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5月份月考试题(2012.5)
班级___ 姓名___ 学号___ 得分___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翡.翠(fēi) 倦怠.(dài) 秀颀.(qí) 胆怯.(qia) B、摒.弃(bìng) 饯.别(jiàn) 骈.进(bìng) 承蜩.(tiáo) C、星宿.(xiù) 蘸.水(zhàn) 赊.欠 (shē) 伺.机(sì) D、俯瞰.(kǎn) 门槛.(kǎn) 赦.免(sha) 桑梓.(zǐ) 2、下列各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2分) A、津津有味 趋炎附势 无精打彩 果不其然 B、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破口大笑 盘虬卧龙 C、宰相胸襟 强聒不舍 全神惯注 光怪陆离 D、汪洋万倾 历历在目 唯唯连声 随心所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B、心灵是一剂药,上帝和凡人都参与了它的配制。 C、学校热情表扬了梁家驹见义勇为行径。
D、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我们要学会沉下心来读书,决不能断章取义....,以致曲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B、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C、老师要求学生们注重积累好词佳句,学生们因此坚持寻章摘句....,语言素养得到了提高。
D、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他们讳莫如深....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察,对人生万象的感悟。
5、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孔乙己》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其中的“我”就是少年鲁迅。 B、《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其代表作有小说《草原》《套中人》,戏剧《樱桃园》等。
C、《口技》选自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其作者是清代的张潮。
D、《范进中举》选自明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章回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 所以,丙烷被幸运地选作火炬的燃料。
②再说丙烷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较醒目。
③为什么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料选择了丙烷呢?
④丙烷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而且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在零下40摄氏度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饱和蒸汽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形成燃烧。
⑤因为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A、③⑤②④① B、③⑤④②① C、③④②⑤① D、③④①⑤②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2分) A、若止印三二本 左手倚一衡木 B、满坐寂然 以后典籍皆为板本 C、舟尾横卧一楫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D、食之不能尽其材 文理有疏密 8、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1)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论语》)
(2)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3)翅湿沾微雨,_________。(葛天民《迎燕》)
(4)长风万里送秋雁,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_________,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6)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7)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表达诗人雄心勃发、壮志满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中能引起游子思归之情,渴望家的温馨的写景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5分)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
1
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1分) (2)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1分) A、疾恶如仇 B、胆小怯懦 C、谨慎细心 D、武艺高强
(3)这部小说描写了108个英雄好汉,各人都有一个绰号,有些绰号深刻地概括了其人的本质特点,使人很容易记住,(如豹子头-林冲)请写出小说中其他英雄好汉的名字及其绰号。(至少三个)(3分)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18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3)几欲先走. 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2、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2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13、对“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句理解恰当的是( )(2分) A.所有能够模仿的,这里都有。 B.凡是别处有的,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C.一切应该有的声音,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D.凡是应该有的,这里都有。 1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一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先走”两字作用何在?(4分) 15、选文第二段写了哪些声音?(至少找出6种)这段中写宾客的表现有什么作用?(3分) 三、 现代文阅读(23分) (一)《孔乙己》节选(11分)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①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②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③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④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6.写出本段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4分)
①时间:___________ __ ②地点:_____________
③人物:___________ __ ④事件:_____________ 17.分析文中画有横线语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句是外貌描写,说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是因为他的好喝懒做,四体不勤。
2
B.②句是语言描写,表明孔乙己以谎言来维持自己的“尊严”,精神麻木可悲。 C.③句是行动描写,说明孔乙己深怕旁人揭他的短处,想在瞒和骗中苟且偷生。 D.④句是动作描写,“摸”字形象地写出孔乙己舍不得花掉仅有的四文钱的吝啬心理。 18、“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属于什么描写?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和与妻子 深深地鞠了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来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里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19.选文中几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分析不确切的 一项是( )(1分)
A.增强悲剧气氛,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 B.揭露封建社会的冷酷。 C.批判当时群众的麻木、冷漠。
D.加强喜剧色彩,是对孔乙己可笑性格的嘲讽。
20.掌柜一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说明掌柜唯利是图,一心只想着钱。 B.担心孔乙己不能还他的钱。
C.含蓄地表现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 D.表明孔乙己每况愈下,穷困潦倒。 (二) 石文的《轻点关门》(12分)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运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 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
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哪。”生活就是样, 。(选文有改动) 21、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分)
答:①第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李老先生临终前对儿子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2分) 答:生活就是这样, 四、作文。(30分)
作文材料: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进入青年时期。请你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以“长大的感觉真好(或真恼)”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3)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