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XX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跨东经118°32′~119°10′,北纬36°41′~37°19′。东邻XX市寒亭区,西界广饶县,南接青州市和昌乐县,北濒渤海。纵长60公里,横宽48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耕地141万亩,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43%。城区位于西南部,处北纬36°52′,东经118°44′。有公路、铁路(暂时没有客运)通全国各地,交通便利。直线距离:至北京市400公里,至济南市165公里,至XX市37.5公里,至青州市区31公里,至广饶县城35.5公里,至昌乐县城20.5公里。正东达寒亭区界24.4公里,正西达青州市界9.2公里,正南达昌乐和青州市交界处16.8公里,正北达广饶县界42.48公里,东北达寒亭区界40公里,西北达广饶县界20.8公里,西南达青州市界12.4公里,东南达昌乐县界16公里。 本项目位于XX,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地理位置图)。 二、地形、地貌、地质 XX处于XX中山地以北,主要由弥河冲洪积微倾斜平原和海陆交互沉积形成的滨海平原组成。地貌类型从冲积—洪积山前平原向冲积—洪积山前倾斜平原及冲积—海积微倾斜平原过渡。地势是一个自南而北缓慢降低的平原区,地形标高变化于49.5~10米之间。海拔最高点在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东南角埠顶处,高程49.5米;最低点在寿北已开发滨海滩涂区,高程1米,南北相对高差48.5米,水平距离70公里,平均坡降万分之七,地面坡度1.2/1000左右。西部平坦且地势略高,东部地形较低洼,东西地形相对高差2~5米。河流和地表径流自西南向东北流动,形成大平小不平的微地貌差异,全市地形总体分3部分,7个微地貌单元。 1、寿南缓岗区 西起孙家集街道大李家庄,经纪台镇张家庙子附近至稻田镇管村以南,为泰沂山区北部洪积扇尾。成土母质多为冲积物,土质较好。全区地形部位高,地面起伏大,地表径流强,潜水埋深大于5米。土壤类型多为褐土和湖褐土。 2、中部微斜平原区 地势平缓,坡降很小,分布有河滩高地、缓平坡地、河间洼地等微地貌单元。因受河流影响,各地貌单元呈南北走向间隔条带状分布。土壤母质为河流冲积物,河滩高地主要分布在丹河以东,南起田马北,北至侯镇南端;弥河沿岸南起孙家集街道、纪台镇以北,北至营里镇南部,以及XX城以北,地形部位较高,海拔多在9米以上,潜水较深,水热条件好,主要发育着褐土化潮土和潮土。河间洼地与河滩12
高地呈间隔平行分布。缓平坡地主要分布在化龙镇中南部和文家街道西南部,地形部位低,潜水较浅,多发育湿潮土、潮土,部分低洼地区发育着砂姜黑土。 3、滨海浅平洼地 主要包括侯镇、营里镇、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和羊口镇的全部或大部及台头镇的北部。地形部位低,海拔在4~7米之间。成土母质为海相沉积物与河流冲积物迭次相间。地下水埋深1~3米,矿化度较高。土壤为滨海盐土和滨海潮盐土。 三、水文特征 全市年均水资源总量为5.5041亿方,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3689亿方、地下水资源量1.3263亿方、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0.1911亿方;全市年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9453亿方,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1.5852亿方、地下水可利用量1.2366亿方、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可利用水量0.1235亿方。降水历年平均降水量593.8毫米。最大1282.6毫米(1964年),最小299.5毫米(1981年)。季节降水高度集中于夏季(6、7、8月)。全年平均降水日数73.7天(≥0.3毫米为一降水日),7月份最多,平均13.6天;1月份最少,平均2.4天。 四、气候、气象 XX地处中纬度带,北濒渤海,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受冷暖气流的交替影响,形成了“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爽凉有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 大气温度年平均气温12.7℃,年最高14.2℃,(1998年),年最低11.4℃(1969年)。月平均气温7月最高,为26.5℃;1月最低,为-3.1℃。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9.6℃。极端最高气温41.0℃,出现在1968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气温-22.3℃,出现在1972年1月27日。春季温度回升较快,平均气温12.9℃,月平均气温以3、4月份回升最快,4月份升温7.7℃。夏季天气炎热,平均气温22.0℃,日最高温度在35℃以上的时间,平均每年9.8天。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平均气温13.8℃,11月份降温幅度最大,较10月份降低7.9℃,有寒潮出现。冬季越来越暖,平均气温-1.3℃,偏高0.5℃,日气温低于-10.0℃的时间平均每年14.6天。 五、植被 XX境内有木本科植物45科、79属、175种。主要有松类、柏类、本白杨系列,黑杨系列,刺槐类、柳、榆、泡桐、臭椿、银杏等。全市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谷子、地瓜、绿豆和高粱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及蔬菜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3
