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音乐六年级第一单元家乡风光教案教参教学建议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3:27: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是“啦”,在吹奏中可作为前奏。(为易于吹奏,曲调略有删改)。

这首歌曲的音域已达到十度,因此在吹奏上学生对音的位置的熟练程度需要提高;对相同音的高低八度的吹奏要有充分的把握,如有困难,括号内前奏由老师演奏。 2.教学建议

(1)建议先视唱然后直接吹奏,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简谱的视谱能力(2)打击乐伴奏声部需要单独练习,并由学生创作最后一小节的结束句,可以

有好几种方式,让他们选择,或者每一种都尝试一下,并作适当的评述。在加入打击乐器之前,可以由教师或请音乐基础较好的同学介绍一下三角铁、铃鼓、双响筒的音色特点、演奏方法、以及常用的节奏型等。

(3)这首乐曲十分上口,待熟练之后,可要求学生背谱吹奏。以培养学生的音高概念。如有时间充裕,可加入歌唱。 (二)《念故乡》 1.教学要求:

《念故乡》选自德沃夏克的交响曲《自新大陆》,其旋律有一种忧郁的美感,而使人们联想到隐隐的乡愁。因此长期以来,这首歌曲成为思乡的象征。

该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也可视作三大句。旋律进行平缓,速度是慢板,便于口琴或口风琴吹奏。

2. 教学建议:

(1)在吹奏之前,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讲一讲作曲家的生平以及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以引导学生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情感来演奏此曲。

(2)可采取视奏的方法,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五线谱视谱能力。可要求学生背唱、背奏。 (3)在吹奏中要求学生在气息上保持一致性,换气点尽量统一,长乐句保持气 息的连贯性。

(4)该曲要求学生初步体验两声部的合奏效果,在两个声部的分配中第二声部 的学生应略少于第一声部的学生数,音量稍弱。 (5) 加入人声,用“ln”演唱,作为练声曲。

(6)教师应用钢琴伴奏,再可加入一些打击乐。可以配上三角铁等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四.活动与创造 (一)听赏思考 1.活动要求

要让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并进行分段。对于“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一栏无固定答案,可由学生自由想象并运语汇,只要大致恰当即可。

2.活动建议

(1)可将“根据《春到沂河》速度变化分段落”的要求在初听音乐前提出,让学生在初听全曲的时候进行思考。

(2)可将“《春到沂河》的每个段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安排在分段欣赏乐曲时让学生回答。段落可以用数字或字母表示。情绪可用文字或色彩表示。

(3)将《江南好》和《桥》放在一起听赏,更能使人联想起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可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江南丝竹的有关知识,如上网搜索、资料交流、观看录象等。

问题答案见教材“内容介绍”。 (二)音乐旅游

1.活动要求

根据音乐的风格和歌词的含义让学生感受和思考歌曲描绘了何种家乡风光,体会歌曲旋律所表达的多彩风姿及歌曲中所表达的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分别将歌曲与图片对号入座,

2.活动建议

(1)以“音乐旅游”为命名听辨歌曲的风格,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因 此,不能让学生先知道曲名,在聆听后体会歌曲中的地方色彩,找出图片,然后再说出曲名。 (2)建议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将与听赏歌曲相贴切的风光照片粘贴在中国地图上,要学生一边听赏一边划出旅游的线路,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3)也可以先让学生在不看图的情况下边听赏,边用风景画或直接在地图上标出地理位置的方法来表达所到之处。

(4)遇到有些歌曲学生较熟悉,可鼓励他们一起哼唱。

(5)可再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找些描写家乡风光的歌曲,进行交流。 (6)辨别演唱者的音色,与音乐知识相联系。 3. 参考答案

第一幅 《黄土高坡》 第二幅 《太湖美》第三幅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第四幅 《青藏高原》 第五幅 《亚克西》 第六幅 《乌苏里船歌》 (二)编创旋律

1.活动要求:

要求学生在已给定的节奏框架上填写旋律,尽可能地使写出的旋律流畅自然,有终止感。

他们可以运用大小调体系,也可以用民族五声调式。主要是培养学生即兴的旋律感。

2.活动建议:

