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实验技能训练教程
(8)最后整理 滴定完毕,应放出管中剩余的溶液,洗净,装满去离子水,罩上滴定管盖备用。
(二)种子呼吸速率的测定技术 1.装配广口瓶测呼吸装置
取500ml广口瓶1个,加一个三孔橡皮塞。一孔插入一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使吸收空气中的CO2,保证在测定呼吸时进入呼吸瓶的空气中无CO2;一孔插入温度计;另一孔直径约1cm,供滴定用。平时用1小橡皮塞塞紧。在瓶下面装一小钩,以便悬挂用尼龙窗纱制作的小筐,供装植物材料用。 2.空白滴定
拔出滴定孔上的小橡皮塞,用碱滴定管向瓶内准确加入0.05mol/L Ba(OH)2溶液20ml,再把滴定孔塞紧。充分摇动广口瓶几min。待瓶内CO2全部被吸收后,拔出小橡皮塞加入酚酞三滴,把酸滴定管插入孔中,用1/44 mol/L草酸进行空白滴定,至红色刚刚消失为止,记下草酸溶液用量(ml),即为空白滴定值。 3.材料滴定值的测定
倒出废液,先用自来水,再用新煮沸(为驱赶水中CO2)并冷却的蒸馏水洗净广口瓶,重加20ml Ba(OH)2溶液于瓶内,取待测小麦种子100粒,同时称出重量,装入小筐中,打开橡皮塞,迅速挂于橡皮塞的小钩上,塞好塞子(加样操作时,应设法防止室内空气和口中呼出的气体进入瓶内),开始记录时间。经30min,其间轻轻摇动数次,使溶液表面的BaCO3薄膜破碎,有利于CO2的充分吸收。到预定时间后,轻轻打开瓶塞,迅速取出小筐,立即重新塞紧。充分摇动2min,使瓶中CO2完全被吸收,拔出小橡皮塞,加入酚酞3滴,用草酸滴定如前。记下草酸用量,即为样品滴定值。
4.取出广口瓶中的小麦种子,于80℃烘箱中烘干并称取干重。 5.计算呼吸速率
呼吸速率(mgCO2/g(FW)/h)=(A-B)×1/(W×t)
上式中,A:空白滴定用去的草酸量(ml);
B:样品滴定用去的草酸量(ml); W:样品鲜重(g); t:测定时间(h)。
每毫升1/44mol/L 的草酸相当于1mgCO2。
呼吸速率单位一般可采用mgCO22g鲜重2h,式中滴定值以ml计,mgCO2/ml草酸=1。
表4-1 呼吸速率测定记载表
测定日期:
处处理材料量 测定 空白 样品 呼 吸 速 率 ﹣1
﹣1
32
植物生理实验技能训练教程
理编方式 鲜重 干重 粒数 时间 滴定值 滴定值 mg/(gFW min ml ml h) mg/100mg/(gDW.h) 粒种子h ﹣1﹣1号 吸胀1 种子 萌动2 种子 芽长3 0.5cm种子 注意事项
课中人数多,室内空气中CO2浓度不断升高,是本实验最大的误差来源。若先做样本测定,后做空白滴定,测定结果甚至出现负值。克服的办法可将广口瓶装满水,在室外迎风处将水倒净,换上室外空气(若用自来水,还应用无CO2蒸馏水或煮沸过的冷开水洗涤广口瓶),塞好橡皮塞、带回室内进行加液、滴定等操作。进行样本测定时也可在室外将装有萌发种子的小筐挂入瓶中,并开始记时。操作要注意勿使口中呼出的气体进入瓶中。 五、思考题
1..哪些因子能影响呼吸速率?
2.在呼吸速率测定中哪些步骤容易出现误差?应怎样避免。 3.广口瓶橡皮塞上加一碱石灰管有何作用?
