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孩子正确交往与对待友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9:10: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育孩子正确交往和对待友谊

谁不愿意有几个知己,可以倾诉衷肠?谁不愿意有几个朋友,可以增添欢乐?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之间相互交往与日俱增,朋友、友谊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内容。小学六年级,人生最为灿烂的时代,对朋友的向往最为强烈,对友谊的憧憬最为多彩。但12、13岁的孩子毕竟尚未成年,他们对朋友往往还缺少理智的分析,对怎样选择朋友往往有些迷惘。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交往和对待友谊呢?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和各位家长进行交流:

一、“近朱近墨”的联想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我国晋代哲学家和文学家傅玄用来比喻人因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其习性的话。后来,人们把“近朱近墨”引伸为教育子女择邻、择友的警句。应该肯定,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环境和友人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时候或某种场合,这种作用可能起关键性的。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些少年失足者原先本质并不坏,只是因为交友不慎而被坏人引上了邪路。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一旦与坏人拉扯上了,要想洁身自好是很难的,尤其是对“免疫力”差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陷入坏人圈子,要想自拔就更是困难。所以,当家长要关心孩子交朋友这件事。

我们知道,孩子进入少年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逐步发展,对父母渐渐地“疏远”起来,喜欢自个儿选择伙伴和结交朋友了。但是,这时的孩子还很不成熟,既无交友经验,更谈不上什么社会阅历,在交朋结友中很容易出问题。他们爱交朋友,却又不善于交朋友,往往以一时一事的好恶出发,凭一时半刻的热情,或者为着一点小利益就轻率交友,甚至与陌生人也很快交上朋友。他们还很幼稚,辨别能力很差,很容易受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比如“哥们义气”就对少年很有诱惑力。由于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什么是“哥们义气”,他们容易上当受骗。因盲目地崇尚“哥们义气”而被坏人带坏的不乏其例。因此,少

年时期的孩子结交朋友,家长要格外留心,要及时地给予指导。

首先,家长要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和理解友谊。一个人在世界上是不能没有友谊的,纯洁的友谊对个人、对事业都有好处。爱因斯坦说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普希金也说过,“不该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要教育孩子珍惜友谊,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同时,教育孩子交朋友要慎重,对不熟悉的人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不要“一见钟情”。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荀子早就说过,“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 其次,要教育孩子在交友中讲原则,有主见,把品德作为择友的第一标准。通过交往,如果发现对方心灵美,志趣高尚,确实可以信赖,就要珍惜和发展这种友谊。如果发展对方品行不端或自己志趣相异,则不宜继续这种友谊,该中止就要及时中止。有个“割席绝交”的成语,源于东汉时期的管宁和华歆同席地读书而不同志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天,管宁和华歆同助菜园,见地上有块金子,管宁照样锄地不停,华歆则拾起金子看了又看,当发现管宁依然冷漠,才不好意思地扔下金子。又有一次,两人在一起看书,门外驶过一辆大官的马车,管宁依然专心致志地读书,而华歆却丢下书本到门外去观看,并羡慕不已。管宁感到华歆这个人贪慕钱财,热衷功名,不是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他把他俩共坐的席子愤然割断,以示绝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使孩子懂得,对于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还是不交为好。

交友时,交往双方必须遵循一定的交往原则:

1.真诚原则:(1)真诚地表现自己;(2)真诚地对待别人。 2.尊重原则:(1)自我尊重——自尊;(2)对他人尊重——人尊;(3)他对自己的尊重——他尊。

3.互酬原则:互相帮助,互相酬赏的意思,不仅包括物质的内容,更包括精神的内容。

4.宽容原则: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也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心灵的升华和脱俗。宽容首先解放的是自己,真正获得主动的也是自己。

5.角色互换原则:一方面站到别人的角度,以别人的心理需要来考虑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角色互换,以对待“客观的我”的方式来对待他人。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是建立亲密,融洽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6.平等原则:交往中既要悦纳自己,也要悦纳他人。不能目中无人,处处高人一等,也不能卑躬屈膝。

当孩子遇上不应该作为朋友结交的人时,首先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如此,躲为上策。其次采用敷衍的方法,当躲避不成时可以当面敷衍,这种方法至少不会促使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用说明的方法,表明自己不愿意与之交往的意思。交友是双方的事情,若一方执意不肯,他方即使勉强也不会成为朋友。

其次,要让孩子在结交朋友中锻炼自己。结交朋友是一种社会交往,是人生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孩子从少年时期开始结交朋友,可以从中得到锻炼,增长才智,培养社交能力,为日后踏进社会积累知识,打下基础。在这方面,家长的思想要解放一些,在给予必要的指导的同时,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去比较,去寻求友谊的真谛。

不少家长老为孩子的交朋结友提心吊胆,生怕孩子交上坏朋友,会“近墨”而变黑。但如果因为担心而割断他们与外界的接触和交往,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足取的。关键的是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出污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那就需要家长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在孩子的交往过程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把好舵。第二,提高孩子的“抗污染能力”,经常提醒孩子要把握自己,并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及交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循循善诱,润物无声

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发展很快,但认识能力往往跟不上,甚至有时分不清是非。如有的把电影或电视里的妖艳女人视作美女,把强暴的行为当作勇敢去模仿;有的则把旧社会那种帮派哥们义气当作高尚的友谊去赞赏,甚至为了哥们义气去做违法犯罪

的事。当孩子对一个新结识的朋友盲目滥施热情的时候,家长应该清醒地看到孩子对交朋友的意义认识是肤浅的,他只图在朋友那里获得精神愉快,却不懂得的交朋友的意义。我们在现实中,在交往方面,有的学生交往很广,朋友很多但据了解有这么几种不正确的思想:(1)是多交一些朋友,显得自己有力量,稍受一点委屈,或遇上不愉快,请朋友出面威胁他方;(2)是男女同学交往方式有问题,固定的几个男女同学,结帮看VCD或过生日,个别家长也不拘小节,把孩子不该看的CD片子放在电视柜,使孩子不该看的也看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种图得一时快乐,不懂交友意义的交往心理,有时会因一时的冲动做出有害社会,有损他人利益的行为;有时也会糊涂地跟着干,他们只图能从中获得新鲜感和愉快感,根本不顾及后果。

怎么办呢?该如何引导孩子选择益友呢? 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家长。 (家长互动环节:给家长留时间思考再谈体会) 1、作为家长是否刻意讨厌过别人 ? 2、是否有当作孩子的面埋怨和指责过老师? 3、你平时能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吗? 4、家长有没有给孩子灌输过人际关系思想?

5、孩子在学校与人吵架,或被人欺负时,你怎么做的? 家长平时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恰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在茶余饭后对电视的好坏评判,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是非的看法,以及对他人的尺度,都会给孩子以影响,家长平时的喜怒哀乐,都会在孩子心田有意无意播下美丑善恶的种子,会使孩子认识和评判是非的能力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次,要关心孩子交友的情况。

注意观察孩子的交友活动,了解孩子的交友心态,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小学生六年级孩子还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交往的

搜索更多关于: 教育孩子正确交往与对待友谊 的文档
教育孩子正确交往与对待友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h2665dgka6k2th1y0r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