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指出安全生产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面粉生产车间应严禁烟火
B.含氯气的尾气用碱溶液处理后再排放 C.天然气运输时应悬挂如右图所示的标志 D.金属钠着火时应立即用大量冷水扑灭
D [面粉是有可燃性的粉尘,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A正确;氯气有毒,能够污染空气,应用碱溶液吸收处理再排放,B正确;天然气易燃烧,运输时应悬挂易燃气体标志,C正确;钠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氢气为易燃气体,所以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大量冷水扑灭,应用沙土盖灭,D错误。]
2.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空洞和温室效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大量排放了有害气体,它们主要是( )
A.CH4和CO C.CO和CO2 答案:B
3.金属铜不能够与稀盐酸反应,却能够与稀硝酸反应,是因为稀硝酸具有 ( ) A.脱水性 C.强酸性 答案:D
4.某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KIO3) C.用纯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B [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但食盐中含的碘酸钾(KIO3)是化合物,碘是其中的一种元素,并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B错误。 ]
5.为了区别0.1 mol·L硫酸溶液和水,下列方案不合理的是( ) A.将BaCl2溶液分别滴入两种液体中,变浑浊的是硫酸溶液 B.将两种液体分别滴入碳酸氢钠粉末中,有气体产生的是硫酸溶液 C.将酚酞溶液分别滴入两种液体中,变红色的是硫酸溶液 D.测试这两种液体的导电性,导电性强的是硫酸溶液 C [向硫酸中滴入酚酞,不变色。]
-1
B.SO2和NO2 D.SO2和CO
B.吸水性 D.强氧化性
6.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硅单质 B.硅酸盐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C.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D.高纯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
D [自然界中没有硅单质,光纤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工业上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7.关于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H2的一极是正极,通O2的一极是负极 B.通O2的一极是正极,通H2的一极是负极 C.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不可能达100% 答案:A
8.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各种高分子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橡胶易溶于水 B.羊毛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C.聚乙烯塑料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D.聚氯乙烯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
D [天然橡胶不溶于水,羊毛是天然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塑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9.将KSCN溶液加入到下列所指定的各溶液中,溶液不会显红色的是( ) A.加入足量的铁粉后的FeCl3溶液
B.铁丝在足量氯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水溶液 C.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绿矾溶液 D.加入氯水后的FeCl2溶液
A [KSCN溶液遇Fe溶液变红色,与Fe混合无明显现象。A.Fe+2FeCl3===3FeCl2,因Fe过量,溶点燃3+
液中无Fe存在;B.2Fe+3Cl2=====2FeCl3,所得产物的水溶液中有Fe;C.绿矾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3+
3+
2+
生成Fe;D.2FeCl2+Cl2===2FeCl3,溶液中有Fe。]
10.如下图,在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
3+3+
A.Zn-2e===Zn B.Cu-2e===Cu C.2H+2e===H2↑
+
--
2+
-
2+
D.Cu+2e===Cu
A [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负极发生的反应为Zn-2e===Zn。]
11.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2H2+4OH-4e===4H2O;O2+2H2O+4e===4OH。据此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2在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 C.氢氧燃料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B [A项O2得到电子,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项氢氧燃料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项能量要损耗,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
12.H2O2溶液发生分解反应:2H2O2===2H2O+O2↑。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反应温度中氧气生成速率最大的是( )
A.20 ℃ C.60 ℃
B.40 ℃ D.80 ℃
-
-
-
-
+
-
-
2+
2+-
D [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题中D温度最高,反应速率应最大。] 1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Na、CO3、Cl B.Ag、Al、NO3、H C.K、H、SO4、OH D.Ba、Na、Cl、SO4
B [A选项,H、CO3不能大量共存;C选项,H、OH不能大量共存;D选项,Ba、SO4不能大量共存。]
14.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氯化氢的电子式:H∶Cl B.甲烷的分子式:CH4 C.乙烷的分子式:CH3CH3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 [乙烷的分子式:C2H6;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15.下列选项中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Al>Si B.稳定性:PH3>H2S C.酸性:H2SO4>HClO4 D.碱性:Al(OH)3>NaOH
A [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对应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
+
2-
+
-
2+
2-
2+
+
-
2-
+
+
2-
-
+
3+
-
+
+
+
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