1、XX市社会环境概况 XX市隶属山东省XX市。辖9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975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102万。 改革开放以来,XX市在资源、交通等基础条件并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农业起步、工业立市、城乡统筹、党建带动,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现代化城市,成功走出了一条统筹推进、科学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促进了整体实力的快速提升。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全国百强县评选中,XX市连续9届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XX市自然条件优越,资源物产丰富。中南部地下水源丰沛,土质肥沃,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北部地下卤水储量40亿立方米,富含钠、溴、钾、碘等几十种元素,被列为全国三大重点盐业开发区之一。沿海滩涂达45万亩,渔业资源丰富,主要经济鱼类20多种,贝螺虾蟹等10多种。 XX市工业基础实力日益增强。近年来,着重培植起了晨鸣纸业、蔬菜产业、海源盐业、联盟化工、板材木业、机械动力、饮料酒业、服装工艺、电力工业等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围绕主导骨干企业,形成了海洋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工艺品、建筑建材、轻工等六大生产体系。主要产品有盐及盐化工、造纸、机械、纺织、化工、轻工、工艺美术、食品、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50多个门类1300多个品种。 XX农业优势突出,是国家确定的粮食、蔬菜、果品、棉花、水产、畜牧综合商品基地市。XX市是山东省确定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市,农业现代化建设起步早,科技含量高,现已建成国家级万亩农业 现代化示范区、万亩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农业高新技术走廊、高效林业示范园、农业生态示范园等五大示范样板工程,引进推广了3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新品种、200多项新技术。粮油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和棉花、大豆。XX市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被国家命名为唯一的“中国蔬菜之乡”。 XX市交通、通讯发达。济青高速公路横贯东西,青羊铁路纵贯南北,潍高、羊临等省道、国道纵横交错。新修的外环路四通八达。全市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乡乡通柏油路。国家二类开放口岸羊口港,可直达周边国家和地区。通信事业迅猛发展,建成了自动电话、无线寻呼和移动通信三个网。电力事业发展讯速,农村通电率100%,是“全国14
农村电气化市”。被确定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XX镇概况 XX镇隶属于山东XXXX市,位于XX市中部。镇区总面积47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3.4万人,耕地4.7万亩。镇域南部淡水资源充足,土壤肥沃,蔬菜种植业发达;北部地下卤水资源丰富,盐化工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XX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引黄济青工程第一泵站宋庄泵站位于该镇,省羊益公路、益羊铁路和正在施工中的环渤海(荣乌)高速公路贯穿镇域,南距济(南)青(岛)高速公路15公里;北距国家二类开放港口—羊口港、东距XX港均20公里。 该镇蔬菜生产加工包装出口、淀粉生产、生猪养殖等行业迅猛发展,年产各类鲜菜1.5亿公斤。以秀峰公司、春晖食品、龙跃食品为代表的蔬菜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蔬菜5万吨,产品出口到日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盛泰淀粉有限公司、泰兴食品有限公司、秀峰樱桃谷鸭加工厂为代表的加工企业获得蓬勃发展。其中“秀峰”牌商标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使用标志,到2007年该镇已形成了以蔬菜加工、肉制品加工、淀粉生产、畜禽养殖为主导,农机配件、盐业化工、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等各行业全面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镇形成了以羊临路为主干,以食品、建材、集贸市场为支撑的三产发展新格局,1995年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800家,从业人员1500人,实现三产增加值3000万元。 XX镇王高项目区2002年10月份开工建设,已开发面积3平方公里,到2005年,项目区内企业已达46家,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32个,过5000万元项目8个,过亿元的项目3个,限额以上企业30家,园内企业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实现利税过亿元。园区被列为XX市四园三区之一、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到205年该镇已形成粮、菜、果、牧四大支柱产业。蔬菜生产,成立了XX市优质蔬菜协会,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带动发展无公害蔬菜10000多亩,全部通过农业部认证。露天创汇蔬菜、富硒蔬菜、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主要品种有黄瓜、茄子、西红柿、金针菇、香菜、大葱、芽菜等。通过加工出口企业秀峰公司和蔬菜批发市场的带动,全镇农业走出了一条“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蔬菜生产及加工出口、淀粉生产等行业初具规模。以秀峰公司为代表的蔬菜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蔬菜5万吨,产品销往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