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曹植的故事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7:44: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发放的俸禄,并且不受地方管制,还免去了一切杂役差税。在有庄至今还传说,有氏家族每家都有一盏当朝皇帝赠送的纱灯。过去四周乡里常有唱大戏的,说是只要有家人把纱灯往戏台上一挂,唱戏的就要一直唱下去,时间再晚,只要纱灯没拿走,唱戏的再累也要唱下去。这在当地百姓中传为了佳话。

至于后来有家为何举家又搬回故里,就没人能够说清楚了。

资料记载,孔子的得意弟子有子,名若,字子若,是山东肥城市人。看来,在肥城有姓一定是一大家族。这样说来,又举家回迁,一定就有些道理了。在孔门弟子中被尊称为“子”的不多,可见有子的地位也非一般。传说是有子和曾子编纂了《论语》一书。有子还提出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礼之用,和为贵”、“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等观点。孔子死后,一些弟子曾考虑推选有子登上师座,是曾子坚决反对,才最后维护了孔子的尊严。

在明太祖时,有一重臣叫有日兴,他为朝廷立功不小。明太祖一时高兴,就在他的有姓上加了个宝盖头,称为宥氏。据说,天下大多数的“有”氏,一时间都改成了“宥”氏。这一说法应该是可信的,这也许正是现在天下少“有”的原因吧。 在唯儒独尊的封建皇权统治下,孔子的弟子在皇帝那里都享有一些特权,看来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传说,中国的历代皇帝过年过节,都要祭奉孔子,同时也祭奉有子。这也使有姓家族享有了普通百姓无法享有的特权。

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个部落首领,善于在树上建造房屋。房屋建在大树上就像一个个鸟的巢穴,这样一来,既可以躲避野兽的袭击,还可防潮。后来,这位首领就被子民们称为“有巢氏”,于是,便成了有姓的始祖。还有一说,“有巢氏”后来分支多了,之间闹了分歧,便又将“有”和“巢”分开,成了两个姓氏。看来,有和巢还应该是一家子呢。

不管“有”和“巢”分不分开,他们的始祖都是居住在树上的。于是我就想,这不正好与在有庄发现的,用吊棺的独特方式入葬相吻合起来了了吗?有氏始祖的家就是安在树上的,入葬之后也应该是吊起来的啊!

当然,为什么在有庄,有氏家族的坟墓公布在村庄的四周,就真的是一个谜了。我在猜想,这是不是也是从远古时候相传下来的一种习惯呢? 于阁老的故事

于慎行画像

提起于阁老东阿人人皆知,于阁老本名于慎行,字可远,又字无垢。祖籍东阿县杨柳乡前屯村。他生于公元1515年,卒于公元1607年。嘉靖四十年(1561年)中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朝万历初年,于慎行参与撰修《穆宗实录》,书成,进翰林院任修撰,并以史官身份充任“日讲官”,也就是万历皇帝的老师。他在给万历皇帝授课时,因万历皇帝一篇文章背诵不下来,用戒尺打了万历的手掌。侍读告诉了皇太后,太后心疼儿子,马上来到御书房把万历拉着就走,并忿忿地说:“俺孩子读书做皇帝,不读书也做皇帝。”当时于慎行跟奏太后:“读书为明君,不读书为昏君。”太后省悟。于是,于慎行日讲如故。

据史书记载,于慎行工于诗文典章,但不善书法。有次,万历皇帝一时心血来潮,让御侍取出御府内珍藏的历代名人字画,要请讲官即兴题诗。于慎行诗成,而请别人代书。万历询问缘故,他如实回奏:我不善书,每诗成,都是请别人代为书写。万历闻听,认为老师敦厚诚实,便亲书“责难陈善”四个大字相赐,当时在文人墨客中传为佳话。公元1590年,于慎行因多次上疏早立太子,得罪了万历皇帝,因此请求离职,告老还乡。万历准奏,于慎行又一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并在谷城山【注】下办起“谷城山馆”,广招门徒,终日授课。于慎行家居十年后,万历因思念老师的恩德,又将他召回朝廷,并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人参机务。但于慎行已是年老体弱,到京后13天便病死了,终年63岁。万历追赐他为

