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学年部编版(2019)高一语文寒假作业(2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9 3:35: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学年部编版(2019)高一语文寒假作业(22)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节气是农历的花朵,是时光的碑刻。它是科学的,也是诗性的。谷雨,春天最后的节气,一个唯一将物候与稼穑农事紧密对应的季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极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古时人们将谷雨分为三候: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先民观察总结的物候不只是偶然挑选以做记认岁月时令的符号,在与人类共生的历史里,也以其物性与众不同,进入了人文殿堂。不仅浮萍是一味中药,更有中国人对人生社会的一种兴寄体现出来。它因有漂泊无定之意而常被用作感慨人生如白衣苍狗。张岱《夜航船》中说“布谷即斑鸠。”谷雨时节,布谷鸟若不梳理羽毛,则可能说明农作物歉收,天地不洽,便难以政通人和。诗人们更是移情于物,却将布谷与亡国相联,在它身上寄托无限哀伤。戴胜鸟降于桑树,提醒人们养蚕,如若不落,政令教化便会落空。于是,戴胜便成为吉祥鸟,也是春暖大地的象征。沿节气行走,谷雨在知性的诗中跳跃,于雅士的茶杯中飘溢,在农人的梦里浸润。或许,只有在茶的清香中,谷雨的另一个阐释才具有说服力。古文字中,“谷”“浴”最初的读音与意义几乎没有区别。( ),无数从寒冬蜷缩过来的脊梁都期待着酣畅淋漓地释放。

1.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谷雨,春天最后的节气,一个唯一将物候与稼穑农事紧密对应的节气。 B.不仅浮萍是一味中药,更是中国人对人生社会的一种兴寄体现出来。 C.诗人们更是移情于物,将布谷与亡国相联,在它身上寄托无限哀伤。 D.谷雨在农人的梦里浸润,在知性的诗中跳跃,更于雅士的茶杯中飘溢。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场透雨真正的浇濯对象,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就像茶叶在杯中一点点地舒展 B.就像茶叶在杯中一点点地舒展,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被一场透雨浇濯的真正对象 C.一场透雨把我们当成真正的浇濯对象,这又何尝不像那茶叶在杯中一点点地舒展 D.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被一场透雨浇濯的真正对象,就像茶叶在杯中一点点地舒展

1

3.文中加粗词语不能用括号内词语进行替换的一项是( ) A.与众不同(异乎寻常) C.白衣苍狗(白驹过隙)

B.政通人和(河清海晏) D.酣畅淋漓(痛快淋漓)

2、下面是一位父亲给正在上高三的儿子的一封书信的节选,其中有三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亲爱的孩子:

①你好!②距离高考只剩下四十天的时间了!③此时此刻,爸爸的心情和你一样难以平静。④十二年磨剑,即将见分晓。⑤你将走向人生的又一个重要赛场,预祝你马到成功!⑥在这里,一并奉上你妈妈的祝福。⑦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忝列北大新生的队伍中!⑧希望你好好配合老师,不耻下问。⑨当你金榜题名时,老师们会感到非常欣慰的!

3、下面是青岛2019世界休闲体育大会会徽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一句,写出落叶飘零天边、纷纷扬扬的场景;“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自己心酸悲苦、忧国忧民的情怀。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粗俗的乡野音乐来反衬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____________”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_____________”指出了螃蟹心意浮躁的表现。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客归江州 韩翃

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

2

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 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 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

[注]①采真:道教语,指顺乎天性,放任自然。②白鸥洲:指白鸥翔集的沙洲。此处借指客之家乡。③泉明:指晋陶渊明,此称其为泉明,乃避唐高祖李渊之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诗人送客人归江州隐居,但并无送别时的伤感,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B.\江水迎君\采用拟人手法,客人归心似箭、归程片刻不能迟的心态跃然纸上。 C.\青雀舫\白鸥洲\写出了诗人对客人旅舟华美,家乡景色宜人的赞美与羡慕。 D.尾联写诗人听说陶渊明居所离客人很近,定会借探访陶渊明居所之机去拜访客人。 2.请从表现手法上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国人道德,凝聚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探究中华礼制变迁的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及建立清朝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

3

2019-2020学年部编版(2019)高一语文寒假作业(2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g5fn1vtbq0n19a8hrgx9da6a52gje00gz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