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阅读走进高中数学课堂
作者:刘太平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年第12期
【摘要】 数学的阅读更注重对教材上每一个知识点的详细解读。经调查,现在很多学生数学的阅读水平普遍不高,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考试期间都无法完成对数学阅读能力的检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阅读能力 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12-023-010 数学其实就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而语言的学习恰恰需要通过阅读来巩固。但数学的阅读又不同于其它学科的阅读,需要学生对教材上所呈现的每一个知识点,甚至是每一个字,学生都要认真思考、理解透彻。因此,让阅读走进高中数学课堂,提高学生阅读技能。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去探究,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数学阅读能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不仅仅要学会包括数学公式、概念等在内的新的知识点,还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证,并最终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数学解题中,这一系列的数学学习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要知道,每一本数学教科书其实就是一份很好的阅读材料,它包含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数学的相关理念、数学公式的推算、演变过程等等,值得教师和学生好好阅读。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以实际状况为参考,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不再滞后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综合考虑市现实生活发展的各个方向,科学、有效地培养高中生数学阅读的能力。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大部分都只是把教科书当作练习数学题的工具,没有充分意识到数学教材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对于教师,要注重对数学教材的讲解,重视数学阅读的作用;对于学生,要多读数学教材,并认真思考书本内容。不仅仅是我国注重数学阅读,很多西方国家,比如法国,也明确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教科书的阅读能力和理解程度。
二、开展分类阅读活动培养学生思维
数学的语言具有其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征,不仅语言缜密、逻辑性强,甚至是一些特定的数学符号来描述。因此,数学阅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数学阅读也有对阅读过程和阅读技巧的要求,教师应指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力,优化数学阅读。掌握和理解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最关键的一步,而数学概念之间是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但在平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数学概念往往是死记硬背,不去真正理解其含义,也不去研究新概念与已学知识的关联性,这也就造成了尽管学生知道数学相关概念却无法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状况。
相关推荐: