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0=p1V1① 2Vp0=p2V2② 2由已知条件得 VVV13V1=+-=V③ 26824VVVV2=-=④ 263设活塞上方液体的质量为m,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p2S=p1S+mg⑤ 联立以上各式得 15p0Sm=.⑥ 26g答案:(1)BDE (2)见解析 本讲中近几年高考重点考查:对分子动理论、内能、热力学定律的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的理解,气体实验定律、气体状态变化图象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理解及应用.考查题型固定:(1)为“五选三”的选择式填空题,(2)为小型计算题.2020年备考仍要加强对分子动理论、分子力、分子势能、内能、热力学定律等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要注意微观量的估算问题,特别是气体实验定律、气体状态变化图象与热力学定律的综合等问题 命题研究 分子动理论、固体与液体的性质
【高分快攻】
【典题例析】
(2019·高考北京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B.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 C.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
D.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解析]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标志),A项正确;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B项错误;气体压强不仅与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还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C项错误;气体温度降低,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D项错误.
[答案] A
【题组突破】
角度1 油膜法测分子大小 1.(2019·高考全国卷Ⅲ)用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首先需将纯油酸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为了测量出一滴已知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径,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
解析:由于分子直径非常小,极少量油酸所形成的单分子层油膜面积也会很大,因此实验前需要将油酸稀释,使油酸在浅盘的水面上容易形成一块单分子层油膜.可以用累积法测量多滴溶液的体积后计算得到一滴溶液的体积.油酸分子直径等于油酸的体积与单分子层油
V
膜的面积之比,即d=,故除测得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纯油酸的体积外,还需要测量单分子
S层油膜的面积.
答案:使油酸在浅盘的水面上容易形成一块单分子层油膜 把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测出1 mL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得到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单分子层油膜的面积
角度2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雾霾天气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形状不规则,但可视为密度相同、直径不同的球体,并用PM10、PM2.5分别表示球体直径小于或等于10 μm、2.5 μm的颗粒物(PM是颗粒物的英文缩写).
某科研机构对北京地区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静稳的雾霾天气中,近地面高度百米的范围内,PM10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略有减小,大于PM10的大悬浮颗粒物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明显减小,且两种浓度分布基本不随时间变化.
据此材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PM10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106 m的悬浮颗粒物
B.PM10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大于其所受到的重力 C.PM10和大悬浮颗粒物都在做布朗运动 D.PM2.5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
解析:选C.PM10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10-5 m的悬浮颗粒物,A项错误;PM10悬浮在空气中,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等于其所受到的重力,B项错误;由题意推断,D项错误;PM10和大颗粒物的悬浮是由于空气分子的撞击,故它们都在做布朗运动,C项正确.
角度3 固体与液体的性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B.给车胎打气,越压越吃力,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C.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离饱和状态越远 D.常见的金属都是非晶体
E.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解析:选ACE.空气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使雨滴表面有收缩趋势,A正确;给车胎打气,越压越吃力,是由于打气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不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B错误;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是因为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干湿泡温度计的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离饱和状态越远,C正确;常见的金属都是晶体,D错误;液晶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又具有某些晶体的结构特征,所以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E正确.
命题角度 解决方法 易错辨析 所求的微观密度或微观体积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来联系微观量的计算 微观量和宏观量 的含义并不是真实自身的体积或密度,而是占有的空间大小 布朗运动是指颗粒的运动而分子热运动与布朗运动 微观解释布朗运动的原因 不是指分子的运动 明确决定物体内能的因素:物内能改变的方式可结合做功和热传递来理解 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内能改变 物体内能的变化分析 质的量、物态、温度、体积 记熟晶体、非晶体分类的依据晶体、非晶体的性质 和晶体的各种特征
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
【高分快攻】
1.必须理清的知识联系
2.对三个气体实验定律要有充分的理解
(1)定律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适用;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做等容变化时,气体的压强跟摄氏温度不成正比;
p1p2Δp
(3)气体做等容变化时,气体压强的变化量与温度的变化量成正比,即===C.
T1T2ΔT以上(2)和(3)对等压变化同样适用. 3.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1)“活塞模型”
求活塞封闭的气体压强时,一般以活塞为研究对象(有时取汽缸为研究对象),分析它受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