太子太保,溢号文定公。 于慎行博学多识,熟悉典章制度,曾参与制定了许多重要的礼制。他在退居谷城山馆时,撰写了一部《谷城笔尘》,共18卷,分35类,其中记载了许多明代典故和历代习俗。又曾评论历代史事,从伏羲氏到辽、金、元,著成《读史漫录》14卷。还著有《谷城山馆文集》42卷,《谷城山论诗集》20卷。时人称其诗文“典雅和平”而又“自绕清韵”。《明史》记载,说他“学有原委,贯穿百家”,“词馆中以慎行及临胸冯琦为一时冠也”。后人为其树碑立传,称其为“天下文章官,三代帝王师。”

【注】谷城山在东阿县东北五里,一名黄山,《水经注》“东望谷城之山。”圯上老人谓张良曰,谷城山下黄石即我,又汉王葬项羽于谷城,皆即此。 刘集北双庙戒赌碑

戒赌碑 戒赌碑文如下:

且甚哉!天下事倾家败产,丧名坏节者,莫甚于赌博。或为骰,或为宝,或为牌种种赌局,皆是剥富劫贫也。见夫世人,含赌博,荒产业,屡赌屡输,悬欠难归,典田亩,卖房宅,祖父遗业一扫而空。欲再赌,无姿,不赌,难禁,由是诓东拐西,偷亲窃友,甚至饿父母而不顾,冻妻子而不恤,寡廉鲜耻,难免正人之憎恶。余庄双庙戒赌已久,父老子弟群安耕凿之性,智愚贤否共邀和睦之天,岂不幸甚,恐有无智之徒,引诱童蒙倡赌,以坏风俗,于是阖庄老幼,引诱童蒙倡赌,命名作文垂戒。余诚才疏学浅,曷敢妄作,仅以俚言聊且勒石以志云尔。犯赌条规者开列于后:

窝赌者罚钱十千,诱赌者罚钱五千,见赌不献者罚钱三千,见赌私放者罚钱无五千,遇赌即捉者赏钱三千,纠首陈光明、陈希思等三十二人 邑儒陈大猷撰文并书

大清光绪二十三年葭月上浣谷旦

北双庙树立戒赌碑的发起人是陈光明、陈希思等三十二人,时间是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农历十一月,是当地人陈光猷撰文并书写的碑文。

该碑主要记载了北双庙村在清光绪年间,对赌博者进行查赌、禁赌和惩赌的经过,痛斥赌博给人们造成的危害。 东阿王皮戏

下码头王皮戏,渊源于聊城市东阿县牛角店下码头村,频临黄河,是流行于东阿、平阴、冠县、茌平等地的民间戏剧,为境内所独有。

下码头王皮戏的乐器有呜嘟嘟、板胡、二胡、三弦、唢呐、也有锣鼓,但不常用,另有配合表演掌握节拍的手锣。主要曲牌有“叠断桥”、“贯孝灯”、“耍孩儿”、“桂柱香”、“山坡羊”、“顶嘴儿”等,最细腻的曲子是“十八调”,人称“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咳“。其代表剧目有《土地爷添油》、《送饭》、《休妻》、《两亲家顶嘴》、《赌博鬼》、《十八大姐逗王皮》等。下码头王皮戏不论是念白、唱词,还是数板,语言直白,简明朴实,通俗易懂,带有大量的当地口语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下码头王皮戏演出前先有一段《跑灯》,然后引出戏文,并穿插《李虎顶灯》、《寡妇上坟》、《卖翠花》等折。唱腔为曲牌联缀体,包括[耍孩儿](娃娃)、[驻云飞]、[序子]、[莺歌柳]、[太平年]、[清江引]等,有[慢板]、[快板]等板式。 该剧目多在夜间演出,演出场地一般在闲院荒场。演出前,全体演员(最多24人)扮装,手持各种彩灯,如伞灯、瓶灯、升灯、鼓子灯、篮子灯等,排成单行,前面一杆“图”字大旗开路,边扭边唱“路灯歌”。进入演出场地后,开始“跑场”,跑技有“里摞城”、“外摞城”、“十字穿城”、“踩街”、“乱劈柴”、“夹箔帐”、“龙吊挂”、“里二外四”、“里四外四”等,

队形变化多端,彩灯上下翻飞,煞是壮观,让人眼花缭乱。当剧目演出时,前场演唱,后场演员配唱,俗称“拉崖子”。除演出整个剧目外,也演出折子戏。演出剧目多是喜剧,幽默,诙谐,风趣,颇得百姓喜爱。

搜索更多关于: 关于曹植的故事 - 图文 的文档
关于曹植的故事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ggkr0q0rz76vac3m0a9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