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DP内涵、衡量福利时的优缺点、支出法核算 Y=C+I+G+NX
GDP的内涵:
经济体在某一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或一季度)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表明最终产品要经过市场交换 ?优点在流通环节统计便利操作计量方便
?缺陷 ?A、有漏损不经过交换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价值不被计入GDP,比如自给自足的经济所创造的价值
?B、地下经济 ?非公开的秘密的市场交换 ?据估计美国地下经济产值占GNP的1/3
2、GDP所给出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否则会重复计算
3、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销售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A、是所生产的而不是所销售的即不全经过交换的 (例:一企业生产了100的商品,销售80,计入GDP=100)?B、所生产的还表明:把与生产无关的,既不提供
物品,也不提供劳务的市场交换所带来的价值排除在GDP计算之外。(例:出售的股票、债券的收益,是金融所有权的转让。本质上为收入转移。)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
?A 、反映计算期问题 , 说明GDP 是流量 而不是存量 ?B、不包括已有的商品的交易 ?例如 古画 旧房子的交易额不计入 GDP因为它们在生产出来的当年已经被 计入当年的 GDP
5、GDP一般指市场活动所导致的价值
GDP衡量福利时的优缺点:
?没有考虑收入分配的变化 ?不包括大多数非市场商品?不包含休闲的价值 ?未考虑环境成本 ?难以正确核算产品质量的改进对价格的影响
GDP核算-支出法:
?1、家庭消费支出:C (家庭部门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包括耐用品和非耐用品、消费是需求的最主要构成部分) ?2、企业和家庭投资支出:I (?(1)投资指物质资本存量的增加。不包括购买债券或股票等证券资产 ?(2)在国
民收入账户中,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3)新房屋的建设作为投资,而不作为消费 ?(4)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
?3、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G (A、政府购买摆阔国防支出、州和地方政府修筑道路的费用,以及政府雇员的
薪水等项目。B、政府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C、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只是财富的转移,不计入当期生产)
?4、国外对净出口的需求:NX (NX=X-N X出口,N进口) ?基本国民收入恒等式为:Y=D+I+G+NX 2、GDP平减指数、CPI、PPI的比较
GDP平减(紧缩)指数:
qt为当期数量,pt为当期价格,po为基年价格
CPI:
?测量居民购买一篮子固定商品和服务的花费。
?与紧缩指数的三个区别: ?(1)商品范围不同 ?(2)CPI计量年复一年不变的固定一篮子商品和服务,GDP则更加
广泛,每年都在变动。?(3)CPI包括进口价格,紧缩指数不包括
PPI:
?是企业购买一篮子固定商品和服务的成本(1)刻画代表性企业的生产成本 ?(2)篮子中包括原材料和半成品
关系:
?PPI是一个先期指标(leading indicator),CPI是一个当期指标(concurrent indicator ?GDP-deflator是一个后期指标(lagging indicator)
?PPI往往预示CPI的变动信号,因此政策制定者更加关注PPI。 3、跟GDP有关的GNP、NDP、NI、PI、DPI的计算
GNP国民生产总值:GNP=GDP+国外要素支付净值
NDP国内生产净值:NDP=GDP-D(D为折旧) NNP国民生产净值:NNP=GNP-D(D为折旧) NI国民收入:NI=NNP-Indirect Tax(间接税)
PI个人收入: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国民收入不等于个人收入。国民收入的公司未分配利
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不会成为个人收入,政府转移支付和公债利息虽不属于国民收入,但会进入个人收入
D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YD)=PI-Income Tax 几个重要的恒等式
Y≡C+I+G+NX
C+I+G+NX≡Y≡YD+(TA-TR)≡C+S+(TA-TR) S-I=BD+NX=BD-TD BD=-BS=G+TR-TA
4、AD线向右下倾斜的解释,即P与总需求Y反向变化的原因
向下倾斜的斜率表示,较高的价格水平,降低实际货币供给,从而降低总需求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有四个:
第一,利率效应。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下降,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量减少;P↑→M/P↓(实际货币供给)→超额L→抛出债券换取货币→债券价格↓→利率↑→I↓→Y↓
第二,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P↑→资产实际价值↓→相对贫穷→C↓→Y↓
第三,税收效应。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从而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减少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P↑→出现收入泡沫(名义收入↑)→T↑(税收自动上升)→DPI↓→C↓→Y↓
第四,净出口效应(外贸效应)。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在汇率不变条件下,使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导致本国居民增加对国外的商品购买,外国居民购买本国商品减少。因此,净出口减少,导致总需求减少。 5、长期、短期AS线的形状和含义
在短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平直的,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在中期中,它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短期的AS曲线是水平的(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表明厂商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上愿
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作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基础思想是:由于存在时失业,厂商们可以再现行工资水平上,获得他们所需要数量的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假定为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于是,他们庡按现行价格水平,提供需求所要求的数量。
长期的AS曲线是垂直的(古典的总供给曲线),表明无论是什么价格水平,供给的
产品数量都一样。古典总供给曲线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劳动市场处于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6、AS曲线描述了经济中的价格调整机制,推导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表达式为:
?如果产出高于潜在产出(Y>Y*),价格将会上升,并且在下一期会更高。
?如果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水平 (Y ?如果明天的价格水平等于今天的价格水平,那么,产量就等于潜在产量。 ?GDP和潜在GDP之间的差距就是产出缺口 ?解释 ?回到微观经济基础,劳动力供求均衡 ?当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时,此时,经济处于繁荣,对劳动力需求超过劳动力供给,因此,实际工资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因此,价格会上升。 ?当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实际工资水平会下降,企业生产成本下降,因此,价格会下降。 总供给曲线数学推导 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其核心是通过Phillips曲线寻找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具体步骤如下: 7、工资/价格粘性理论 ?1、在新古典供给理论中,工资在瞬间进行调整,以确保产量持续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但是,产量并不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水平,而且PC曲线表明,工资对失业的变动调整迟缓。 ?2、总供给的关键问题是,为什么名义工资对需求变动调整迟缓,或者为什么工资时黏性的? ?—当工资随时间缓慢变化,而不是充分和快速地灵活变化来确保每一时刻充分就业时,工资就是黏性的,或者工资调整迟缓。 不完全信息—市场出清 协调问题 效率工资和价格变动成本 合同与长期关系 内部人—外部人模型 8、用AD-AS模型分析供给冲击、需求因素等对经济中P、Y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参考5-6章的习题) 书本P120-1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