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田家炳中学预习学案(七)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科 时间 预习 目标 预习 方法 生物 课题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备课组 第7课时 初一生物 2009年 3 月23日 星期 一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尝试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3.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自主、合作、展示、交流 知识导学: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1.消化系统的组成: 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 消化腺: 胃腺→胃液(盐酸、胃蛋白酶) 肝脏→胆汁(大消化腺,无消化酶) 胰腺、肠腺→肠液、胰液(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2.食物的消化: (1)淀粉 口腔,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小肠中,肠液、胰液中酶 葡萄糖 (2)蛋白质 胃中胃蛋白酶 、小肠中肠液、胰液中酶 氨基酸 (3)脂肪 胆汁、小肠中肠液、胰液中酶 甘油脂肪酸 3.食物的吸收: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预习提纲: 1. 食物中的 、 和 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 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 。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 的作用而进行的。 2.口腔中有 酶,胃液中有 酶,肠液、胰液中有消化 、 和 的酶。胆汁也是一种消化液,但是胆汁中没有 ,对脂肪有消化作用。 3.口腔是 系统大开始部位,里面有 、 和 导管的开口。 和 在口腔中不被消化,只有淀粉在 的作用下,部分转变成 , 还需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口腔只具有初步消化的作用。 4.消化系统是有 和 组成的,消化腺可以分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 ;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 。 5.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 、 等物质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 ,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 ,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 ,小肠的 和 特点,大大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是人体 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 运往全身。 知识闯关 ( ) 1.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哪一组? A、唾液和胃液 B、唾液和肠液 C、肠液和胆汁 D、肠液和胰液 ( )2.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摄氏度温水中, 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唾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唾液、胰液 ( )3. 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将主要影响以下哪种物质的消化?( ) A、豆腐 B、米饭 C、肥肉 D、瘦肉 ( )4.某严重肠梗阻患者,由于组织坏死,切除了近4米的小肠,手术后其消化功能仍正常,这是因为 A、口腔和胃有消化功能 B、胰腺仍能分泌胰液 C、大肠也有吸收功能 D、保留了十二指肠 ( )5.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 A、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 )6.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结构与吸收机能相适应的特点( )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壁内有肠腺 7.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由此你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在制定这项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四种处理____必要(填“有”或“不”) 8.下图中的曲线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 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 (l)曲线甲表示________的消化。 (2)曲线丙表示________消化。 (3)曲线乙的消化从______开始。 (4)这三种营养物质在[ ]________中都可以被消化, (5) C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D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 备课组长签字 教务处签字 考核分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