(1)教师可以先做一个示范,写一条旋律给学生看,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旋律创编,可以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最后对比较优秀的片段进行评述。当然对完全没有旋律章法的片段也要作适当的评点。

(2)复习“旋律”知识启发学生运用旋律音高进行的不同形态作编创。如上行、下行、平行、直线形、波浪形。同时创作后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视唱。

(3)教师可给出不同的节拍、节奏型让同学自行选择,也可以让同学自编节奏型。根据学生水平,可降低或提高节奏难度。 五.相关音乐知识:

(一)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一般指流行于江浙两省和上海地区的民间丝竹乐。其音乐风格清新优雅,细致活泼;曲调优扬柔美,婉转流畅。其中上海地区的丝竹乐,七、八十年来演奏活动从不间断,丝竹乐爱好者常在固定场所进行演奏活动,相互交流,共同琢磨,使江南丝竹这一乐种有更多的发展,在全国颇有影响。

上海流行的江南丝竹产生于何时?据研究,至少在清代1860年以前江南丝竹就已在民间流行。1911年成立的“文明雅集”是一个早期演奏丝竹乐的集社组织,此后又陆续成立了“钧天集”、“雅歌集”以及各种国乐会。1920年左右。在上海城隍庙点春堂举行了一次各地丝竹音乐爱好者集会,到会者竟有200多人,盛况可想而知。建国后,江南丝竹演奏活动时兴时衰,但始终没有湮没。近年来,江南丝竹演奏活动和爱好者的队伍都有所增加与扩大。

上海江南丝竹曲目是很多的,但在其流传和发展过程中,以《欢乐歌》、《中花六板》、《慢六板》、《三六》、《慢三六》、《云庆》、 《行街》和《四合如意》为大家最喜爱奏弄,也深受听者的欢迎, 所以人们誉之为江南丝竹八大名曲。

上海江南丝竹乐队组合通常是:“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竹”:笛、箫、笙;其它:板、板鼓、碰铃。

上海江南丝竹最大的音乐特点之一是演奏风格秀雅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支声性复调的织体定法很有特点,深得音乐工作者的珍视。 (二)音色

音色,即某种人声(如男高音、女高音)或某种乐器特有的声音种类。音色由发音体的

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而决定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两类。

人声可以分为三大类:男声、女声和童声。 男女声又经常被分为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和男低音。女高音嘹亮柔美,男高音挺拔高亢,女中音比较暗一些,浑厚而温暖,男中、男低音则是庄重厚实,给人一种坚定的感觉,。

乐器音色就更加丰富了,小提琴的纤柔灵巧,大提琴的深沉醇厚,双簧管的优雅,小号的铿锵明亮等等……。

作曲家对于音色的运用非常讲究,这些各种各样的音质对他们来说,就象是画家手中的色彩一样,会令他们的旋律、和声、节奏、力度产生鲜明的效果。

音乐界人士有时喜欢把各种乐器音色等同于特定色彩。竖笛(clarinet)能发出一种类似柔和色调(也许是蓝色色调)的声音,而小号发出的声音则像火红的色调。音乐学家艾尔森(arthur elson)提出了下列的对应: 小提琴——表现所有情感

中提琴——表现浓浓的愁思

大提琴——表现所有情感,但比小提琴所表现的更加强烈 短笛——表现狂欢

双簧管(oboe)——表现质朴的欢乐和悲怆 小号一一一一现大胆、勇武和骑兵渐近的声音 大号一表现力量,也可能是粗扩

英国管(english horn)——表现朦胧的愁思 竖笛——在中音区表现流畅和温柔

对人声音色的教学建议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听辨。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女声的分类。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分辨男高音和女中音、男中音和男低音的音色,这两对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对器乐音色教学建议: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通过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的方法,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固定的听觉思维。达到只要闻其声,便知是何乐器的教学目的。 六.音乐园地 (一)名曲库

1.《沂蒙山小调》(二胡独奏)

《沂蒙山小调》是彭修文根据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改编的二胡独奏曲。音乐豪放舒展、旋律优美,具有劳动人民朴实的性格。用音乐描绘了沂蒙山的的风光、歌颂了人民的新生活。

小学音乐六年级第一单元家乡风光教案教参教学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gmsv8nbbl47ty70kclt55mbv23rb1005b4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