉。继续再抄写,这样持续了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泡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原因在当时很有名气。 【阅读训练】
1、 解释:(1)停止,完成;(2)焚烧;(3)这样;(4)通“抄”,抄写;(5)草稿;(6)毛笔
2、 翻译:(1)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几次。 (2)一会儿马上完成。 3、动词,命名、提名
17、牧童指瑕
【译文】境有个姓杜的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一幅戴嵩画的牛,他尤其喜爱,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
Word专业资料
名词,名声
.
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斗角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应该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现在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真是荒谬啊!”杜某笑了笑,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奴隶,织布应当去问婢女。”确实是这样啊。 【阅读训练】
1、 解释:(1)名词作动词,珍藏的名画; (2)晒; (3)拍手; (4)却; (5)错误,荒谬; (6)确实
2、 翻译:(1)牛在斗角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应该夹在两条后腿中间。 (2)杜某笑了笑,认为牧童说得对。
★ 18、唐太宗吞蝗
【译文】贞观二年,京师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捉了几只蝗虫念念有词道:\百姓把粮食当做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是害了百姓。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降罪百姓了,”将要吞下去。围的人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正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阅读训练】
1、 解释:(1)国都;(2)抓取;(3)吞下;(4)委婉地规劝;(5)希望
2、 翻译:(1)百姓把粮食当做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是害了百姓。 (2)为什么要回避疾病呢?
3、唐太宗吞蝗虫的用意是想说明:皇帝关心百姓。
★ 19、食粥心安
【译文】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院学习(时),每天做一锅粥,经过一夜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折断几十根腌菜的茎吃。留守的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他的父亲(仲淹的事),(他父亲就让他的儿子)送给仲淹一些美味菜肴。仲淹放在一边,不久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惊讶的(对仲淹)说:“我的父亲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食物,(你)为什么不吃呢?”仲淹说:“ 不是我不感你们的厚意,是因为我吃粥安定已久,现在突然享用丰盛的饭菜,以后怎么能再吃得下这粥呢?” 【阅读训练】
1、 解释:(1)吃;(2)一起学习;(3)回家;(4)用食物赠送;(5)安宁 2、 翻译:(1)仲淹放在一边,不久食物全腐烂了。
(2)我的父亲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食物,(你)为什么不吃呢? (3)现在突然享用丰盛的饭菜,以后怎么能再吃得下这粥呢?” 3、文中仲淹安于贫困、刻苦读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Word专业资料
.
★ 20、陆绩怀橘
【译文】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国学者。他曾经担任过太守。他对天文、历法很精通。陆绩六岁时,到去拜见袁术。袁术命令下人拿出多橘子来给陆绩吃。陆绩把三个橘子藏在怀中,等到告别的时候跪着向袁术拜。不料这三个橘子落到地上。袁术笑着说:“陆绩,你来别人家做客,为什么怀里藏了主人的橘子?”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这橘子很甜,我想藏在怀里留给母亲吃。”袁术说:“陆绩,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长大后必定是人才。”袁术认为这孩子与众不同,后来常称赞他。 【阅读训练】
1、 解释:(1)对;(2)在;(3)回答;(4)这 2、读音:wei;解释:送给
3、 翻译:(1)陆绩把三个橘子藏在怀中,等到告别的时候跪着向袁术拜。不料这三个橘子落到地上。
(2)袁术认为这孩子与众不同,后来常称赞他。
Word专业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