实训五 抗逆性测定技能训练——电导率仪法
一、实训目的
1.掌握利用电导率仪测定呼吸速率的方法。 2.掌握电导率仪测定呼吸速率测定原理。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受到逆境伤害时,由于膜的功能受损或结构破坏,而使其透性增大,细胞内各种水溶性物质包括电解质将有不同程度的外渗,将植物组织浸入无离子水中,水的电导将因电解质的外渗而加大,伤害愈重,外渗愈多,电导度的增加也愈大。故可用电导仪测定外液
33
植物生理实验技能训练教程
的电导度增加值而得知伤害程度。 三、材料与仪器试剂
电导率仪;真空泵(附真空干燥器)一套;恒温水浴;水浴试管架;20ml具塞刻度试管;打孔器;10ml移液管;试管架;电炉;记号笔;去离子水适量;滤纸适量。 四、训练内容 1、电导率仪的使用
(二)植物组织抗逆性鉴定技术 1.容器的洗涤
电导法对水和容器的洁净度要求严格,水的电导值要求为1~2μS(微西门子);所用容器必须彻底清洗,再用去离子水冲净,倒置于洗净而垫有洁净滤纸的搪瓷盘中备用。为了检查试管是否洁净,可向试管中加入电导值在1~2μS的新制去离子水,用电导仪测定是否仍维持原电导。 2.试验材料的处理
分别在正常生长和逆境胁迫的植株上取同一叶位的功能叶若干片。若没有逆境胁迫的植株,可取正常生长的叶片若干片,分成两份,用纱布擦净表面灰尘。将其中一份放在﹣20℃左右的温度下冷冻20min(或置40℃左右的恒温箱中处理30min)进行逆境胁迫处理。另一份裹入潮湿的纱布中放置在室温下作对照。 3.测定
(1)将处理组叶片与对照组叶片用去离子水冲洗两次,再用洁净滤纸吸净表面水分。用6~8mm的打孔器避开主脉打取叶圆片(或切割成大小一致的叶块),每组叶片打取叶圆片30片,分装在三支洁净的刻度试管中,每管放10片。
(2)在装有叶片的各管中加入10ml的去离子水,并将大于试管口径的塑料纱网放入试管距离液面1cm处,以防止叶圆片在抽气时翻出试管。然后将试管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用真空泵抽气20min(也可直接将叶圆片放入注射器内,吸取10ml的去离子水,堵住注射器口进行抽气)以抽出细胞间隙的空气,当缓缓放入空气时,水即渗入细胞间隙,叶片变成透明状,沉入水下。
(3)将以上试管置室温下保持1h,其间要多次摇动试管,或者将试管放在振荡器上振荡1h。 (4)1h后将各试管充分摇匀,用电导仪测其初电导值(S1)。
(5)测毕,将各试管盖塞封口,置沸水浴中10min,以杀死植物组织。取出试管后用自来水冷却至室温,并在室温下平衡10min,摇匀,测其终电导值(S2)。 4.计算
按下式计算相对电导度:
34
植物生理实验技能训练教程
S1相对电导度(L)=S2
相对电导度的大小表示细胞膜受伤害的程度。
由于室温对照也有少量电解质外渗,故可按下式计算由于低温或高温胁迫而产生的外渗,称为伤害度(或伤害性外渗)。
Lt?LCK?1001?LCK 伤害度(%)=
式中 Lt—处理叶片的相对电导度;
Lck—对照叶片的相对电导度。
在电导度测定中一般应用去离子水,若制备困难可用普通蒸馏水代替,但需要设一空白试管(蒸馏水作空白),测定样品时同时测定空白电导值,按下式计算相对电导度:
S1?空白电导度相对电导度(L)=S2?空白电导度注意事项
1.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测定电导时要防止高CO2气源和口中呼出的CO2进入试管,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温度对溶液的电导影响很大,故S1和S2必须在相同温度下测定。 五、思考题
1.测定电解质外渗量时,为何要对材料进行真空渗入? 2.测定过程中为何进行振荡?
实训六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技术技能训练——分光光度法
一、实训目的
1.掌握75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掌握测定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采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体内的游离脯氨酸,不仅大大减小了其他氨基酸的干扰,快速简便,而且不受样品状态(干或鲜样)限制。在酸性条件下,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缩合物,用甲苯萃取后,此缩合物在波长520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脯氨酸浓度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消光度成正比。 三、材料与仪器试剂
3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