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政治知识点复习 专题二 法律 新人教版
1、为什么维护公共秩序
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离开了一定的规则,秩序的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②只有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秩序,才能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③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④维护公共秩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2、怎样维护公共秩序
①首先要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强化公民的诚信意识;
②维护公共秩序要加强法治,依法惩治那些不守规则,不守秩序的行为; ③维护社会秩序还必须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④要从小事做起,自觉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和意识,自觉遵守公共场所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 3、法律的特征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②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③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4、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②法律维护公共秩序;
③法律维护公共安全; ④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⑤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5、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 6、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①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②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7、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年龄小,发育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其权利更
易受到侵害;
②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③社会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大量存在 8、四大保护
(1) 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2) 学校保护: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4) 司法保护:在整个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是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的一个重要举措。 9、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①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注意培养自己对真与假,是与非,美与丑的分析和辨别能力;
②其次要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
③在面临险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冷静,沉着,机智,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④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依法维权。 10、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
②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
③权利与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11、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12公检法机关
(1) 公安机关是我国政府部门中掌管社会治安和国家保卫的专门机关
(2) 检察院是独立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机关 (3) 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 13、树立法治观念的意义
①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 ②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③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14、怎样树立法治观念 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青少年学法懂法的意义?
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能后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②能都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5、如何尊重他人隐私
①首先表现在不蓄意打听和刺探别人秘密;
②应当为他人保守秘密不经他人允许,不得散布他人隐私; ③不能隐瞒和包庇犯罪。 16、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①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和适度的情感距离; ②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