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试卷 A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 共 20)
1.塑性通常用
和
来表示
2.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是
3.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是
和
4.固溶体合金在结晶过程中,产生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为
,由于这种偏析呈树枝状分布,故又称
5.工业纯铁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6.淬火钢在 250~350℃温度范围内回火时要发生回火脆性,称为 7.滚动轴承钢主要用于制造滚动轴承的
8.灰铸铁的热处理方法有
、
、 、
、
9.变形铝合金按其性能特点可分为 和锻铝
10.青铜是指除
、
以外的铜合金
11.金属材料、
和 统称三大固体工程材料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 共 20 分)
1.灰铸铁的硬度测定方法是(
)
C.维氏硬度 )
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2.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松香
B.水晶 C.石蜡
3.冷塑性变形的金属晶粒重新结晶为均匀的等轴晶粒需进行的热处
理是(
)
A.去应力退火
B.完全退火 C.再结晶退火 )
4.下列情况属于相变过程的是(
A.液态金属的结晶
B.晶粒长大 C.冷变形金属的再结晶
)
5.在铁碳合金的基本组成相中,属于金属化合物是(
A.铁素体
B.渗碳体 )
C.奥氏体
6.调质是(
A.淬火+低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高温回火
) 7.下列关于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论述错误的是( A.合金元素的加入使铁素体产生固溶强化
B.合金元素的加入使奥氏体相区的大小发生改变
C.除钴外,合金元素的加入使 C 曲线左移
8.阻止石墨化的元素有(
)
A.硅
B.磷 C.硫
)
9.属于软基体上分布硬质点的轴承合金有(
A.锡基巴氏合金
B.铝基轴承合金 C.珠光体灰铸铁 )
10.碳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的铸铁是(
A.灰铸铁
B.白口铸铁 C.球墨铸铁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20 分)
1.金属材料在拉伸试验中都经历弹性变形、屈服、冷变形强化、缩颈 与断裂四个变形阶段(
)
)
2.实际金属材料表现为各向同性(
3.冷变形强化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
4.金属化合物的熔点高,性能硬而脆(
)
)
5.液态铁碳合金发生共晶转变,形成低温莱氏体(
6.加热速度越快,奥氏体晶粒越粗大(
)
)
7.等温转变图的鼻尖处过冷奥氏体最易发生转变(
8.减小临界冷却速度可以提高淬透性(
)
) )
9.钢中的锰能与硫形成 MnS,从而减轻硫的热脆现象(
10.硬质合金的抗压强度高,抗弯强度低,韧性较差(
四.问答题(1 题 10 分,2、3 题 15 分 共 40 分)
1.写出下列牌号数字及文字的含意,Q235-F·A、T8A、KTZ450- 06、H68、LF5。
例如:HT100:表示灰铸铁,其最低抗拉强度为 100MPa。
2.车床变速箱传动齿轮工作中承受一定的弯曲、扭转载荷及冲击力,
速度中等,现选用 45 钢制造,其热处理技术条件为:调质,
230~280HBW;齿表面,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50~54HRC,试确 定加工工艺路线,并指出热处理的目的
3.画出简化的铁碳相图,标出各相区的组织组分,指出图中
S、C、E、G 点及 GS、SE、ECF、PSK 线的含义
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 共 20)
1.伸长率 断面收缩率 2.过冷
3.滑移 孪生
4.晶内偏析 枝晶偏析 5.铁素体和三次渗碳体 6.不可逆回火脆性
7.内外套圈及滚动体
8.去应力退火 软化退火 表面淬火 9.防锈铝 硬铝 超硬铝 10.黄铜 白铜
11.高分子材料 陶瓷材料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 共 20 分) 1.A 2.B 3.C 4.A
5.B 10.A
6.C 7.C 8.C 9.A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2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问答题(1 题 10 分,2、3 题 15 分 共 40 分)
1. Q235-F·A
表示碳素结构钢,其屈服强度为 235MPa,F 表示沸腾 钢,A 表示 A 级质量
T8A
表示碳素工具钢,其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 0.8%,A 表 示高级优质钢
KTZ450-06 表示珠光体可锻铸铁,其最低屈服强度为 450MPa,最
小伸长率为 6%
H68
表示普通黄铜,含铜 68%,余量为锌 表示 5 号防锈铝
LF5
2.
加工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机械粗加工→调质→精加 工→高频感应淬火+低温回火→精磨
正火处理可使同批毛坯具有相同的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并使组 织细化,均匀,消除残留应力
调质处理的目的是使零件的心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以承受 弯曲、扭曲及冲击载荷,并为表面热处理作准备
高频感应淬火的目的是提高齿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以 抵抗齿表面的磨损和疲劳破坏
低温回火的目的是在保持齿表面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条件下消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