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1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7:17: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12

第一章:

一、什么是媒介管理及其与一般管理的区别

含义:研究媒介管理者协调、组织、领导和控制媒介员工的工作和充分利用媒介资源来达到既定的媒介发展目标的过程。

一般管理:管理者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媒介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中国的媒介管理不仅要将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经济利益有机结合、互相协调起来,并将承担社会责任置于首位。而且还要将完成宣传任务纳入自己的目标系统,并予以优先考虑。 它不只是3M(人财物)管理,而更重要的还有讯息资源的管理。 媒介管理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 从四个方面理解:

协调、组织、领导和控制属于管理行为,不同的管理行为反反映不同的管理风格,而不同的管理风格又可产生不同的管理绩效。

媒介员工属于管理对象,但不是没有血肉的被动工具,而是富有感情的能动主体,因此让他们心情愉快的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目标是媒介组织共同致力于达到的目的,是媒介组织的基本构成元素。

4.媒介组织必须为达到其目标而取得和利用必要的资源,除了人力资源,还有受众资源。信息资源,广告资源,物质资源等。 二.媒介管理的原则

对媒介管理者及其所从事的活动所提出来的必须遵循的指导原理和基本要求。对现在和未来的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均具有一定的规范、导向、促进和保证作用。

形成:是在具体实践和理论探讨中逐步形成的。这一形成过程是不断认识和反映媒介管理活动以及一般管理活动规律的过程。 1 2 3、形成合力。 4 5、 6、 7 8

正确认识:1.媒介管理原则的制定式有客观依据的。2.媒介管理原则的制定受到一定阶级思想和世界观的影响。3.媒介管理原则并不是单独起作用,而是一整套原则共同释放能量。4.媒介管理的八大原则并不是散乱排列,而是一个严密的体系。 导向性是媒介管理的根本,整体性是媒介管理的全局,互动性是媒介管理机制,民主性是媒介管理基础,法制性是媒介管理保证,秩序性是手段,专业性是关键,发展性是归宿。 三.媒介管理的职能

媒介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应该承担的职责和必须具有的功能。

对将要进行的管理活动的方向性,连续性和整体性起着重要维护作用。

1

职能分类:

1. 计划职能,最基本的职能。2.组织职能。3.指挥职能,关键。4.协调职能5.控制职能,6.革新职能

正确履行:

1.媒介管理中的各项职能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2.媒介管理中的各项职能是既有层次也有侧重的。

3.不同的媒介主管人员在不同的职能上话费的时间量不同。 作用:

1.有助于媒介组织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2.有助于媒介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有助于合理配置媒介资源,并提高协同效果

4.有助于媒介组织真正成为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5.有助于适应国际媒介竞争。

第二章

一、什么是媒介产业,何为媒介产业化及其途径 媒介产业:适应传播活动的需要所形成的庞大的知识产业系统,它包括传统的知识传媒产业和电子媒介产业。媒介产业规模日趋庞大,主要包括:信息制造机构——报刊、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媒介产业应该是公共产业、信息产业和营利产业的综合体。 功能: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教育功能4.文化功能 信息特点:1.公益性2.真实性3.新鲜性4.有用性。

媒介产业化:指从单纯的文化、精神生产事业的媒介单位沿着经营和理性的轨迹向企业状态过渡的一种现象。媒介经营的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向独立的企业法人过渡,并以市场平等、竞争的原则建构内外关系,从而形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同类企业的集合体”。 途径:理念创新、体制创新、资本运作、集团化经营、全球化竞争 第三章

一、媒介组织的概念,管理层次,管理幅度及其关系

媒介组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单位或群体。

管理层次:通常,具备五层以上管理层的组织结构,我们称其为垂直型结构。管理层在三层以下 的组织结构,我们称其为水平型结构。

垂直型有利于建立媒介领导者、管理者的权威,确保媒介统一步调,但往往会使信息流动速度变慢和信息流动过程中造成人为或非人为的变形。

水平型一般分为三层:上层、中层和基层。上层的任务是从媒介整体利益出发,对整个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中层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分目标的制定、拟订和选择计划的实施方案,基层主要是协调基层员工的各项工作,完成各项任务。

管理幅度:所谓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这个数目是有限的,当超这个限度时,管理的效率就会随之下降。因此,主管人员要想有效地领导属,就必须认真考虑究竟能直接管辖多少下属的问题,即管理幅度问题。 关系:为使组织结构与媒介管理相适应,必须对组织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调整内容有:

1.分析现在媒介或媒介兼并或资产重组后的组织结构存在的优缺点,设计适应媒介管理的组织结构。 2. 通过对媒介管理层次的划分,赋予相应的职责与权力,有助于媒介管理的实施。 3.为关键媒介战略岗位配备适合的人才。

2

直线职能制是什么?及其特点(优缺点) 一、概念:

指在组织内部,既设置纵向的直线指挥系统,又设置横向的职能管理系统,以直线指挥系统为主体建立的两维管理组织。 二、优缺点: 1、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点是:既保证了集中统一的指挥,又能发挥各种专家业务管理的作用。 2、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缺点有:

1)各职能单位自成体系,不重视信息的横向沟通,工作易重复,造成效率不高。 2)若授权职能部门权力过大,容易干扰直线指挥命令系统。 3)职能部门缺乏弹性,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迟钝。 4)可能增加管理费用。

备注:直线职能制仍被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采用。 事业部制

在直线职能制框架基础上, 在直线职能制框架基础上,设置独 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事业部, 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事业部,在总公司 领导下,统一政策,分散经营。是一种分权化体制。

媒介组织变革趋势:小型化2、扁平化3、精干化4、专业化 第四章

一.媒介战略管理是什么? 媒介环境中的PEST分析

媒介战略管理:媒介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使命与战略目标,为求得长久的生存和稳定发展,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总体谋划并付诸实施的动态管理过程。

特征:1、全局性 2、长远性、3纲领性 4、权威性 5、抗争性、6.相对稳定性

PEST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P,经济环境 E政治环境 S社会环境 T 技术环境。 二、什么是媒介集团及其类型,媒介集团化战略有哪些?

媒介集团:是媒介组织的基本形式之一,狭义的媒介集团是指人们习惯上讲的“新闻集团”,主要是指报业产业集团、广播电视产业集团等;广义的媒介集团包括“新闻集团”,网络集团和电信集团等。 媒介集团化战略:媒介集团化是媒介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媒介产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媒介集团的含义是:媒介集团是媒介联合的高级形态,它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一个或若干个大中型媒介为核心,与有关联的媒介、企业、科研单位或经营组织,遵循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合。

三、什么是媒介多角化(多元化,多样化)战略 (同心,复合多元化)

媒介组织适应战略环境的要求,通过战略性资产重组以及人财物讯等资源的再整合,内部资源向外部其他行业或部门的渗透和扩张,同时生产和提供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以媒介产业为主,涉足多个行业或部门,以期实现规模优势、降低组织风险、营造持续竞争优势等目的的战略行为。实现多角化经营的三个途径:内部发展、购并、联合。 媒介使命 媒介战略控制

为了使媒介组织的活动与媒介战略的要求保持一致,以合适的标准评价战略实施进展情况并随后采取相应的纠偏行动。

为什么要或者重要性为:媒介战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媒介战略管理的复杂性;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

采取方式或者控制的类型为:回避控制、活动控制、绩效控制、人力资源控制。

3

媒介战略控制的动态过程为确立媒介战略评价标准、衡量媒介业绩、诊断和反馈纠偏。 第五章

媒介领导的权威是什么?

1、权威是实施领导的基础

所谓权威,是指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权力和威望。在媒介领导过程中,权职所产生的是强制性影响力,而威望产生的是自然性影响力。

强制性影响力的形成因素

传统观念。 2、团体规范。 3、法定职权。 自然性影响力的形成因素 品德、才学、资历、感情。 合理而科学地使用权力

对使用权力的成本、风险和正负功能,一定要有正确的充分的认识。 一定要依据具体情况或事态有针对性地使用权力。 使自己行使权力的行动与众人的期望相吻合 要理性地成熟地行使权力

慎用惩戒权和专家权,尤其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使用专家权

二、媒介领导与一般领导的区别

所谓领导,就是领导者率领、引导和影响团体成员从事与任务相关的各种活动的过程。 1.领导必须同时具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缺一不可。 2.领导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的支配力量。

3.领导是使用不同权力以多种方式引导和影响被领导者的能力

4.领导者的责任是确定组织目标并率领、引导和影响团体成员通过相关活动实现之。 媒介领导不同于一般的领导。

媒介领导的原则 媒介领导的原则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领导与分层领导相结合的原则

期望理论及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4方面)

答: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一个人预期某种行为会给他带来具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他才会采取行动。这一理论着眼于三种关系:

(1)努力——绩效关系。即个人认为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会带来一定工作绩效的可能性。 (2)绩效——奖励联系。即个人对达到一定工作绩效后即可获得期望的奖赏的信任程度。 (3)奖励——个人目标关系。即所获得的实际奖赏对个人的重要性程度和吸引力。 期望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主要体现在:

(1)目标激励与悬赏激励:通过设定多层次的目标,不同层次的目标对应不同的奖励等级,进行悬赏激励,将报酬与工作成绩挂钩。这是从第一种关系即努力——绩效关系来讲说的。(有多大能耐就选择完成多少任务,根据完成任务的多少获得相应的奖赏)

(2)兑现诺言:管理者一旦答应进行奖励,就必须兑现诺言,只有当员工觉得自己该获得奖励时就能获得奖励的时候,激励效果才能长久。这是从第二种关系即绩效——奖励的关系来说的。

4

搜索更多关于: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13 的文档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gu922aq1o2b61y989h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