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1.湿地的含义
(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
(2)分类? 河流、湖泊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3)特点
①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②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2.“地球之肾”
(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湿地的生态效益
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生命的摇篮”?
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鸟类的乐园”??保护生物多样性“地球之肾”3.湿地资源问题 (1)湿地资源问题
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
(2)洞庭湖萎缩?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态环境问题
??增多4.保护湿地
(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1
(3)措施 地区 洞庭湖 三江平原 具体措施 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措施 采取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
微点1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微点2 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
微点3 湿地保护的两大原则 (1)保护与开发并重、协调一致。
(2)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要特别重视湿地的环境作用。
湿地及其保护
(2018·高考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如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2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1.沼泽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沼泽湿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举例如下:
(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2)青藏高原湿地的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
3
积水;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的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2.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3.湿地资源问题及产生原因
(1)问题: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功能和效益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2)产生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
①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②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人为因素类型 土壤侵蚀 围湖(海)造陆 环境污染 大量引水灌溉 河流的截流改向 结果 入湖泥沙量大增 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了富营养化过程 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 4.不同类型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 湖泊作为一项重要的湿地资源,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
4
(2)内陆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
5.湿地的保护 (1)保护湿地的措施
①退田还湖、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 ②防治水污染。
③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乱捕滥伐。
④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等。 (2)洞庭湖“变”大的措施与其带来的效益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有冻土分布。20世纪中后期,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巴音布鲁克湿地主要补给水源是( ) A.湖泊水和地下水 B.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 C.地下水和山地降水 D.积雪融水和湖泊水
2.冻土对巴音布鲁克湿地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水分蒸发 C.阻挡水量外泄
B.减少下渗水量 D.导致湿地萎缩
3.下列关于保护巴音布鲁克湿地内野生天鹅的措施,合理的是( ) A.跨区域调水,稳定湿地面积
B.加大人工孵化力度,扩大人工天鹅种群数量 C.划定核心保护区,禁止畜群进入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