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VIP专享]艺术概论终极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7:56: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1.艺术是什么?P3

艺术是一种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1.形象性是不是艺术的必备特征?(论述题。P9

(1)形象性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形象性也是一切文学艺术的

共同特征。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也就不能称作艺术作品。

(2)艺术形象:指艺术作品中所创造的具体而又概括并富于情感色彩和审美感染力的

意象或意境。

(3)在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形象其表现是不一样的,形象是艺术作品中的核

心要素。

(4)在再现性、叙事性作品中,艺术形象一般是指人物形象,也包括环境、场面、景

物、事态及一切有形物体。而在表现性、抒情性的艺术作品中,并不一定出现人物形象,某艺术形象则主要指情景交融的画面或氛围意境。

(5)所以,艺术形象实际上是一种艺术的情景和氛围,可以“有形有象”也不一定

“有形有象”可以象具体人物,山川风光,花鸟虫鱼那样有可视性和可触感也可以是无具象的一种情思、氛围或意境。

2.面对相同或相似的题材,为什么不同的艺术家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或艺术处理?(解答或分析P14

答: 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艺术创作更具独创性的特点,每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凝聚着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带有艺术家个人的主观色彩与艺术追求,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具有强烈的创造性与创新性特色。

3.为什么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解答或分析P16答: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由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与性格气质不同,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不同,在审美感受上就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差异,使艺术欣赏打上欣赏主体的烙印。艺术欣赏中的这种个性差异,普遍存在于艺术史实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4.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论述艺术的审美特征(论述P18(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事实上,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本身就是审美意识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体现。例如:拉斐乐《西斯廷圣母》,他的圣母像可以说囊括了文艺复兴时期所有圣母像的优点,着重体现民间母性或少女的善良、端庄、纯洁与美丽,使人产生感情的共鸣,(画面对美丽与神圣,爱慕与敬仰,都把握得恰到好处,显示出拉斐乐所特有的和谐、圆融、高雅、明快的格调,使人获得一种清新、纯洁、高尚、升华的精神享受。拉斐乐在宗教画中把圣母表现为人间美丽,年轻母亲形象的化身,使人产生感情的共鸣,体现了端庄、娴静和富于同情心的母性之美,包含着画家对人的崇高品质和纯正感情的赞美。)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真,升华的艺术真实。善,正确的道德评价。美,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例如: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就鲜明地体现了艺术中这种真善美的统一。这幅画取材于生活真实,它所描绘的沿街,河旁,桥上各色人物,足有几十种职业,上百种姿态,情绪也各不相同,反映出北宋首都汴京各阶层人物的生活。不光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民俗学,建筑学,历史学提供了翔实的研究资料,具有同样重要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此外,这幅画又突破了自唐五代以来,宫廷画家多以贵族官宦生活为主题的人物画的桎梏,而是以中下层市民的现实生活为题材,直接反映市民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它的人民性和现实性直接影响到后来明清插图和年画的发展,也深刻体现出艺术家对创造了当时繁华汴京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歌颂和赞美。然而,艺术家并没有局限于生活的真实,更没有流于道德说教,而是通过化“真”为“美”和化“善”为“美”,达到了真、善、美的融合。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能脱离内容,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例:朱耷《荷花水鸟图》孤石倒立,疏荷斜挂,荷的残,字的呆,造型独特,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5.怎样理解现实丑和艺术美的关系?(P22

(1)丑的现实也可以成为艺术创造的根源,艺术家发挥其主体的能动性。通过审美创

造,也能将之转化为艺术美。

(2)在艺术中,现实丑的本质范畴转化了,其现实性削弱了,艺术性加强了。作品中

的形象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现实中丑的事物或人物,已经渗进创作主体的认识,情感和评价等主观精神因素,从而成为一个典型形象。事物本身“丑”的性质并没有变,但作为艺术形象,它具有了审美的意义。它从反面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形象的真理,亦即艺术的美,对丑的深刻剖析和否定,就是对美的肯定。(3)例:罗丹雕塑《美丽的欧米埃尔》老妓女受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卖肉体。抨击不

合理的社会,对社会制度的愤怒,对这女子的摧残,罗丹刻画的丑陋是对全社会呼吁,美的事物是需要呵护和珍惜的。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第一节 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名词解释)

1.艺术起源于“模仿” P23

(1)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的最古老说法。(2)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

(3)基本观点: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实的模仿。

(4)简评:这种关于艺术起源于“模仿”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因为,

早期的人类艺术,特别是原始艺术,“模仿”占有相当大的成分。这种说法肯定了艺术来源于客观的自然界和社会的现实,其中包含着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进步的和合理的内容。但是,这种说法只是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提示事物的本质。对于原始艺术来说,“模仿”更多的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此外,这种说法还把“模仿”归结于人的本性,没有找到“模仿”背后的创作意图,因此,未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

