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县级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8 1:35: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加之县内学生入学高峰期已过,这使县域内适龄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减少。据统计,2009年以来,郧西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数由2003年的92000余人降至61000余人,这为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更好地避免了因班容大、教师少、教学资源匮乏、教育投入不足等原因引起的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等系列问题。

3、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为郧西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003年以来,郧西县针对教育实际,通过考试招聘、资教签约等多种渠道,出台优惠政策,从县内外择优录用、引进数百名各类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师一线,分配到边远乡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为他们解决编制、生活等问题,这些“新鲜血液”大多数已成长为教学骨干,为郧西县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薄弱学校人才引进解决了难题,这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教师待遇不断提高为郧西县教师队伍稳定创造条件。 2009年以来,郧西县克服各种困难,落实了全县教师绩效工资足额兑现,保障了教师福利待遇。同时,该县还通过各种途径,奖励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在社会上营造尊师重教之风,使教师地位有提高,待遇有改善,为教师队伍稳定创造了条件。

5、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连年改观为郧西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赢得发展潜力。

近年来郧西县大力改善乡村办学条件。从2006年开始,每

9

年都将寄宿制学校建设列为政府全年的十件实事来抓,通过不懈努力,已实现了大多数乡镇学校的寄宿制学校建设目标,乡村学校办学条件逐渐与城区接近,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相对小均衡。

(二)郧西县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1、从当地政府层面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结合郧西县实际,着力研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从政策层面上予以保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机构。成立郧西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任组长,主抓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工作,强抓国家对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优惠政策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联动相关部门,统筹安排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全面工作;同时,将学校所在地党委政府负责人列入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全力支持服务于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工作。

②建立完善义务教育经费划拨向基础薄弱学校倾斜的保障机制。结合全县教育发展实际和学校特点,将经费划拨重点向边远山区倾斜,向基础设施薄弱学校倾斜,向教育发展潜力不足学校倾斜;分年度、分批次、有计划地对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弱势学校进行扶持,确保这类学校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加快发展,促进全县教育教学水平全面协调发展。

10

③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动态评估机制。科学制定评估细则,对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进行动态周期性评估,根据学校间存在的“不均衡”问题,灵活有效应对,科学制定调整措施,确保学校长期均衡发展。

2、从教育主管部门层面着力研究并制定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的具体措施。

①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根据学校地域、人口、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大多数群众呼声等方面,研究制定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在保证多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原则下,打破行政区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集中力量扶持建设,避免“校舍盖好了,学生没有了”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到建设不重复、扶持有重点、发展有目标、均衡有标准。

②着力研究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统筹安排新机制的出台、运行和监督长效机制。根据全县总体师资配备水平,对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备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根据生源流动情况,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向师资力量不强的学校流动,并在职称晋升、福利待遇、生活补贴等方面给予考虑,着力解决学校间师资配备悬殊大、科任教师老龄化、部分学科弱势化等突出问题,使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统筹调整,科学搭配,实现师资力量大致均衡。

③结合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生源分布情况,对各义务教育学校“最优学生容量数”(即学校最优化的在校生规模数)进行分析

11

评估,大力宣传并引导“超容量”学校部分学生调剂到达不到“最优容量数”学校,适度“分流”生源,使生源分配大致均衡;严格控制班容量,大力推行小班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避免因班容大、学生多、课堂教学效果差等问题,使后进生、中等生、慢发展学生都有机会得到教师的关注,都能成长成才成功。

④实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倡“生本教育”。目前,十堰市推行的“生本教育”尝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体验、小组合作、交流互动”等形式的改变已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主动性,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郧西县马安镇中学率先在全县进行了“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生本课堂”的优势也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结合各校实际展开“生本教育”尝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方面。

3、从社会层面着力引导并改进造成教育发展失衡的外部环境。

①加强教育宣传力度,为学校均衡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由于历史原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不均衡发展在社会中的影响根深蒂固,在短期内无法完全剔除。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让教育均衡化发展在社会中形成较强的舆论氛围,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是消除人们对教育“偏见”的重要方面,是解决择校等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保持教育均衡发展的得力措施。

12

②加强教育引导力度,为社会形成正确的用人观、成才观和价值观创造条件。引导社会逐步认识并形成学校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的局限性,让“唯才是举”的用人意识真正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用人单位层面;引导家庭层面真正认识到“什么是人才”的真正内涵,让家长对“名校”、“名师”的过分依赖转化成“关注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改变对孩子“成功、成才”的固有评价标准,让“因人因材施教”深入到所有家庭和监护人。

③加强教育统筹力度,大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办教育、共同教育人体系。

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教育无处不在,而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脱离家庭、社会等方面独立谈教育的发展,使教育发展“孤军奋战”,结果只能让教育均衡发展之路走得更慢。大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办教育、共同教育人体系,办好“大教育”,对解决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意义。

通联:郧西县安家乡初级中学 凌吉安 电话:15871119701

13

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县级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h0qa4yioh7z7sh756ag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