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定分析触发条件 对比危险点列表 可接受风分析发生概率 分析现有防范措施 优化防范措施 确定风险等级 险,结束评估 不可接受风险 价评范围
1.对一些基准具有共性的安全风险评估,集中以识别较为严重和严重风险为主,如长大隧道、大区间信号盲区地段、小半径了望条件不良地段的作业。对于一般风险、可接受风险可以简单一些。 2.对安全风险重点:等级施工、防洪及自然灾害、非法道口、设备病害、防断、防胀、自轮运转设备等,各车间(公司)要针对风险重点逐一制定重点危险预控措施。 4.4 安全风险点管理 4.4.1 安全风险分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辨识出的危险点可能造成后果损失的大小程度和发生的概率,分为四级:
A级安全风险(重大安全风险)是指可能造成铁路交通一般A类及以上事故或造成3人及以上人员伤亡的后果。
B级安全风险(严重安全风险)是指可能造成铁路交通一般B类、C类事故或伤亡1至2人的后果。
8
C级安全风险(较为严重安全风险)是指可能造成铁路交通一般D类事故的后果。
D级安全风险(一般安全风险)是指可能造成行车设备故障、人员轻伤或对安全生产有影响的后果。
4.4.2 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工务段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矩阵法)
后果
风险矩阵
严重安全风险 (B级)
重大安全风险 (A级)
分值
事故等级 较大及
C6
B12
B18
A24
A30
A36
A42
6
以上事故
劳动安全事故 死亡3人及以上 死亡2人
较为严重安全风险(C类)
C5
C10
B15
B20
A25
A30
A35
5
一般A类事故
4
一般安全风险(D类)
2 1
分值
1 不可能 预见从不发生 3
C8 B12 B16 B20 A24 A28 4
一般B类事故
死亡1人
C6 C9 B12 B15 B18 A21 3
一般C类事故 一般D类事故 设备故障
重伤
4 2 2 很少 20年内不可能发生 1/20
C6 3 3 低可能 10年内可能发生1次 1/10
C8 4 4 可能发生 5年内可能发生1次 1/5
C10 C5 5 能发生 2年内可能发生1次 1/2
9
B12 C6 6 有时发生 每年内可能发生1次 1/1
B14 C7 7 经常发生 1年内发生10次或以上 ≧10/1
2 1
轻伤 无
可根据段历年发生事故的等级和概率,安全管理重点和安全控制目标,以段为单位,参照本标准,确定调整标准。
发生机率
1/100
对应发生机率和后果,赋予6个事故等级和7类发生机率等级,赋予递增的权重分值,
A区为根据工务安全生产目标所不能接受的重大风险区,风险值12分以上,出现该区风险应立即采取措施终止行为或设备使用;
B区为12至20分,为严重风险,是不希望发生的风险区,应立即采取措施补强或修正行为;
C区为6至12分,为较为严重风险区,是可以接受,但尽量不重复发生的风险区,应监控,按照养修和工作周期整改;
D区4分以下为一般风险区,应在日常工作中有计划处理和改正。
4.4.3 风险等级的判定 风险等级=后果分值*机率分值 查表得出对应的风险等级
根据段历年发生事故的等级和概率,安全管理重点和安全控制目标,参照本标准,确定等级标准,既不可过于严厉,脱离生产实际,造成安全措施和目标不能实现,也不能过低造成失管失控。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应被判定为较为严重及以上风险。 ①发生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明文强制规定“不得、禁止”的禁止性行为和标准。
②部、局、段明令禁止的禁止性行为和标准。
③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④专业技术人员、安全技术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直接观察到的
10
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4.4.4 安全风险监控
1.段相关业务科室、车间(公司)必须对防洪、重点(等级)施工、严重设备质量隐患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安全风险指派专人进行实时监控。
2.对B级及以上安全风险重点,相关科室每月至少检查一遍;责任车间每半月至少检查一遍;责任班组每周至少检查一遍;
3.车间、工区对C级安全风险每月不少于1次有记录的检查,对D级安全风险,车间、工区及时采取预控措施,进行危险点消除或降低。
4.对C级及以上线路设备类安全风险点,检控车间每月不少于1次有记录的检查,发现异常或防控措施不力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车间。
4.各车间、公司风险监控执行情况段安全调度科不定时抽查。 4.4.5 安全风险动态管理
1.作业前风险管理。施工负责人每日施工、作业开始前,应对照作业项目危险点统计表(段印制成册)开展事前安全评估,对当天作业项目存在的危险点进行评价,记录评估结果进行班前看板公示(见附件三?X X X车间(工区)安全风险揭示牌?),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管理措施减少事故发生可能,施工、作业前要进行防控措施的警示提醒和相关安全技术交底。
2.段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对管内存在的等级安全风险实行月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