2.艺术起源于“游戏”(P25

(1)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风靡一时。(2)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席勒,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3)主要观点: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一方面是由

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4)简评:显然,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中,含有一些有价值的成分。这种

说法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也提示出了艺术的部分特殊性。但是,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仅仅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仍然未能提示出艺术产生的最终原因。而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的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揭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3.艺术起源于“表现”(P26

(1)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这种说法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2)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3)主要观点:认为原始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的表现。

(4)简评:这种理论在西方美学界和艺术界具有一定的渊源和影响。毫无疑问,

艺术确实要表现情感,艺术家确实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他人,向社会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但是,把艺术的起源归结为“表现”,脱离开人类的社会实践,脱离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实际情况,仍然是把现象当作本质,把结果当作原因,同样不能科学地阐明艺术的起源问题。

4.艺术起源于“巫术”(P28

(1)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是二十世纪以来影响最大的学说。

(2)代表人物: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席勒,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法)

雷纳克

(3)主要观点:认为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的巫术仪式活动。

(4)简评:我们认为,艺术的产生最初确实是与巫术有密切联系的,但艺术起源

于“巫术”的理论又并不十分准确。这些原始的艺术活动虽然具有明显的巫术动机或巫术目的,但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

5.艺术起源于“劳动”(P30

(1)这是关于艺术发生的重要理论,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理论。(2)代表人物:俄国的普列汉诺夫

(3)主要观点:认为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类物质生产劳动。

(4)简评:劳动的的确是艺术得以产生的前提,因为它促成了人类以及人类的情

感和审美意识的产生。但从劳动到艺术的诞生,经过了巫术礼仪,图腾歌舞,想象幻想等中介,艺术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论述题)

一.艺术起源的动因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为什么?

答:艺术起源的动因是多元的

因为:一、理论基础: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认为社会的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

因造成的。

二.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1)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的较为合理和科学的理论(2)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艺术史学家希尔恩

(3)主要观点: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中,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

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产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与劳动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4)评价: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综合现象,因此,研究艺术的起源必须从社会学、人类学、

心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采取综合研究方法,才能真正提示艺术起源的奥秘。大量的史实分析,都在不同程度上证明了“多元决定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A.原始造型艺术(史前图画,雕刻,洞穴壁画,几何图案等)与模仿,巫术禁咒图腾标志劳动生活等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关系。B.原始歌舞艺术(诗、乐、舞三位一体)与模仿,巫术,游戏娱乐祈祷祭祀,图腾崇拜以及劳动生活等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关系。C.原始文学(神话传说等)与劳动,情感,想象,想象,幻想等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第三章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P38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1.艺术的社会功能:

归根结底,艺术生产是通过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审美价值却是艺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特性。艺术的具体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最主要的应当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这三种功能。2.审美认知作用(名词解释P39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3.如何理解孔子所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答:“兴”,指人的日常行为,个人修为,即“修身之事”。 “观”,指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 “群”,指群居相切磋,即聚集人士,交流思想。 “怨”,指“怨刺上政”,批评和怨刺统治者政治措施。

整句话是指《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本的名称。孔子这段话,除了强调文艺为维护儒家的政治、伦理道德服务外,也指出了文艺具有两方面的认识作用:一方面是文艺“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社会,历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就是文艺还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4.审美教育的作用(P41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其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5.审美娱乐作用(P44

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第二节艺术教育

1.什么是美育?(审美教育P47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促进人格的完善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2.美育与艺术教育有何关系?(P47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手段,在美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艺术教育的概念(P50

(1)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为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

和实践教育。

(2)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品的评价

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同时,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第一节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P54

1.文化?(名词解释)

所谓文化:人类在其实践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和积累起来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方面的成果的总和,所以文化系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大子系统。第二节艺术与哲家(P571,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1)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活动时,总

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特定哲学思想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或流露出来。

(2)哲学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出现了一批哲理性的艺术作品。(3)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更表现在它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2.艺术对哲学的影响:

艺术对哲学产生一定的影响,艺术可以启迪哲学家的思维,艺术作品也可以传播特定的哲学思想。

3.谈谈你对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看法(论述):

(1)西方现代派艺术泛指十九世纪末以来,在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下各种艺术流

派的总称。(定义)(2)产生的背景:

社会的急剧动荡变化,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精神危机日益严重。

(例:A.无产阶级崛起,革命B.俄红色苏维埃革命剥夺私有财产,无产阶级站立起来了C.20世纪30年代,欧美金融危机。)

受到西方现代哲学尤其是种种反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例:A.克罗齐的表现主义(注重主体心灵的表达)代表人物挪威蒙克《呐喊》B.

搜索更多关于: [VIP专享]艺术概论终极版 的文档
[VIP专享]艺术概论终极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gr6i0ynbp47le14lopx1jxus0hkxz00vy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