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荷塘月色》的作者是____ A:郁达夫 B:朱自清 C:鲁迅 D:郭沫若
9、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____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调节策略
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____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11、教师告诉学生学习结果,指出其正确和错误,这是教学活动中的() A.及时反馈 B.延时反馈 C.消极反馈 D.积极反馈
12、在小学教育中,往往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发展规律是__。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B.发展是跳跃的
C.发展是平均进行的 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 13、”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应的是。 A:近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14、、“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性迁移 D:普遍性迁移
15、我国学校德育主要内容有 A:通识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16、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程度的不同,将学习分为__
A.5类 B.6类 C.7类 D.8类
17、能作为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有__ A.人 B.物 C.C行为 D.精神产品 E.智力成果
18、为了了解儿童在班集体中的地位,社会心理学通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
A:注意的广度已有较好的发展 B:注意的稳定性已有较好的发展 C:注意的转移已有较好的发展 D:注意的分配已有较好的发展
1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__实现。 A.提高人的修养 B.促进社会变革
C.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D.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E.延续文化的发展
20、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____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21、在中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__ A.实验法 B.练习法 C.实习法 D.讨论法
22、教学技能作为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A:熟练性 B:习惯性 C:机械性 D:完善性 E:自动性
23、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__。 A.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B.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C.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24、I’m examining the article he has just finished____ the possible mistakes in it. A:correcting B:to correct C:corrected
D:having corrected
25、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____ A:5±2个信息单位 B:7±2个信息单位 C:6±2个信息单位 D:8±2个信息单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